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炒作还是共识?探讨NFT头像的内涵与外延_数字资产

可以看出,NFT头像正以势如破竹之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能,但其价值究竟来源何处?实际上,单纯从头像来看,当前头像类NFT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即身份认同、稀缺性以及金融属性。

数字化身份认同。实际上,身份认同是头像类最具有标志性的长期内在价值。“身份”是每个人出生就伴有的印记,根据时空的不同,人们拥有不同的身份属性,存在着唯一的证明关系。而在赛博空间中,要确立我是谁、我属于谁,人们也需要一种可代表身份属性的象征来对个人坐标关系进行确定。通常而言,NFT头像为某一个角色的半身像,常被作为数字个人资料图片使用,这与个人身份象征有着极高的契合度,例如在2D虚拟中,各种猿人头代表了平面式的2D自我身份,而在三维世界中,Meebits、Animetas等则作为立体式的身份证明出现。

美国OCC代理署长:加密货币行业不健康的“对炒作的依赖”正在加剧:5月25日消息,美国货币监理署代理署长Michael Hsu表示,UST最近的暴跌以及随之而来的更为广泛的戏剧性事件应该为该行业敲响“警钟”,他认为该行业发展得太快了。

Michael Hsu在华盛顿特区区块链峰会上发表讲话,表示加密货币行业存在着不健康的“对炒作的依赖”,他认为这种依赖正在加剧。“最近UST的崩溃以及加密市场的相关抛售表明,炒作驱动的增长可能会导致泡沫,损害消费者,排挤生产性创新。”[2022/5/25 3:39:39]

山东金融局:不轻信虚拟币等炒作 非法集资政府不会买单:3月4日,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下称“山东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公告,提示投资者“疫情防控期间理性选择投资渠道,谨防非法集资陷阱”。公告中,对于谎称可以代购代销“特效药”“口罩”“消液”等物资的消费返利,或炒作“冠状病加密货币”等概念的行为,均被山东金融监管局“风险”提示。同时,山东金融监管局强调,非法集资是违法犯罪行为,参与非法集资责任自负,且不受法律保护,政府不会买单。(新京报)[2020/3/4]

同时,身份认同是组织形成的必要条件,从社交网络的角度,头像类NFT给予了一种数字原生世界中的身份制度性证明,形成了一种自发性的群体世界观,也因此导致了各类社区的不断涌现。从更深层意义而言,头像类NFT背后折射的正是当今个体对于赛博世界的运作哲学观,在现实世界中,你代表你,那虚拟世界你又是谁,位于怎样的社会阶层?身份认同使NFT头像有了共情价值,社区的逐渐形成更以网络效应与阶层分区激发了此种价值,而长期而言,数字世界迁徙是必然的的,身份认同将会持续贯穿其中。

声音 | 21世纪经济报道:要彻底遏制死灰复燃的虚拟货币违规炒作任重道远:11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文《违规炒币死灰复燃 “套路者”再施火中取栗术》。文章指出,随着相关部门从严查处违规虚拟货币炒作行为,全球比特币价格应声回落。不过,不少ICO项目并不甘心再度惨淡收场。多位区块链币圈人士透露,目前不少在境外注册的ICO项目都纷纷转入地下,通过境内中介机构继续开展项目募资宣传、引流获客募资、代理买卖等业务。要彻底遏制这轮死灰复燃的虚拟货币违规炒作现象,依然任重道远:1.要遏制“源头”需要相关部门开展跨境合作;2.不少区块链公司将ICO项目包装成一个个高收益证券投资项目在境内募资,或者以中介商身份开展境外虚拟货币资产撮合交易,令监管难度增加。[2019/11/26]

稀缺性。稀缺与身份认同相辅相成,稀缺的背后意味着阶层的分化与身份的享受。目前,多数NFT头像是通过算法从特征中组合生成,数量都是恒定有效,一般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稀缺性。由于其天然拥有的限量稀有、营销能力强、玩法多变、特征性强等特点,NFT头像与众多奢侈品品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其价格也对应着奢侈品品牌价值的高低,从此角度,拥有NFT头像不仅给予人们非对等权益的身份享受,而恒定的数量也从另一层面赋予了其艺术价值。

声音 | 陈思进:当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炒作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庞氏局:央视大型纪录片《华尔街》顾问陈思进刚发微博表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是一场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我几年前就说过多次,比特币好似的工具,比特币很可能涨到五万、甚至十万美元,但恰恰涨得越高,其工具的本质就越显现!当下炙手可热的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炒作是个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庞氏局。[2019/5/21]

金融属性与娱乐性。NFT建立在其所有权代表以及数字资产属性上,其价值也是真实性、可转让性以及所有权属的总和,在这一背景下,从数字商品到物理资产的债权都可用NFT表示,NFT头像作为数字资产的一种,具有极其突出的金融属性。作为一种另类的金融投资品,诸如cryptopunk此类项目其回报率动辄成百上千倍,相比近10年来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年化回报率20%与黄金的1.5%,显然更加诱人。强烈的金融属性也刺激了娱乐性的不断增强,更多的人或出于猎奇、兴趣而参与其中,近日已开始有人创建自己的人物角色来扮演他们的猿猴。

总结展望:NFT是衔接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

从现实而言,NFT的现实使用价值是建立在其所有权代表以及数字资产属性上,其价值也是真实性、可转让性以及所有权属的总和,在这一背景下,从虚拟世界中的数字商品到物理资产的债权都可用NFT表示,应用潜力巨大。

而从宏观视角而言,人类对于数字世界的探索仅是沧海一粟,在短短几十年的探索中,人类社会从数字孪生逐步过渡到数字原生,向着虚实相生的赛博空间不断迁徙,新技术孕育了无限的可能性。而NFT,作为价值互联网中的规范化价值载体,其拥有物理空间等价物构建的能力,所蕴含的价值已然不言而喻。

尽管当下,不可否认的是,NFT目前仍存在着市场秩序亟待调整,创新模式有待挖掘,政策法规仍需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而围绕着NFT技术的商业认知与大众传播仍有一段较长的发展期。

但归根结底,技术是中性的,任何技术发明,都可能被人类用于建设性或非建设性的目的。在技术的最初发展期,以信息差去收割认知还是秉持着科技向善的理念稳步发展可能是每个行业从业者必须去深思的问题,例如在广为人知的头像领域,是否也存在大量泡沫?共情价值又能否真正促进行业创新?答案千人千面。我们也期待,在即将到来的价值互联时代中,NFT能真正发挥其效能,作为元宇宙中衔接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在数字空间的探索中成为新的产业颠覆性力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7:91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