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Y:区块链应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互操作性是关键_艺术币区块链

可以说,2020年是产业区块链元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积极布局区块链的企业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然而,区块链还处在一个很早期的发展阶段,区块链应用落地仍需要不断探索。

近十多年,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相比诞生之初,区块链行业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前几年的区块链市场更像是2000年之前的互联网,2000年之前的互联网经历了躁动期,也遇到过起起伏伏,然后大浪淘沙,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才发展起来。

在参加Cointelegraph中文的活动时,Avalanche亚洲生态合伙人Wilson表示:“在2018年的时候,区块链生态和现在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更多是概念式的。去年开始,区块链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差异。越来越多靠谱的项目诞生。”

的确,除了最初局限于在数字货币领域应用,如今区块链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不同传统行业的基础设施。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研发,区块链也已经发现了更多能够凸显其价值的应用场景。

工信部发布“通知” 重点方向包括区块链安全等: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重点方向包括5G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区块链安全等。结合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数字版权、保险、社会救助等区块链技术典型应用场景网络安全需求,在身份验证、安全存储、存证取证、数据共享流通等方面的安全解决方案,以及区块链基础设施、区块链平台、区块链服务等方面的安全监测、防护、测试验证解决方案。[2020/8/3]

增长之势不减,但仍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可以说,2020年是产业区块链元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积极布局区块链的企业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区块链技术也展现出其巨大的待开发潜力。

在过去的一年,全球区块链企业继续呈增长趋势,但是速度有所减缓。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区块链白皮书》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9月,全球共有3709家区块链企业,并主要分布在美国和中国,其中美国占27%,中国占24%。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美国分布式商业应用公司CEO黄连金: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的必然发展趋势: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世界区块链大会·三点钟峰会中,美国分布式商业应用公司CEO黄连金进行现场演讲,他指出:区块链1.0时代涉及多中心化、分布式等特征,以比特币为代表;2.0时代有一些应用方面的问题,V神就研发了以太坊,引进的智能合约概念使DApp成为可能;区块链3.0时代,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安全等将成为趋势,区块链+具体应用可以体现在金融、游戏等方面。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的必然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将区块链看成生产关系,区块链是一个协同工作的生产工具,如果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虑,我们会有更大的视野。区块链在安全控制方面应该做到:身份管理、应用层源代码安全检查、智能合约安全检查、节点的安全加强、数据加密、数据传输的加密、DDOS、Key Management。今年是传统资本进入区块链技术行业的元年。[2018/4/25]

显而易见,随着全球各个国家不断出台向好的区块链政策,推动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区块链行业泡沫出净,行业也回归至理性。越来越多的企业跑步入场,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拓展业务。

万向肖风: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治理效率:在今晚举办的金融科技海上夜话活动上,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发起人肖风说道:区块链是信任的机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有四个意思:在区块链上,完成一笔交易的时候不需要第三方这个“中心”;经济活动不需要“公司”这样的制度和组织;不需要商业机构完成经济交换活动;激励机制不再是中心化机构建立起来的。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面,有七到八位诺贝尔经济学家对“自组织“进行了研究,所谓的”自组织“是指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在某种情况下,自组织比企业或者比政府更具有效率,能够更好地创造社会福利。区块链技术出现后,可以更好地发挥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治理效率,更好地发展自组织带来的对社会福利的贡献。[2018/2/28]

即使目前区块链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区块链还处在一个很早期的发展阶段。从最底层的协议层来说,离成熟和完整的状态还很早。中间件层可能离成熟也非常远,而中间件层可能是未来区块链与真实的世界和实体经济结合所需要的很重要的基础设施。

易华录:正研究数据湖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易华录(300212)近日在互动平台表示,数据湖业务目前是控股股东的核心战略,公司目前正在探索研究通过数据湖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公司将通过数据湖战略落地开拓更广阔的业务版图。[2018/1/21]

当这些东西都已经逐渐走向标准化成熟的时候,我们才会迎来一个区块链走向主流和大爆发的阶段。

对于整个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状况,Helium中国ManagingDirector高原指出:“现在各种区块链应用的用户体验还不是很好,中间件的发展和用户端的成熟,是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点。最终区块链能够落地、能够成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需要监管层面上的成熟和清晰的状态。”

然而,区块链应用落地仍需要不断探索。如果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的性能不提高,未来的商业化大规模应用是很难实现的。那么,大量区块链应用没有成功落地的原因是什么呢?Polygon中国区负责人CharlieHu认为:

华为中央研究院薛希俊:区块链在未来供应链金融中大有可为:日前,华为中央研究院的薛希俊表示,未来的供应链金融极有可能出现在四大技术领域,即IOT、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他说IOT主要解决了信息的采集和感知问题,区块链主要解决了信息的可信传递问题,人工智能则主要解决了信息的智能化处理问题,区块链在未来供应链金融中大有可为。[2018/1/16]

一是对开发者不够友好;二是扩容性能有限;三是缺乏互操作性,其核心逻辑就是未来区块链世界不是只有一条链,是多链共存的。基于不同的商业应用有不同的链存在,跨链互操作性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互操作性对于不同区块链至关重要?

区块链的“互操性”,是指不同的区块链网络之间能够轻易实现相互通信,共享信息。互操作主要指应用层互操作、链间互操作、链下数据互操作。

IOHK首席执行官和Cardano创始人CharlesHoskinson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称,区块链的互操作性将带来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轻松迁移。

在区块链行业中,一个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且运转高效的区块链是必需品,其地位举重若轻。虽然以太坊创新的创造出智能合约技术,并构建了包含各式应用的超级生态系统,但它远远未能满足商业需求,至少在以太坊2.0完全推出之前是这样。

为什么区块链的互操性如此重要?随着区块链技术自身的不断扩张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拓展,不同链之间的难以互操作、不同应用之间的难以对接、链上链下的难以可信交互,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块链的大规模应用。

不同的区块链之间的场景需求可能有所不同,而在这些不同需求下就需要产生大量交互。针对互操作性,Edge&Node亚洲商务战略负责人Iris表示:“如果链和链之间是孤岛,就没有办法交互,这样就会大大地影响应用。互操作性跨链是有不同层面的,从资产到数据,再到更底层的共识。很多项目已经实现了资产跨链,下一步比较难的就是数据跨链。”

只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互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在雷兔科技创始人知县看来,互操作性不应局限于区块链生态内部,只有打通区块链与互联网之间的互操作性,才能实现用户基数的最大化。

跨链技术是实现互操作性的关键。目前,跨链技术包括公证人机制、侧链/中继链、哈希时间锁定和分布式私钥控制等。

针对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可信、安全问题,O3Labs产品VPTim认为,不同链的互操作性可能会有一些挑战。他补充道:

第一,用户体验。产品做出来要面向更多的用户,不管在企业中、机构中还是消费者,都会考虑到用户体验问题。即使在技术方面可以实现,但是也要在体验方面能够实现。第二,安全性。不同链上会需要调一些链下的数据。不同链的方式不一样,保证数据的准确很重要。因为这会变成一个基础,如果未来在这个链上有很多应用的话,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速度等等就必须要很一致。

与传统互联网中注重隐私保护一样,不同链之间以及链上链下交互过程中也要注重隐私保护问题。每一次交互都应避免交互过程中的隐私泄露。SuterusuCTO林煌对此表示,目前,跨链方面项目太多,可以看到有很多这方面的产品。然而,考虑支持多链的隐私保护的产品是比较少的,Suterusu现在已经做了很多隐私保护方面的工作,接下来会部署在一些链上。

区块链的未来——多链并存

区块链行业一直处在不断的进化之中。除以太坊之外,还有很多抱有和以太坊一样愿景的区块链涌现,比如EOS、Polkadot、Cosmos、Avalanche、Polygon等。

各个行业的发展竞争和合作是必然的,区块链行业也是如此。只有竞争,才能不断地创新。

未来,以太坊不会是“一超多强”,势必会形成多链并存的局面。不同的公链以及不同的基础设施会有一些差异化的竞争,最后通过跨链技术将这些不同链连接在一起。

在被问及区块链的未来发展时,BSN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兼北京红枣科技有限公司CEO何亦凡展望:

3至5年后,特别是操作系统层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区块链技术技术应该变成一个常规技术。如果开发者连传统数据库都不会使用,根本就不用工作了。3至5年后,每一个开发者应该会用区块链技术搭建基本的应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7:46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