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盘点2022年全球最重要的“财经事件”,那么“美联储加息”将毫无疑问的占据“C位”,可以说美联储“是否加息、加息几次、如何加息?”,不仅关乎加密市场的涨跌、牛熊变化,也深刻影响每一个人的工作好坏和收入的多少。
在美联储刚放风出来要加息的时候,就已经有网友总结了美联储最近5次加息周期所带来的影响,可以看出每一次美联储加息都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灾难性后果,一些地区或者行业甚至会面临灭顶之灾。
网友总结的美国加息周期及后果
而最近一次的加息周期即2004年—2006年,引起了次贷危机,这也是刺激中本聪“创造”出比特币的一个重要原因,中本聪还因此在比特币创世区块永久的写下那句著名的“新闻标题”:“泰晤士报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站在第二次救助银行的边缘”。
前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美联储收紧政策的时间将比大多数人预期的更长:9月9日消息,前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称:美联储希望美元走强,因为这样能降低通胀。美联储收紧政策的时间将比大多数人预期的更长。(金十)[2022/9/9 13:19:55]
那么,2022年美联储若开启新一轮加息,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后果,加密市场会受到什么波及?特别是此次疫情引起的全球大放水所带来的严重通胀和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冲击可能比前几轮更加广泛,更加深远。
欧易学院后续将会陆续推出美联储加息系列文章,实时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并深度解读政策背后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此文为系列文章第一篇,将会重点解读这两个问题:美联储开启加息后市场会怎么走?美联储加息市场就一定会跌吗?
盘点历史,美联储加息、降息与比特币涨跌的关系
2022年美联储加息几乎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许多人都担心这会直接终结牛市,实事求是的说这种担心是很合理的,因为美联储加息在宏观上对于整个加密市场来说是:利空更大。
美联储戴利:在9月加息50个基点是合理的:8月3日消息,美联储戴利表示,在9月加息50个基点是合理的,但如果看到通胀一直飙升,那么加息75个基点或许更合适。[2022/8/4 2:57:46]
但是加息是个庞杂的经济学问题,可以说是现代经济理论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如果要说清这个事情,可能需要单独开个专栏,后续有机会会慢慢的说。在这里我们只说一件事:加息,加密市场就一定会跌吗?反之,降息就一定会涨吗?
先说答案:不一定,实际的涨跌情况可能与降息、加息政策恰好相反。更重要的是看加息、降息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经济大环境与加密市场本身的发展阶段是怎么样的?
那么从历史看,美联储加息、降息会引起比特币怎样的涨跌?
2009年1月3日,第一枚比特币正式被挖出,在随后的七年里,即到2015年12月,因为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的危机,美联储利率一直维持在0.25%。比特币完成了从0到1的发展,此段时间因为比特币还处在早期的发展阶段,并没有主流资金介入,所以此阶段比特币的涨跌主要受自身减半周期的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相对影响较小。
美联储6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近两成:6月11日消息,美联储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快速的紧缩周期之一。对于下周的议息会议,市场现在认为美联储有18%的概率加息75个基点,至少50个基点已经是确定无疑的。市场目前已消化9月份再加息至少50个基点的预期,美联储基金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最可能在6月、7月、9月和11月分别加息50个基点,在12月加息25个基点。(金十)[2022/6/11 4:18:27]
2015年12月开始,由于美联储持续的低利率,通货膨胀逐渐严重而且造成经济相对过热,于是美联储在3年里连续加息9次,直到2018年12月,把利率从0.25%加到2.5%。此段时间比特币刚好经历第二次减半,开启第二轮减半行情。在前5次加息过程中,比特币整体上持续上涨,顶着加息涨了100倍。后续4次加息相对更加猛烈,比特币也在2017年底达到第二轮减半高点之后一路下跌,最高跌了85%。
此阶段,比特币的涨跌虽然还是受自身减半影响更大,但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经对比特币涨跌造成巨大影响,基本上每次美联储宣布加息,比特币短时内都要下跌。2018年的4次密集狂猛加息更是直接终结了牛市。
美参议员Lummis或以加密货币为由反对鲍威尔??的美联储提名:金色财经报道,对加密货币友好的怀俄明州参议员Cynthia Lummis对拜登提名的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和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对加密货币的态度表示严重担忧。Lummis的一名助手表示,除非美联储解决她的担忧,否则她可能会反对提名并召集其他参议员反对提名。据悉,怀俄明州在2019年创建了一个受到严格监管的银行结构,称为特殊目的存款机构(SPDI),并开始与美联储讨论这些工具是否可以被视为银行并进入联邦支付系统。但是,在2020年获得SPDI执照的两家怀俄明州机构,即加密货币交易所Kraken和稳定币发行商Avanti尚未获得美联储的批准,美联储表示仍在确定它们是否有资格成为银行。Lummis周二在《华尔街日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虽然鲍威尔和布雷纳德表示他们想要促进负责任的金融创新,但当怀俄明州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时,美联储却莫名其妙地选择了无视其法律义务。我想知道为什么,但没有得到答复。”[2021/12/2 12:44:48]
2019年8月开始,美联储开始降息以促进经济发展,到2020年3月,因为疫情引起的全球恐慌蔓延,全球所有市场都出现崩盘式下跌,加密市场也出现了让人记忆深刻的“3.12”大跌,美联储一次性降了1%的利率。此段时间里,美联储降息5次,利率从2.5%降到0.25%,而比特币在2019年3月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之后逐渐反弹,并出现了一个小牛市。然而由于新冠疫情这个黑天鹅的出现,导致比特币和整个加密市场出现“3.12”大崩盘。
美联储主席:美联储将更新2021年GDP增速预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将更新2021年GDP增速预测,可能在6%的范围内。美国将需要回到可持续的财政道路上,但不需要现在就发生。在适当的时候,需要调整我们的预算,使经济增长比债务增长更快。鲍威尔表示,M2的增长并不会为经济前景带来重要的影响。GDP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某些时候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金十)[2021/2/24 17:45:32]
此阶段,比特币开始逐渐地受到主流世界的认可和参与,使其也逐渐地与主流市场共凉热,以华尔街为代表的机构与“OldMoney”的介入,使比特币开始逐渐地“美股化”,逐渐与主流市场形成共振。
2020年3月至今,美联储利率持续在0%-0.25%,加上比特币第三次减半的开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比特币走出了一轮气势如虹的大牛市,并在2021年11月达到目前的历史最高值:69,040美元,随后由于美联储逐渐开始缩减购债,并放风要开启加息,人们的加息预期越来越强烈,比特币随之开启跌跌不休模式。
总结来说,随着比特币的“主流化”、“美股化”,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对比特币的涨跌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特币的牛熊形态。现阶段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点像2015年的时候,在结束QE开启加息的前夜,而2015年后续,比特币在两年半的时间里经历了上涨大牛和牛熊转换的历程。
对比美股,加息、降息一定会跌/涨吗?
如果对比历史,比特币还会像2015年那次美联储加息后,先牛市后熊市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分析现在比特币本身的情况,相比以前,比特币基本面已经大不同,我们在原来的文章:《比特币“美股化”,牛熊边界将逐渐模糊?》已经论述过,比特币的基本面开始向“美股化”转变,那么我们来看看美股在2009年以来的历次加息、降息中的表现是怎样的?
从第三方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比特币诞生之后,美股一直处于牛市中,不管加息、降息,只是出现了短暂的小熊市或者黑天鹅导致的短时崩盘,基本面上一直涨。究其原因,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是因为美联储加息、降息对基本面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经济周期有非常大的惯性。比如,经济过热,美联储加息,按说美股应该下跌,但是2015年-2018年美联储9次加息,美股却一直在涨,只在最后阶段小跌了一下。而且如果因为经济过热而加息,那么经济过热本身就会使大部分资产价格上涨。
二是美股自身在这段时间里受益于大批科技公司的快速成长,比如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等公司,自身的发展足够有质量,足以抵消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
当然,简单的刻舟求剑或者对比都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回到比特币及加密市场,我们也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从现在的经济大环境来说,自2020年疫情大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此美联储为代表的央行开启了大放水模式,这虽然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却也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此次美联储要开启加息的原因并不能完全说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胀也是重要的目的。而且现在全球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特别的健康,更多的像是无限放水吹起来的繁荣泡泡,这泡泡已经到了不得不挤一挤的时候,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挤泡泡?如果加息猛烈,挤泡泡速度过快,那么所有市场都会受到影响,比特币及加密市场也不能例外,如果缓慢加息,使经济软着路,那么就看比特币及加密市场自身是否过硬了。
从比特币以及加密市场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说,此轮减半行情,整个市场已经出现了从量到质的大发展,无论DeFi的繁荣,公链的逐渐成熟,还是NFT的出圈和元宇宙、Web3的火爆,都说明了整个行业是处在高成长阶段的,那么这种高成长是否可以抵消美联储加息的负面影响呢?
综合来说,后续,比特币以及整个加密市场本身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最终能不能抵消美联储为代表的央行的加息政策的负面影响,将是加密市场是否能够继续走牛市,甚至是长牛的关键因素,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
最后,此文只作为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