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比特币从高点58328美元跌至低点50929美元,与此同时,早期的长期持币者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减仓速度,而交易所持续流出的BTC资金表明,新持币者的累积步伐并未放缓。
本周,我们看到了进入冷存储的BTC成熟的信号,它们现在已积累了有意义的寿命,其中有很多币正在被归类为长期持有币,这些是新一代HODLer出现的最初标志,他们是在2020年和2021年的市场动态中出现的。
新的HODLer正在累积BTC
本周,我们看到了币龄在1个月-6个月之间的BTC数量在持续增长,这意味着在这个牛市中累积的币已经开始成熟。我们认为,一旦币龄超过5-6个月,它们就越来越有可能保持休眠状态,并且一旦币龄超过155天,我们就会将其所有者重新归类为长期持币者。当寻找新HODLer的力量时,查看币龄在3个月-6个月的币是非常重要的。
自比特币市场飞速发展以来的一些价格背景:
6个月前的BTC币价是10800美元;
3个月前的BTC币价是26600美元;
1个月前的BTC币价是47700美元;
链上数据显示币安储户在CFTC起诉后逃离:金色财经报道,在美国监管机构起诉币安及其创始人赵长鹏的消息传出后,币安用户周一从交易所撤回了大量加密货币。根据区块链分析公司Nansen的数据,在过去24小时内,币安在以太坊上的净流出4亿美元。相比之下,过去7天的净流量为20亿美元。截至发稿时,被Nansen视为“聪明钱”运营商的精明交易员在过去24小时内也从Binance撤走了900万美元。
链上运动凸显了加密货币交易者在不确定的监管环境中的不安。此外,周一,BUSD稳定币的前发行人Paxos在过去四个小时内销毁了超过1.55亿美元的BUSD(占流通供应量的2%)。[2023/3/28 13:30:12]
下面的HODLWaves图表显示,币龄在1个月-6个月之间的BTC数量已增长至供应量的9.51%以上,并且三个月前开始出现明显的加速趋势。现在,购买价格在10800美元-58800美元的比特币占到了总供应量的25.43%,并且目前并没有放缓的迹象
事实上,这些组合HODLwaves的整体形状与价格图完全吻合,只是向右移动了1个月。这里传递出的信息是,在整个牛市期间,投资者和交易员在继续买入BTC。
CryptoQuant CEO:比特币链上数据安静,说明市场不会受到卖方流动性影响:金色财经报道,链上分析服务公司CryptoQuant CEO Young Ju发推称,在过去的7天里,我没有看到任何重要的Bitcoin链上活动。他认为,目前只要链上安静,比特币市场就不会受到卖方流动性的影响。[2022/7/7 1:57:53]
下一张图显示了在这两个币龄段内的BTC数量,1个月-3个月币龄的地址增长了83万BTC,而3个月-6个月币龄的地址增长了39.45万BTC。
1个月-6个月的活动供应实时比较表
我们所拥有的最强大的指标之一是非流动供应变化量,它显示了30天的供应量变化。这可能是由于HODLer在不断累积造成的,而且重要的是,币龄会随着它们的增加而逐渐成熟。
Dune Analytics新增支持Solana链上数据,目前处于测试阶段:2月17日消息,区块链分析机构 DuneAnalytics 宣布新增支持 Solana 链上数据,目前处于测试阶段,未来几周内将会有更新和改进。目前已发布的数据包括 Solana 生态系统的完整区块历史记录「Solana.blocks」、交易数据(包括调用程序和帐户活动)「Solana.transactions」、Solana 上支付的奖励「Solana.rewards」等。[2022/2/17 9:57:35]
这个图表关注的是每月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将条形图与前30天的价格范围进行比较,以了解HODLer强度在哪些时期是增加的。
我们可以对过去6个月的供需平衡做出以下观察:
在整个牛市中,参与者始终以每月超过13万BTC的速率累积比特币。
在BTC币价从12000美元涨到18000美元这段时间,长期持币者减持了一些币
当BTC价格突破上一个周期的峰值时,大量币成熟了,如方框#3中大量绿色线条所示。
币的成熟和持有状态一直持续到今天,本周的变化率达到了19.5万BTC/月。
Polygon已集成谷歌云平台BigQuery以分析链上数据:以太坊扩展解决方案Polygon的区块链数据已经到达谷歌的云平台BigQuery。根据周五的一份电子邮件声明,Polygon与谷歌BigQuery的集成使开发者能够以更简单的方式分析Polygon上的链上数据。据称,该集成的潜在好处包括监控Gas费用和智能合约,以及确定网络上最流行的代币或应用程序。Polygon表示,能够从其区块链上超过600万的每日交易中获取信息,将对Polygon和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成长和建设有很大帮助。(Coindesk)[2021/5/28 22:53:46]
IlliquidSupplyChangeLiveChart
早期长期持币者放慢减仓速度
量化新持币者的累积速度似乎还不足以说明什么,实际上,早期的长期持币者本周也放慢了减仓速度。
我们所使用的很多链上指标来衡量HODLer强度,随着币变得成熟,这表明它们更有可能被更坚定的持有者持有,而这些人不会被价格波动震出去。
币天销毁就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指标:
当长期持币者减持时,趋势会更高。
分析 | BTC链上数据较7日均值均有小幅上升:据 TokenInsight 数据分析显示,12月12日 BTC 链上转账数 261,303,较前日增加3.95% ,较7日日均转账数增加3.13%;活跃地址数545,888,较前日减少0.94%,较7日日均活跃地址数增加3.81%;交易所成交量为42.1亿美元,较前日减少9.66%,较7日日均成交量减少19.44%;存储地址中BTC总量为6,834,814 枚,较前日增加9,339枚,较7日日均资金总量增加2,181枚。 独立分析师James认为,BTC链上转账数、活跃地址数与存储地址中BTC总量较7日日均小幅上升,但交易所成交量显著下降。市场反弹无力,震荡下行趋势或将延续。[2018/12/13]
当长期持币者处于持有状态时,趋势会降低。
币天销毁指标表明,在过去三个月中,早期的长期持币者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减仓速度。
特别是在本周,币天销毁指标已恢复到类似于2020年初牛市基线的水平,这表明早期持币者更倾向于选择持有行为。
CDDLiveChart
我们还可以在二元CDD度量指标中看到这种行为,这个指标可以衡量币天销毁量是大于还是小于长期平均值。在这里,我们应用了7天移动平均线,结果显示过去三个月的趋势确实低于平均水平,这表明长期持币者更愿意持有,并减少了减仓量。
提示:将移动平均线应用于二元CDD有助于发现趋势并从指标中滤除噪声。有关详细信息,请查看Glassnode学院中关于该改进指标的说明。
BinaryCDDLiveChart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活跃度指标,这是一个衡量链上宏观活动的指标,它将累积的链上活动与协议的累积寿命进行比较。与活跃度有关的最重要观察是主要的趋势方向:
下降趋势:累积的币天数多于销毁的币天数,这意味着持有行为占主导地位。
陡峭上升趋势:被销毁的币天数多于累积的币天数,这意味着早期的持有者正在减仓,但并不急于退出。
温和上升趋势:被销毁的币天数多于累积的币天数,这意味着早期的持有者正在减仓,但并不急于退出。
横向;累积的币天数与销毁的币天数相当,表明持有的情况在增加,尤其是相当于之前的上升趋势。
LivelinessLiveChart
自比特币从42000美元首次经历大幅回调,并跌至29000美元后,我们发现长期持币者的减仓速度显著放缓了,这与强劲的累积信号一起显示出供需平衡状态,这不同于我们之前所经历的任何牛市周期。
如果说供应数据还不够令人兴奋的话,那么让我们深入探讨下交易所的余额情况。
交易所余额深度分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币被累积并转移至长期冷存储钱包中,交易所余额一直在呈下降趋势,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仅在过去12个月中,超过3.27%的BTC流通量就从交易所钱包转移到了第三方钱包中。
其中一些币是由持币者自己保管,另一些则是由专业的托管机构代为保管。
在过去的一年中,只有两家大交易所的BTC余额是增加的,它们分别是币安和Gemini,这两家交易所总计增加了27万BTC,其中Gemini交易所的资金流入很大一部分与其机构托管解决方案相关,这进一步增加了长期存储的供应量。
ExchangeBalances(Stacked)LiveChart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年中,其余主流交易所的BTC总流出量超过了61.6万BTC,仅仅Coinbase和Huobi这两家交易所流出的比特币量大约为40万BTC,这完全抵消了流入Gemini和币安的正向流入量。
ExchangeBalances(Stacked)LiveChart
特别有意思的数据是Coinbase平台的余额,这是美国机构累积比特币的首选场所。下图显示了过去一年Coinbase平台的BTC余额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在2020年12月,随着BTC价格接近上一个周期的20000美元峰值,并且市场信心开始增强,机构累积BTC的速度明显加快,仅仅12月份Coinbase平台的BTC余额就减少了37400BTC。
在随后的几个月中,鲸鱼们开启了持续的累积模式,这种余额变化的一致性、频率及大小令人震惊,从链上数据可以看到,今年确实是机构在积极累积比特币的一年。
ExchangeBalances(Stacked)LiveChart
观察链上的供需动态是一个有趣的过程,通过组合币天寿命,考虑币龄段和减仓行为以及交易所余额,我们可以为整个网络中的总体币流动建立一个模型。
重要的是要记住,监视交易所流入和流出数据是不够完善的,将所有此类指标视为指示性指标,并在更广泛的宏观趋势和背景下考虑会是关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