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一文了解近期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行业的投资热点和变化_BAS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的放缓成为不争事实,加之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机构投资者争相把目光投向了加密世界,整个加密资产行业的市值在2020年增加了3.3倍。人们对比特币及其衍生品投资的兴趣急剧上升,而机构参与加密资产的热情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涨,各大平台数据都显示出,机构用户在2020环比去年均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在数字货币领域

近两个月,比特币价格不断的创下历史新高,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购买,而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也把目光从黄金转向比特币等加密资产,并以此来对抗通胀。这也驱动着整个加密行业总市值的大幅上升。

具体而言,2020年年初,加密资产行业总市值仅1930亿美元左右,在全球新冠疫情、各国大量印钞和不确定性因素等的影响下散户和机构投资者们纷纷涌入,驱动整个加密资产市场市值冲到7300亿美元的高位。

例如,著名投资者PaulTudorJones和StanleyDruckenmillerand以及大型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和Square都在积极参与,而从Guggenheim到RenaissanceTechnologies的大型对冲基金也都在认真考虑进入这一领域,这些都提振了市场对加密行业的信心。

在项目投资领域

主流机构进军加密资产领域,不断把各大项目的热点推向高潮,从比特币刷新历史新高,以太坊跟随比特币累涨超过300%,到波卡、鸽子王Filecoin的崛起,再到Compound掀开DeFi热潮、横空出世的Sushiswap和去中心化交易所龙头Uniswap,最后再到去中心化资管之王YFI、DeFi预言机先行者Chainlink......这些项目的崛起背后都离不开机构投资者的参与。

对于机构参与者进入加密货币领域来说,2020年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年。不仅摩根大通发行的数字货币JPMCoin开始试水全球支付,其还成立了新的部门专注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业务;渣打银行不断发力供应链金融和支付领域;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也在资产类别中添加了加密货币选项。

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大型机构的入场,并不断的针对加密行业热门领域和新型金融模式下的解决方案的持续投入,也让投资者们在全球严监管的趋势下看到了加密市场中各大项目的潜力。

DeFi收获机构投资者青睐

尤其是在热度持续的DeFi领域,以Staking质押和流动性挖矿为代表的新玩法,让机构投资者看到,加密资产领域投资模式的创新性和流量价值。包括P2PCapital在内的顶级加密资本Polychain、DRF、SNZ、KR1、HypersphereVentures、Web3.Capital、CoinbaseVenture、ParadigmCapital、分布式资本、CollaborativeFunds等机构纷纷入局,押宝DeFi。机构投资者大多以成立专项基金的形式孵化DeFi项目,即他们更多的是通过投资、孵化,参与DeFi生态与基础设施建设。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在DeFi项目中TotalValueLocked持续增长,到目前为止TVL还在持续增长中,这也为2021年各类DAPP中的DeFi项目注入了更多价值。

此外,在机构投资者看来,这种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流动性挖矿的持续开展、投资者主动向各类DeFi协议提供流动性、DeFi预言机的兴起以及对以太坊2.0的预期等等。

信标链与机构投资者押注ETH

据相关数据显示,以太坊的实际资本总额在2021年1月份增长了近50%,创下约7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持有超过10000个以太坊的地址数量激增5%,目前有1241个钱包持有超过1380万美元的ETH。对此CoinMetrics得出结论称机构投资者开始购买ETH。机构投资者此时大举押注ETH,可能与以太坊2.0的上线有关。

2020年12月1日ETH2.0信标链正式上线,并启动了创世区块。信标链的核心在于让2.0阶段的以太坊实现共识机制从PoW到PoS的转变。这种底层共识机制的改变是革命性的,从引入分片机制,到逐步实现数据层、应用层和价值层的全面迁移,再到EVM之行环境向eWASM的转变等,都将改变以太坊现有可拓展性和交易效率问题。

众所周知,目前以太坊承载着市面上大部分的区块链应用和加密资产,导致网络拥堵、GAS费用高、交易确认时间长等问题,2.0的上线是否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总体来看,近期,机构投资者纷纷大批量购买ETH,也是看好信标链未来前景的一种表现。

总结

在整个2020年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全球各国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开始大量印钞,这引发了人们对金融领域健康状况的新担忧,并促使机构投资者转向加密货币这种替代资产。比特币的价值已经开始被主流的机构投资者们所认可,DeFi项目的火热从另一个层面也向我们展示了区块链所具备的变革的力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6:30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