USE:当我们谈Clubhouse的时候 我们想表达什么?_USELESS币

Clubhouse爆火社交圈的同时,它和币圈也被千丝万缕地联系起来。

2月1日,SpaceX和特斯拉创始人ElonMusk在Clubhouse上和粉丝们聊天,谈到比特币的盛宴自己迟到了,但自己是一个比特币支持者。

2月2日,波场创始人孙宇晨发推表示,中国版Clubhouse——TwoApp已经上线,继“陪我”之后,“币圈孙哥”再次涉足社交领域。

币圈用户是Clubhouse最积极的参与群体。他们自发组织起社群,进行邀请码接力。他们在朋友圈分享Clubhouse的参与体验。他们在各个Room里面抒发观点,做跨时空的思想碰撞。

Clubhouse本身的设计——自由度、自治、无限性与币圈的追求契合。

ZEC突破150美元关口 日内涨幅为10.57%: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ZEC短线上涨,突破150美元关口,现报150.05美元,日内涨幅达到10.57%,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21/3/29 19:26:59]

Clubhouse与币圈间的纽带还在于它的投资人。Clubhouse融资1.1亿美元,币圈的顶级风投a16z是领投人。

Clubhouse与生俱来带有一些币圈的特质。但是在本文中,笔者想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来探究Clubhouse和币圈间的相似性。

扁平化

Clubhouse在设计上的简单粗暴,和比特币相似。

事实上,正如很多用户所意识到的,Clubhouse的功能非常简陋。

PAX Treasury在以太坊网络增发约1500万枚BUSD:金色财经报道,Whale Alert数据显示,北京时间8月1日01:53,PAX向以太坊网络增发14,999,558枚BUSD,增发哈希为c583a3f6b7fbd64d5dc2953d9dcd8ab9386fed7974dba49d43e9cad12f2e9a55。[2020/8/1]

目前Clubhouse只支持Room的进入、退出、邀请好友进入、举手、音频交流功能,无法发送图文,也没有点赞互动,一切的互动依赖于实时的语音流。

但也就是这种极简的处理,让Clubhouse足够专注于音频社交场景,让参与者足够沉浸在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

相对应的,比特币的设计也做到了删繁就简,并以此有效运行了11年。

分析 | FXStreet分析师:ETH指标看涨信号高度一致 望加速冲击150美元大关:FXStreet分析师Rajarshi Mitra最新分析指出,随着ETH短线一波快速上涨行情走出,目前该币种已经冲破了4小时级别一目平衡表云层上轨阻力;同时价格在触及1小时布林通道上轨后促使上下轨张口,并紧贴布林通道上轨持续走高;日图MACD指标双线底部金叉后指标反弹刚刚起步。在50及100日均线趋于重叠且对于币价形成直接支撑的状况下,ETH价格进一步上涨的余力尚存,上方更强阻力可看至200日均线所在的150美元整数关口附近。[2019/3/30]

比特币系统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也就是公私钥单向推导,确保了个体能安全持有资产;

PoW共识机制决定,通过哈希值随机碰撞出正解的矿工才能获得记账权和BTC奖励,这确保了整体上的公平性和参与的广泛度。

众多区块链融资案例中 传统投资机构入场的比例并不是很高:证券时报《区块链是真火还是虚火? 有投资人说95%区块链项目处在幻想阶段》一文中提到,事实上,目前在众多区块链融资案例中,传统投资机构入场的比例并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说是绝大部分没有入场。或者是有些基金管理人入场了,但投资机构还在观望中,主流的投资机构大部分都没有入场,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主流机构未来也会入场的,而且,随着主流机构的入场,区块链领域的投资会逐渐趋于理性,项目的估值也会越来越合理,这有利于真正好的项目跑出来。[2018/3/18]

交易需要6个以上区块确认才算达到最终确认状态,这给了链上记账一个短暂的驳回期。

......

除了比特币,这种机制上的“扁平化”在币圈其他地方也有迹可循,它们旨在处理个体和群体间的关系。

Uniswap现在的日均交易额在25亿美元左右,一年前,这个数据还处在1000-2000万美元的区间内。Uniswap是不折不扣的独角兽项目。

简单分析一下Uniswap,我们可以发现它创造了这样一种场景:无数用户组成了资产池,在有需求时,个体根据一定的规则和资产池进行资产互换。

Uniswap资产兑换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和群体间的交互规则被简化,如果不考虑公链性能等问题,参与核心功能的用户数量可以做到无上限,而且用户参与这个平台不依赖中心化的第三方,自由度极高,在这个系统中,“消费者”可以同时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Uniswap的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笔者认为这种机制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去中心化的本质,币圈项目和这种扁平化的设计更为契合。

这次爆火的Clubhouse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Uniswap上,用户将资金聚合成池,个体可以自由地与资金池做交互。在Clubhouse中,用户将观点、内容聚合成池,个体可以自由地获取和交流一些想法。

只不过Clubhouse目前还依赖于中心化的平台和服务器。

相对于Uniswap收取0.3%的手续费,Clubhouse的敞口是免费的,这是它的优势,但是Clubhouse并不对所有用户开放,而且采用“邀请入会制”,未来也不排除商业化倾向,比如一些Room可能会采用知识星球这样的付费模式。

Web3.0

再联想到Web3.0。

Uniswap、Clubhouse分别代表资产交换和社交系统中的扁平化趋势,除此之外还有存储、劳动力等等场景,整体上,这种趋势可以被认为是向Web3.0的过渡。

Web1.0是网络单方面向用户传导信息。Web2.0是网络与用户间实现双向传导。笔者认为,Web3.0是点对点的实时交互,资金、信息、权限,甚至实物的高速流转和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Web3.0需要发展出一套普适和高效的基础设施,包括数字身份DID,隐私保护机制,治理等等。这其中,Uniswap提供了资产交换的基础,Clubhouse提供了社交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需求的分层,比如Clubhouse中的部分Room可能会演变成下一个“直播平台”。区块链的发展,整体上的方向可能会和现实世界趋同,因为人性和动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似的。

如果系统的复杂化和商业化是必然趋势,那么一些早期的简单系统就显得愈发珍贵。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币圈会对Clubhouse表现出如此强烈兴奋感的原因。

币圈的参与者们认为,他们极有可能在目睹一个和区块链有着相同理念的社交领域独角兽的早期形态,他们极有可能正站在一次变革的风口浪尖上。

无论如何,这将是一场了不起的实验。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6:45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