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泰证券
元宇宙应用对硬件提出更清晰的需求,将推动人机交互逐步升级
我们认为VR/AR/脑机接口是集合了微显示、传感器、芯片和算法等多项技术在内的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回顾整个人机交互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人机交互的指令输入形式和反馈输出形式都在朝着更低的操作门槛和更高的交互效率演变。当前我们正站在智能手机时代和下一个交互形态的交界处,我们认为尽管VR/AR在输入技术和输出技术方面均较上一代交互设备有显著飞跃,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随着元宇宙应用的发展和内容生态的完善,元宇宙对硬件的需求逐步清晰,将推动VR/AR/脑机接口设备的逐步升级,最终有望出现可以和PC、智能手机媲美的下一代硬件。
从人机交互发展史来看,当前我们处在什么阶段?
低操作门槛与高交互带宽是人机交互平台核心发展方向
我们梳理了人机交互不同发展阶段下输入和输出形式的特征和演变趋势,认为兼具便捷操作性和高交互带宽的AR/VR/脑机接口将有望引领下一代交互方式。人机交互主要是指人和系统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循环过程。具体而言,人类在接收并处理信息后通过行为输出指令,计算机接受指令后改变系统形态,再通过显示输出反馈信息并被人类感知,从而引发人脑的信息处理和下一个人机交互过程。回顾人机交互发展历程,过去的人机交互主要经历了卡带式交互、问答式交互和音视觉交互这三个阶段,输入和输出形式持续向贴近人类本能进化。
从指令输入形式的演变来看,在最早期的卡带式交互阶段,人们只能用穿孔卡向计算机单向传递数字指令,指令单一且具有极高的使用门槛;随着主机的出现,人类可通过键盘键入命令语句来实现与计算机的问答,虽然较上一代输入设备提高了键入效率,但仍要求操作者记住大量命令语言;随着个人PC时代全面到来,通过使用鼠标键盘组合,结合“点/敲击、滚动、拖拽”等动作,操作者可轻易实现快速切换和精准定位,显著降低了操作门槛;而在手机时代,实体按键的消失及音频输入、触摸屏的陆续出现则进一步丰富了用户输入方式,简化交互流程。我们看到人机交互的输入形式从用机器语言与机器交互,进化到了用自然语言与机器交互。
从反馈输入形式的角度,人机交互经历“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自然用户界面”的更迭过程,对应视觉输出内容从单调的一维语句到二维图形,最终有望以三维空间物体的形式呈现,同时辅以声学设备强化听觉输出效果。此外输出设备也从大型主机、台式屏显,演变至笔记本电脑、手机甚至微型投影,逐步走向可移动化。
元宇宙来临,有望带动VR/AR/脑机接口蓬勃发展
我们认为VR/AR/脑机接口将是下一个交互时代的代表性操作平台,主要因为其高度符合输入和输出形式上的演变趋势。输入角度,VR/AR消除以往的实体按键,主要结合了手势输入、眼动追踪、面部表情识别以及语音操控,而脑机接口则由肌电输入进一步转变为脑电输入;输出角度,VR将为用户构建一个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感官体验的移动虚拟空间,AR则将其与现实空间叠加,充分实现虚实融合。
初期的VR/AR概念分别在上世纪50-60年代先后提出,之后20年内经历了漫长的实验室开发和B端商用探索,波动上升中产品形态不断向轻量化、小型化、深度沉浸迭代。201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终端的逐步成熟和消费端持续渗透,ARVR应用开始C端落地的探索。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元宇宙被预言将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形态,而ARVR也被寄希望成为元宇宙中全新的人机交互平台。
Qculusquest2带动VR出货量首次达千万。2020年9月Oculusquest2推出后迅速成为爆款,持续销售火热。2021年在这款VR产品的推动下,VR销售量近1000万台,达历史新高,其设计范式也为国内厂家竞相模仿。未来,我们看到随着应用生态的持续成熟,相应的对VR硬件也提出了升级要求。我们认为下一代的显示单元的清晰度或将从目前的4K提升到8K,重量也将从近500g下降到300g左右,同时目镜厚度将降至目前的1/3,也将搭载更多传感器,实现眼动追踪、手势追踪等更多的交互方式。
AR技术路径繁多,micro-LED+衍射光波导被寄予厚望,但短期难出现成熟产品。现阶段AR仍处于探索期,从出货量来看,2020年至2021年均维持在20-30万件之间;从产品形态来看,目前仍然以大厂为主导,以一体机产品为主流;从技术来看,目前路径繁多,但均存在性能、良率、体积等问题。micro-LED+衍射光波导被认为是最有望实现大规模商用的AR光学系统,但由于micro-LED在巨量转移等仍存在技术问题,短期或难以实现大规模商用。
元宇宙应用场景依次落地,或将定义下一代VR/AR/脑机接口升级方向
我们认为随着元宇宙应用场景的清晰化,未来VR/AR/脑机接口的发展方向逐渐明确。早期的硬件设备受制于应用场景和内容单一化、用户对硬件设备的体验不完善等缺陷,初代VR/AR并未实现大规模增长。当前时点,我们看到游戏、电商、协同办公、社交、健身、医疗、视频和模拟训练等元宇宙应用场景正逐渐清晰,这对VR/AR/脑机接口硬件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有望驱动包括微显示技术、三维重建、生物传感器、肌电/脑电处理、全身追踪、空间定位在内的多项底层技术不断完善。
元宇宙时代的应用比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强调沉浸感和交互感,不同应用对两种效果的侧重各有不同。其中,沉浸感可通过更丰富的音画效果和更多维度的感官交互获得,例如借助场景渲染、沉浸声场、温度模拟、触觉传感等技术营造出逼真的虚拟场景,使大脑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交互感则需借助多样化的输入方式来降低人机交互的操作门槛,例如直接通过识别语音或读取手势来传达指令,无需打字或操作键鼠/按钮,增强互动效率。我们认为根据不同应用对沉浸感和交互感的要求高低,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
1)渐成熟:视频和模拟训练。其中模拟训练包括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演练、思政教育等等,对沉浸感和交互感要求最低,目前已有商业化案例;而视频领域对沉浸感的要求相对更高,但由于流媒体平台内容生态已经较为完善,随着VR配套硬件向C端渗透,我们认为视频将是率先成熟的领域之一。
电商元宇宙平台Playbux与爱奇艺合作推出Watch to Earn功能:6月16日消息,基于区块链的电商元宇宙平台 Playbux 宣布与全球流媒体公司爱奇艺(iQIYI)合作推出Watch to Earn功能,旨在让世界各地的用户能够享受优质且免费的内容,用户进入 Playbux 元宇宙平台后即可进入iQIYI Building关口爱奇艺所提供的符合Watch to Earn功能的节目和电影,达到一定观看时长后可参与抽奖赢得 NFT、BUSD 等奖励。[2023/6/17 21:43:00]
2)发展中:电商、社交、游戏、办公、健身。其中电商与游戏更侧重于追求沉浸感,而社交和协同办公对交互感的要求更高。
3)萌芽期:医疗,具体包括疾病监测、辅助微创手术、信号读取、刺激干涉和仿生等。疾病监测随着ECG心电图、血糖、血氧等生物传感技术的成熟有望加速落地,而辅助手术、刺激干涉和仿生等领域对输入和输出的精确度要求极高,相关企业及医疗机构仍在探索中。
游戏:强调“沉浸感”的元宇宙游戏需要多平台/VRAR/云原生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支撑
当前游戏已具备元宇宙所拥有的虚拟身份、朋友、经济系统等特点,但未能给玩家完全带来“沉浸感”,硬件方面主要受制于近眼显示和多维感官传感技术不够成熟。未来,元宇宙游戏将朝着更强的沉浸感与更丰富的内容生态方向发展,需要借助成熟的场景渲染和沉浸声场技术增强声画效果,借助全身运动追踪、传感器、空间定位等技术增强临场感。我们认为优质的游戏内容创新将与VR/AR硬件升级互相形成正反馈效应,促进元宇宙游戏生态的发展,并为高性能计算芯片、硅基OLED、MicroLED以及相关设备组装企业带来增量空间。
电商:虚实交融的沉浸式购物模式为近眼显示、AI芯片、传感器带来发展机遇
传统电商平台仍主要以图片和视频等平面化形式展示商品。尽管近年来电商直播、AR试妆等形式兴起,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电商在购物时较为单薄的观感体验,然而对于服饰等SKU丰富的非标品类商品,用户仍然无法对其进行在线试品。在“在线即在场”的终极需求驱动下,元宇宙时代的电商有望进一步突破物质世界屏障,通过AR/VR/MR等新一代人机交互平台实现视听甚至触觉等多感官交互的购物体验,创造如3D虚拟商场、数字展馆等消费者购买场景。我们认为这一进程主要依赖于近眼显示、三维重建、触觉传感乃至虚拟人等技术的成熟,将为相关微显示、传感器、芯片企业带来增长空间。
协同办公/社交:借助手势追踪、语音识别、眼动追踪、虚拟化身实现互动感
未来元宇宙办公/社交有望突破物理空间的局限,将带来最接近实地面对面的工作和交友体验,提升办公生产、沟通、协作效率。当前移动互联网阶段的远程办公距离理想模式有一定差距,工作效率与沟通效果仍存在局限性。而元宇宙办公/社交则强调互动感,例如,用户可以全程通过手势操作,即可满足在VR虚拟空间中举手、竖大拇指点赞等功能,显著降低人机交互平台操作门槛,同时实现无距离感互动。这一场景的实现将主要借助手势读取、眼动追踪、语音识别、空间定位等VR/AR底层技术。
医疗与健康:VR/AR/脑机硬件将搭载先进生物监测以及脑电信号处理技术
在VR/AR方面,尽管目前已出现了拳击、攀岩、球类运动等辅助健身的应用,欠佳的硬件佩戴体验却限制了用户使用时长。一方面,VR设备的眩晕感仍未完全消除,运动健身应用中高速变换的场景将进一步加剧不适感;另一方面,目前主流VR头显的重量大多在300g以上,VR一体机甚至普遍超过500g,大大增加了佩戴者运动时的负担。因此,显示技术和轻薄化是硬件厂商重点攻克的方向,我们看好具有超轻薄、高清晰度、低功耗、低延迟等特点的硅基OLED,以及具有无感佩戴且不妨碍正常视线优势的入眼式AR设备的发展机会。
在生物监测方面,当前随着心率监测、血氧检测技术的成熟,已有部分智能手环和手表产品中引入了医疗级功能,我们认为向着更专业的医疗设备进化将是智能穿戴重要发展方向。未来,智能穿戴产品有望大规模搭载ECG心电图以及无创血糖检测等新功能,针对老年群体、慢病群体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这也对血糖、血氧等生物监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来看,人机交互硬件在医疗与健康领域有望拓展到服务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瘫痪的患者,这一需求将为脑机接口技术创造可观的发展前景。
视频:VR/AR技术带来高沉浸感的流媒体观赏体验
传统影视作品、长视频与短视频仍主要通过电视、影院、视频平台等媒介传播,受制于平面化的表现形式,内容的表现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元宇宙时代,观众有望使用先进VR/AR设备更沉浸地观看电影、现场实况、音乐会等内容,娱乐性与体验感将迎来质的飞跃。目前包括Netflix和爱奇艺在内的长视频平台已对“元宇宙+视频”的落地做出了积极探索,例如Netflix为美剧《怪奇物语》推出VR体验,爱奇艺推出主打观影功能的手机盒子。借鉴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短视频生态的孵化历程,元宇宙作为互联网的下一站,也为视频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通过建模、动作捕捉、人工智能制作出的虚拟人物能够参演影视剧集,影视与视频内容创作有望迎来新的高光期。
模拟训练/教育:将实现虚拟空间中对实体环境的仿真映射
模拟训练是指将现实中的场景复刻到虚拟世界中,应用于军事训练、工业设计、教学训练、安全应急演练等较为复杂或具有高危险系数的领域。工业领域中,制造业企业将在仿真虚拟空间中充分利用各类数据,优化工业生产环节中的设备工艺和作业流程。军事和安全应急领域均有进行模拟演练的需求,未来有望在虚拟场景开展更大规模和更复杂的军事和应急训练,实现节省训练成本、提高安全性的目的,如曼恒科技研发出上海浦东机场的VR火灾应急演练系统,使用VR和5G云渲染技术模拟机场火灾突发事件及机场消防员在危险场景下如何开展消防应急救援,帮助提升机场系统整体应急能力。鉴于模拟训练用途的特殊性,其对沉浸感和交互感的要求相对而言较低,无需依赖高端硬件设备加成,目前已有曼恒科技、壹传诚等企业实现了商业化。
Meta将旗下元宇宙社交应用Horizo??n Worlds月活用户数目标下调至28万:10月16日消息,Meta将旗下元宇宙社交应用Horizo??n Worlds年底的月活用户数目标从50万下调至28万。根据其获得的内部备忘录和文件显示,当前活跃用户数量低于20万,且自今年春季以来持续下降,大量用户在使用了一个月之后就离开了平台,留下的用户也仅仅访问了9%的元宇宙范围。(华尔街日报)[2022/10/16 14:29:23]
2AR/VR: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
VR:Oculusquest2打造爆款范式,技术创新路径清晰
VR是VirtualReality的缩写,指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能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具有与环境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
目前常见的VR由头戴式显示设备和手柄组成。其中,头戴式显示设备集成了显示、计算、传感器等设备,通过将人对外界视觉、听觉的封闭,并由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立体感。而手柄则负责辅助追踪使用者手的位置、提供交互使用的按键,以及简单的触觉震动反馈。
VR头显经历VR盒子、VR头盔、VR一体机三阶段,爆款产品持续主导硬件消费市场。?2Q21全球VR产品出货量达212.6万台,同比增长136.4%,其中OculusQuest2出货量占75%,持续主导市场。从2014年开始,行业销量由爆款产品主导的特点仍然没有变化。
1)三星GearVR:VR盒子时代的主流产品。三星与Oculus合作打造,推出时与Galaxy系列进行了捆绑营销,2016年年销量达到最高,近400万台。使用方法是将手机放在VR盒子前,使用专用APP进行观影。但因发热、晕眩等问题,事实上体验并不优秀。
2)PSVR:VR头盔时代销量第一。事实上VR头盔时代HTC/Valve等产品性能比PSVR更加优秀,但主要偏向商用,价格高昂,出货量较低。而PSVR价格相对较低,且与PS4进行了捆绑营销,年销量在100-200万台之间。
3)Oculusquest2:VR一体机爆款。为一大批其他VR品牌打下产品样板。
OculusQuest2是一款充满妥协艺术的产品,成本、硬件性能、消费者体验等多方向平衡下,实现VR产品基本功能设想。
与VR头盔相比,我们认为Quest能够成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尽管会加大设备的重量,但也省去了用户花近10000元购买PC主机的成本,降低了用户的进入门槛。2)去除了与主机相连的连接线,提升了用户的移动空间和使用场景,用户不再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并且配备主机,而只需要在室内任意闲置空间即可使用。3)在追踪方式上,摒弃了传统的采用的outside-in方式,因而不需要外部立发射接收器。转而采取基于摄像头的inside-out方式,实现6DoF头、手追踪。4)当遇到芯片算力不足的情况,Quest2同样支持串流模式,可以作为PCVR使用,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渲染3A大作的需求。
与Quest1等前代一体机对比:
1)与Oculusquest1相比,第二代产品将OLED换为Fast-LCD屏幕,将外观设计简化,缩减了成本。2)将芯片从骁龙835升级到XR2,提升了处理器、显示、影像和AI性能。改变后产品刷新率显著提高,分辨率有所改善,眩晕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基本实现一款入门级VR产品的设想。
当前VR硬件组成与智能手机供应链高度重合:通过Ifixit的拆机我们看到Oculusquest2头显主要零部件包括显示、光学透镜、传感器、主板、电池产品:
1)显示模块主要使用Fast-LCD显示屏,接近4K分辨率,并具备90-120Hz刷新率;2)光学使用软件预处理搭配菲涅尔透镜提供宽视场、失真色差少的正确图像;3)传感器:包括四颗摄像头,用于追踪头部、手部运动以及显示灰白透视画面;4)主板:包括高通的SoC芯片XR2、电源管理芯片,DRAM、NAND、WiFi等芯片;5)电源:3640mAh。
2022年VR将迎来一波创新技术潮流,MetaVR产品迎来升级,苹果推出高端产品。根据digitimes,我们推测Meta下一代VR升级产品将于明年推出,将引入pancake光学模组和更多传感器,以实现产品轻量化,并升级手势识别、眼动跟踪等功能;而苹果也将在2022年底推出一款高端VR方案,这款高端产品能够会重新定义VR这个产品形态。我们预计这款产品将配备Micro-OLED显示屏,复合菲涅尔透镜pancake方案,全彩影像透视、搭载更多传感器,为消费者带来全新混合现实体验。
Pancake短焦光学是公认的下一代VR升级方向,使VR头显更加轻薄。在Meta较早的pancake技术专利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显示组件包括具有四分之一波片和部分反射表面的第一透镜、具有反射偏振器的第二透镜和显示器,实现头显的轻薄化。我们认为,苹果同样在探索使用三个菲涅尔透镜堆叠,形成轻薄透镜组的方案。改进光学透镜后的VR产品将实现轻薄化,头显重量或由原来的500g降低至200-300g。
Meta摄像头数量或提升,充分利用骁龙XR2芯片算力。我们认为Meta下一代VR产品与苹果MR产品将会增加传感器,主要是摄像头的种类与数量。高通在其官网上披露,高通骁龙XR2芯片算力最多可支持7颗摄像头,并可以此实现MR混合现实功能。我们认为Meta下一代或充分利用骁龙XR2算力,为产品进行功能升级。
显示实现方法:Meta或沿用Fast-LCD显示屏幕,而苹果或使用Micro-OLED,提供升级视觉体验。我们认为Meta下一代或沿用FastLCD屏幕,与quest2分辨率差别不大,但具有像素级控制的先进背光,可以展示和OLED一样的纯黑底色;而苹果或使用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宽色域、快速响应的Micro-OLED显示屏,随之而来的或是高昂的售价,新一代苹果MR产品售价可能达到1500-3000美元,高于当前Oculusquest2的最低售价299美元。
V神:“元宇宙”会发生,但不认为现有公司打造的元宇宙有前景:7月31日消息,V神在其社交平台讨论元宇宙话题时表示,“元宇宙”会发生,但他不认为现有公司刻意打造的元宇宙有前景。[2022/7/31 2:49:22]
AR:产品处于概念期,Micro-LED+衍射光波导技术突破被寄予厚望
AR是促使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内容之间综合在一起的较新的技术内容,与VR不同的是,AR能够将真实环境和虚拟物体之间重叠之后,在同一个画面以及空间中同时存在。AR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跟踪定位技术、虚拟与现实合并技术、显示技术与交互技术。
目前AR眼镜也可以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从出货量看当前一体式为主流。分体式指计算单元或电池等结构与头显分开,如Nreal头显支持通过type-C接口与智能手机、PC连接,允许将智能手机中、PC的内容无缝传输到眼镜中,用户可以在其中查看内容。而一体式AR产品则将显示器、传感器、计算、人类理解、环境理解等系统集成在一个头显上,提供更便捷体验。
AR销量较小,增速波动明显,仍处于概念期。根据IDC,2020-2021年AR年出货在20-30万之间,增速波动大。从品牌来看,除Epson和微软外,其他较多品牌并没有实现AR的持续大规模销售,常常在1-2个季度的爆发后销声匿迹,消费端市场上没能出现标杆性的品牌,我们认为AR作为一款消费电子产品仍然处于概念期阶段。
长期看AR增量潜力更大,C端市场仍在等待成熟技术方案。我们认为长期来看AR终端有望替代手机,实现年出货量超过10亿台,但目前来看实现这个目标时日尚早。从应用看,AR产品仍未出现杀手级的应用场景。从技术角度看,虽然OLED+Birdbath方案已经比较成熟,但因透光性差等原因,形似墨镜的设计不能支持全环境的使用。而其他微显示系统如LBS/LCoS/DLP等搭配光波导的方案仍在探索过程中。
从需求讲起:一款合格AR眼镜需要怎样的配置
显示:微显示单元与光机模组决定亮度、对比度、刷新率、分辨率等指标。目前市场上AR眼镜的近眼显示系统即使用微显示器作为图像源器件,由其产生图像后投射到自由曲面/光波导等光学模组中,再进入人眼。由于AR像源产生的图像将与太阳光一起进入人眼,户外若不加墨镜,入眼亮度需超过2,000nits,甚至达到5,000nits,才能在各种天气状况下清楚的显示图像。据我们估算,目前一款光波导眼镜的光效率大约为3-5%,即像源亮度至少要在10万nits左右,才能满足AR眼镜的亮度需求。此外,75Hz以上的刷新率、25°视场下720P的分辨率、支持局部刷新及低功耗状态下静态图像的维持,是一款AR眼镜的及格线。
人、机、环境的有效交互:SLAM+传感器+AI用于理解环境、理解使用者、实现虚拟信息和现实世界的结合。为了实现虚拟信息和真实场景的叠加,需要实现使用者的空间定位追踪和虚拟物体在真实空间中定位。除此之外,为了将虚拟信息与输入的现实场景无缝结合在一起,增强AR使用者的体验,还需要考虑虚拟事物与真实事物之间的遮挡关系以及实现几何一致、模型真实、光照一致和色调一致。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现在,SLAM传感器、算法、技术框架等持续改进,是实现自我姿态评价以及虚拟图像反馈,构建人与虚拟内容的有效交互的主要手段。
其他:能耗、适应性、体积重量。一般来说,一款比较成熟的AR产品还需要满足其他要求,包括-40°~80°的温度适应区间、5000多小时的整体使用寿命,合适的配重,300g左右的重量等等要求,这些要求也会对微显示系统、电池、光学模组等其他零部件的选择提出约束。
微显示技术:MicroLED有望成为AR主流
当前已提出的微显示技术包括OLED/LCoS/DLP/LBS等待,但这些技术均无法兼顾成熟性、性能、成本等指标。MicroLED是业内公认的AR显示最佳解决方案,但存在技术尚不成熟、量产难度大等问题,真正大面积商用可能要到2025年左右。
LCoS——限制较多,逐渐淡出
LCoS作为微显示技术存在比较明显的限制,逐渐淡出微显示领域。LCoS的优势在于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像素密度高且功耗低,在早期的AR设备中应用较多,如灵犀微光灵犀AR(LCoS+几何光波导),MagicLeapOne(LCoS+衍射光波导)。但劣势也相对明显,如对比度较低,特别是在大入射角情况下;由于必须和PBS配合使用而限制了整体光机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进程;低温状态下无法工作,环境适应性较差等。因此,大量厂商都在积极寻求使用LBS/DLP等方案代替LCoS,2018年以后搭载LCoS的新机型逐渐淡出。
硅基OLED——亮度较低,目前难以应用于户外AR场景
硅基OLED的缺点也比较明确,应用局限于VR及类似设备。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硅基OLED产品亮度均小于3000nits,与10万nits的要求相去甚远,难以应用于户外AR场景。同时,由于产品的生产工艺更加复杂,其价格比LCoS贵50%以上,但使用寿命在高亮度模式下将低于3000小时且极有可能出现烧屏的情况,整体性价比更低。因此,虽已有部分AR厂商使用硅基OLED替代LCoS,但其仍不是AR像源的最佳解决方案。
LBS——激光二极管对温度敏感、分辨率较差
与LCoS等其他显示技术相比,LBS技术优势明显。LBS系统主要由激光、光学器件和MEMSMirror组成由于LBS使用激光光源进行逐像素渲染,相较其他非激光、逐帧渲染方案天然具有延迟低、画面滞留时间短、亮度高、能耗低、色彩丰富的优势。此外,为获得更大的视场角和更高的解析度,其他技术必须增加微镜的数量并放大产品尺寸,而LBS方案仅通过改变MEMS微镜的振动频率和反转角度即可实现,因而更易实现光机的轻量和小型化。。
任天堂社长:暂时不打算加入元宇宙,因为没搞懂:2月15日消息,任天堂社长古川俊太郎却在近期的财报问答环节中对 NFT 和元宇宙表示,元宇宙被世界各地的许多公司关注着,很显然它拥有巨大的潜力。在介绍元宇宙的时候,也会有人用《集合啦!动物森友会》这类游戏来举例。其实我本人也对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是目前看来它和任天堂的计划并不符合。
古川俊泰郎还表示,在现阶段,我们还没有办法明确定义元宇宙的形式,也无法搞清楚元宇宙到底会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和乐趣。任天堂作为一家提供娱乐项目的公司,给玩家提供惊喜和乐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任天堂式的表达方法,并且这种方式玩家们也能非常容易理解,那种时候我们才会考虑进军元宇宙领域吧。[2022/2/15 9:53:03]
对LBS技术可能的限制来自于较低的分辨率和画像质量。当前主流的LBS产品分辨率约720P,提高分辨率可能需要较高的成本。AR硬件/软件企业Rave首席科学家KarlGuttag将搭载LBS光机的HoloLens2代和搭载LCoS光机的HoloLens1代进行对比测试后发现,虽然HoloLens2的垂直视场角较1代提升近一倍,但其在分辨率、色彩均匀性等方面的表现均更差。此外,HoloLens2实拍图色彩饱和度更低,观感模糊,雾度也更大。
DLP——对温度敏感,难以小型化
DLP由于成本高、体积大等缺陷,在AR场景中的应用有一定限制。DLP系统的核心是TI专利的DMD芯片,它由数百万个高反射的铝制独立微型镜片组成,每个镜片通过数量庞大的超小型数字光开关控制角度。这些开关可以接受电子讯号代表的资料字节,然后产生光学字节输出,将输入DMD的视频或图形信号转换成高清晰度的、高灰度等级的图像。DLP由于以镜片为基础,提高了光通效率,因此DLP投影系统比所有其他显示系统具有更强的亮度。然而,由于其设计难度大、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体积大等劣势,目前在AR、HUD等设备中应用并不普及。
MircoLED——仍处在早期阶段,较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MicroLED产品性能绝佳,是业内公认的AR显示最佳解决方案。MicroLED即LED微缩技术,通过将传统LED阵列化、微缩化后定址巨量转移到电路基板上形成超小间距LED,可将毫米级别的LED长度进一步缩小到微米级。相较其它技术,MicroLED产品性能在亮度、对比度、工作温度范围、刷新率、分辨率、色域、功耗、延时、体积、寿命等多方面具备较大优势,被期望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的重要路径。
MicroLED的发展瓶颈在于微米级的像素尺寸和间距给量产和全彩方案所带来的巨大挑战。?MicroLED的生产包括芯片和背板制造、巨量转移、接合、驱动和检测维修等环节,由于其晶粒尺寸在微米级,生产单个成品即需要处理数百万甚至数千万晶粒,对技术的效率和良率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现有技术水平还无法满足其量产需求。而MicroLED晶粒的发光效率、波长一致性和良率也尚未达到MicroLED彩色化显示的要求。基于此,现有MicroLED屏幕价格高昂,单片售价即大于1000美金。2018年三星演示的采用microLED技术的TheWall电视,146寸版报价高于10万美元。
光学模组:从几何光学到纳米光学
与VR的不同之处在于,AR眼镜需要透视,既要看到真实的外部世界,也要看到虚拟信息,所以成像系统不能挡在实现前方,这就需要多加一个或一组光学组合,通过层叠的方式,将虚拟信息和真实场景融为一体,设计包括自由曲面,光波导等。
生产方式从几何光学到纳米光学。传统的光学透镜加工方式为切割/注塑/涂层/抛光等等,但随着光波导等光学模组的复杂化,传统加工工艺带来了生产流程复杂、良率低等问题,国内外包括Digilens,WaveOptics,至格科技,珑璟光电等厂家开始探索纳米压印、紫外光加工等加工方案。
自由曲面解决方案:自由曲面棱镜/反射镜,BirdBath
三种方案微显示器的光线来源都来自于眼睛上方:
1)BirdBath方案:分光镜同时反射和投射光线,使用户在看清现实世界的物理景象时,也可看到微显示器生成的数字影像。位于分光镜一侧的凹面镜用来反射光线,将光重新导向眼睛。采用Birdbath结构的AR眼镜通常体积较大,视场角中等。由于分光镜为半透半反镜,光线经过分光镜时被多次反射,每次反射都会产生50%的光损,因此能量损失严重。
2)自由曲面反射镜:仅使用一个曲面反射镜收集来自于微显示器和现实世界的光线。采用自由曲面反射镜结构的AR眼镜也具有较大体积,可实现的视场角为50°~100°,但视场角大小取决于光源大小。由于光线仅被反射一次,自由曲面反射镜结构的光损明显降低。
3)自由曲面棱镜:巧妙地将两个折射面,一个全内反射面和一个部分反射面合并到一个元件中,增加了结构的自由度。此种结构可以增大视场角,同时提高成像质量,但光学元件的厚度较大,通常需要一个校正棱镜来消除环境光从自由曲面棱镜的折射。
光波导技术解决方案:几何/阵列光波导,浮雕光栅光波导,布拉格光栅光波导
光波导技术是应AR需求而生的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光学组件。因它的轻薄与外界光线的高穿透特性而被认为是消费级AR眼镜的必选光学方案。
AR眼镜中光的传输关键在于“全反射”。其实,波导技术并不是新发明,光纤就是波导的一种,只不过传输的是我们看不见的红外波段的光。光机完成成像过程后,波导将光耦合进自己的玻璃基底中,通过“全反射”原理将光传输到眼睛前方再释放出来,就完成了图像的传输。
对视场角的需求对玻璃基底材料提出要求。越是大的视场角,就需要越高折射率的玻璃基底来实现。因此传统玻璃制造商比如康宁(GLWUS)和肖特(Schott,未上市),近年来都在为近眼显示市场研制专门的高折射率并且轻薄的玻璃基底,还在努力不断增大晶元尺寸以降低波导生产的单位成本。
原创Web3社交元宇宙聚合基础设施Aster Protocol完成种子轮融资:1月3日消息,Web3 社交元宇宙聚合基础设施 Aster Protocol 宣布完成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Youbi Capital、Pluto Capital、Lancer Capital、Lucid Blue Ventures 等机构参投,投资者还包括 Republic 亚洲合伙人 Zhen Cao、FBG 合伙人区块链行业连续创业者 Hitters Xu、OP Crypto COO Lucas He 以及其他多位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创始人。
Aster Protocol 创造了互联网世界中第一个链上身份聚合协议。受到 Loot、ENS、1inch 等先驱者的启发,该平台提供了一个多链 Web3 协议集合,赋予传统社交媒体平台 Web3 与区块链的功能,将当前所有的 Web2 社交平台与 Web3 应用进行无缝连接。Aster 通过星辰域名服务(Aster Name Service),创新性地允许超过 50 亿的用户零门槛获得区块链资产并且进入 Web3 时代,使用 NFT、DeFi、SocialFi、DAO 以及元宇宙的相关应用,为区块链行业带来更多使用场景。[2022/1/3 8:22:01]
具体来看,当前光波导技术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1)几何/列阵光波导。该概念和专利一直由以色列公司Lumus提出并持续优化迭代,基本原理是耦合光进入波导的一般是一个反射面或者棱镜。在多轮全反射后光到达眼镜前方时,会遇到一个“半透半反”镜面阵列,将光耦合出波导。
几何/列阵光波导目前大都只能实现一维扩瞳。这里的“半透半反”镜面阵列相当于将出瞳沿水平方向复制了多份,每一个出瞳都输出相同的图像,这样眼睛在横向移动时都能看到图像,这就是一维扩瞳技术(1DEPE)。
几何/列阵光波导工艺流程复杂,良率提升难度极大。“半透半反”镜面阵列的镀膜工艺中,由于光在传播过程中会越来越少,阵列中这五六个镜面的每一个都需要不同的反射透射比(R/T),以保证整个动眼框范围内的出光量是均匀的。并且由于几何波导传播的光通常是偏振的,每个镜面的镀膜层数可能达到十几甚至几十层。
这些镜面是镀膜后层层摞在一起并用特殊的胶水粘合,然后按照一个角度切割出波导的形状,这个过程中镜面之间的平行度和切割的角度都会影响到成像质量。因此,即使每一步工艺都可以达到高良率,这几十步结合起来的总良率却是一个挑战。每一步工艺的失败都可能导致成像出现瑕疵,常见的有背景黑色条纹、出光亮度不均匀、鬼影等。
2)浮雕光栅衍射光波导。传统的光学结构被平面的衍射光栅取代,通过材料表面浮雕出来的高峰和低谷,在材料中形成了一个折射率的周期性变化。通过设计光栅的参数(材料折射率、光栅形状、厚度、占空比等)可以将某一衍射级(即某一方向)的衍射效率优化到最高,从而使大部分光在衍射后主要沿这一方向传播。
用衍射光栅可以实现二维扩瞳,digilens和WaveOptics分别具有两种技术方案。?HololensI,VuzixBlade,MagicLeapOne,Digilens等使用的方法是,当入射光栅将光耦合入波导后,会进入一个转折光栅的区域,这个区域内的光栅沟壑方向与入射光栅呈一定角度,那么它就像一个镜子一样将X方向打来的光反射一下变成沿Y方向传播。另外一种实现二维扩瞳的方式是直接使用二维光栅,即光栅在至少两个方向上都有周期,将单向“沟壑”变为柱状阵列。WaveOptics就是采用的这种结构,从入射光栅耦合进波导的光直接进入一个具有二维柱状阵列发区域,可以同时将光线在X和Y两个方向实现扩束,并且一边传播一边将一部分光耦合出来进入人眼。
3)布拉格光栅衍射光波导。利用光全息术在记录材料薄膜上记录点光源的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制成光栅条纹结构的薄膜光学元件,具有光束准直、聚焦、偏转等功能。其对光的衍射符合布拉格定律,只有满足布拉格条件的入射光才会被衍射,不满足布拉格条件的入射光不被衍射。目前在做全息体光栅(VHG)波导方案的厂家比较少,包括十年前就为美国军工做AR头盔的Digilens,曾经出过单色AR眼镜的Sony,还有由于被苹果收购的Akonia。
优点显著,探索持续进行。这种技术具有体积薄,重量轻,且可同时记录多个全息图等优点,使它能够替代许多传统的光学元件,如棱镜、立方体分束器和光栅等,进一步减小AR头戴式显示器体积。由于体光栅由于受到可利用材料的限制,能够实现的折射率差有限,导致它目前在FOV、光效率、清晰度等方面都还未达到与表面浮雕光栅同等的水平。但是由于它在设计壁垒、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上都有一定优势,业内对这个方向的探索从未停歇。
SLAM:理解环境与使用者,实现虚拟信息和现实世界的结合
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指在运动过程中通过重复观测到的环境特征定位自身位置和姿态,再根据自身位置构建周围环境的增量式地图,从而达到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的目的。
现代流行的SLAM系统大概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通过传感器实现数据关联,研究帧与帧之间变换关系,主要完成实时的位姿跟踪,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姿态变化。后端主要对前端的输出结果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位姿估计和地图。
SLAM传感器、算法、技术框架等持续改进,实现自我姿态评价以及虚拟图像反馈,构建人与虚拟内容的有效交互。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显现,配合SLAM算法的传感器出现了视觉,惯性/磁性,以及声呐,2D/3D激光雷达等一系列解决方案。SLAM算法也从开始的基于滤波器的方法向基于优化的方法转变,技术框架也从开始的单一线程向多线程演进。
SLAM在ARVR中有较多应用,AR中主要是1)现实物体与虚拟物体的有效交互,2)实现语义理解,优化智能辅助功能:
实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坐标叠加、实现几何物理信息交互。与电脑、平板、手机的3D显示不同,AR更注重虚拟信息与真实信息的无缝融合,即图像出现的平面位置与景深准确、带来沉浸感的良好体验。这就需要利用SLAM算法,准确叠加虚拟坐标系和真实坐标系。同时,真实环境中有高低起伏、有障碍物、有遮挡关系,AR可以让虚拟信息跟这些真实环境中的物理信息进行交互。
实现语义理解,优化智能辅助功能。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展,虚拟信息可以“理解”真实世界,让二者的融合更趋于自然。当前计算机已经可以已经可以认出图片上的内容,但没有理解内容之间的关系,当前的一项研究方向是,应用SLAM+AI技术,通过特征提取,实现机器的语义理解,优化AR系统的辅助功能。
传感器:交互方式与应用场景升级推动传感器升级
AR中交互方式的升级,带来更多样信息需求。随着人机交互由2D走向3D,交互方式逐渐多样化,向人类本能发展,手势交互、姿势交互、眼动交互、语音交互,甚至结合生物信号、周围环境交互的方式不断进化,这对更多种类的信息提出了要求,用户运动类、生物类信息,以及其他环境信息都将为人机交互提供底层支持。
大量信息需求为运动类、生物类、环境类各型传感器提供增量机会。当前苹果手机、手表广泛运用多种运动、生物型传感器,与之对比,VR爆款产品Oculusquest2头显仅搭载了4颗黑白摄像头,手柄配备了两组陀螺仪加速度计传感器。未来,为实现更深度沉浸和更便捷交互,测距摄像头、眼动追踪摄像头、精细化压力传感器,甚至生物型、环境型传感器,都将逐渐配备。
3脑机接口:我们离科幻电影还有多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早接触脑机接口概念是从科幻电影中。不管是《X-战警》中博士的意念控物,还是《黑客帝国》中锡安人通过接口与电脑相连,迅速学会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并进入Matrix的虚拟世界中,再或是《沙丘》中人们通过脑科学的探索,不断开发大脑潜能,通过训练的领航员的大脑能够媲美大型计算机,这些情节都让人印象深刻,也是科学家不断探索的方向。
人脑的潜能:一台超级计算机?
使用电子计算机对人脑进行模拟需要172PFlops计算量。人的大脑有接近86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有1万个连接点,掌管人类运动、听觉、语言、嗅觉、记忆、思考、性格、情绪等功能。根据我们估算,如果想要以计算机来模拟人脑的活动需要172PFlops。人脑的潜能或能够达到一台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脑机接口或支持人脑潜力持续开发。马斯克提出的一个经典论述是“人类不能被AI淘汰,要与AI融合,在大脑和电脑之间创建一个接口”。随着我们对脑科学的不断认识和脑机接口技术下对人类肢体限制的不断突破,人脑的潜能或得到释放。
脑机接口:我们该如何定义?
脑机接口1976年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雅克·维达尔(JacquesJ.Vidal)提出。一个完整的脑机接口过程包括信号采集、信息解码处理、信号输出/执行、反馈四个步骤实现。
脑机接口可以通过电、磁、光、声进行信号采集与反馈,而脑电技术是目前主流探索方向。?事实上采集中枢神经信号以监测大脑活动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脑电、功能近红外光谱、功能磁共振成像等,反馈技术也同样包括电、磁、声、光多种。在这些监测技术中,脑电因为时间分辨率高、设备价格低廉且便携等优点,逐渐成为脑机接口研究最主流的探索方向。
1)脑电采集:脑电采集是BCI的关键步骤,采集的效果、信号强弱、稳定性及带宽大小直接决定后续的处理及输出。由于大脑的中枢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会产生锋电位,或动作电位,并且神经细胞突触间传递的离子移动会形成场电位,通过在大脑皮质的运动神经位置外接或植入微型电极,可以采集并放大这些神经生理信号。
2)信号解码处理:信号处理是将转化为电信号的大脑活动,去除干扰电波以及其他信号,并将目标分类并处理,转化为可以执行输出的对应信号。
3)信号输出及执行:信号输出指将收集并处理后的脑电波信号传输至已连接的设备器材,作为数据基础加工内容,或反馈到终端机器以形成指令,甚至实现直接交互。
4)反馈:在信号执行后,设备将产生动作或显示内容,参与者将通过视觉、触觉或听觉感受到第一步产生的脑电波已被执行,并触发反馈信号。
根据脑电的采集方式,当前的脑机接口又可以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
非侵入式更多用于消费端的脑电监测。非侵入式是在人/动物大脑外部佩戴脑机接口设备,通过采集脑电、神经电获取脑部信息,但信息精度及分辨率较低,可用于简单的信号判断与反馈,但较难传达复杂指令,如帮助肢体残障人士通过意念操控机械骨骼,或用于VR/AR游戏应用的基础手势控制。非侵入式根据收集信息的不同可以分为EEG和MEG两种。
1)EEG:通过导电凝胶将Ag/AgCI电极固定在头皮上,以测量头皮脑电信号,但一般只能监测到0-50Hz相对较窄频带中的信息。
2)MEG:通过测量细胞内离子电流引起的小磁场获得信号,但由于高昂的成本和操作方法的繁琐,MEG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侵入式脑机接口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侵入式将设备直接植入到人/动物大脑灰质或颅腔内,能够获取相对高频、准确的神经信号,不仅能够通过读取脑电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还能够通过精确的电流刺激让大脑产生特定感觉。侵入式脑机接口可以分为ECoG、LFP、SUA等类型。
1)ECoG:测量大脑皮层电位,与EEG技术相似,但能够监测到更大带宽的信息;
2)LFP、SUA:测量大脑皮层场电位与锋电位,可以通过Mircowirearray,Michiganarray,Utaharray,Neurotrophicelectrode等多种传感器实现。
侵入式采取电信号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良好的信噪比和更宽的频带,但目前仍然面临着有创带来的安全问题、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记录、需要医护人员长时间连续的观察等问题,目前应用仍局限于医疗康复领域。
侵入式工具也出现了全新不开颅植入方案。2021年8月,来自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Synchron公司开发的微创脑机接口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人体临床试验批文。其脑机装置微小,可以安全地穿过血管,因此直接利用颈静脉植入BCI,使用导管手术将设备输送到大脑和脊柱中,在两小时无需开颅手术内即可将设备植入了患者大脑内。
由于不需要开颅手术,因此这种传感器可以灵活布置在大脑多个位置,从而捕捉各种类型的信号。与传感器相连的BrainPort接收装置植入病人的胸口,它没有内置电池,而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供电以及数据传输,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通过Synchron研发的BrainOS操作系统,可以将传感器读取到的信号转化为与外界交互的通用信号,从而实现用大脑与外界交流沟通。
应用持续拓展支撑起近千亿美元商用市场
医疗、消费市场应用的持续拓展或支撑起千亿市场规模。随着人们对大脑的认知、电极设计、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精进,脑机接口领域应用也持续拓展,并向更加精细化发展。脑机接口相关的研发已经在仿生学、医疗诊断与干预、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进行持续探索,我们认为相关产品可能将在未来20-30年内陆续商业化,支撑起近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脑机接口技术经历了从概念期到科学论证期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脑机接口”专业术语出现,1977年JacquesJ.Vidal开发了基于视觉事件相关电位的脑机接口系统,通过注视同一视觉刺激的不同位置实现了对4种控制指令的选择。1980年德国学者提出了基于皮层慢电位的脑机接口系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少数先驱研发了实时且可执行的脑机接口系统,并定义了至今仍在使用的几种范式:
1)1988年L.A.Farewell和E.Donchin提出了著名且广泛使用的脑机接口范式P300拼写器,表明系统有望帮助严重瘫痪患者与环境进行通信和交互。不久后研究人员都开发出基于感觉运动节律的脑机接口系统,该系统可以控制一维光标向使用者反馈运动节律幅度,从而通过训练实现通过想象控制小球向上或向下移动。
2)1990年左右GertPfurtscheller开发出另一种基于感觉运动节律的脑机接口,用户必须明确地想象左手或右手运动,并通过机器学习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命令,这定义了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
3)1992年ErichE.Sutter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系统,在该系统中设计了8x8拼写器,利用从视觉皮层采集的视觉诱发电位识别用户眼睛注视方向来确定他选择拼写器中的哪一个符号。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可以实现10个单词/分钟的通信速度。
二十一世纪以来脑机接口技术高速成长,新范式、新算法、新设备层出不穷,早期范式性能明显提高。新型脑机接口实验范式相继涌现,如听觉脑机接口、言语脑机接口、情感脑机接口以及混合脑机接口。先进的脑电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被应用于脑机接口,如空间模式算法、xDAWN算法等,新型的脑信号获取方法如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测量的血氧水平依赖信号以及功能近红外光谱测量的皮层组织血红蛋白浓度等被用于构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除此之外,早期开发的基于P300和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并在初步的临床试验中证明适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脑卒中以及脊髓损伤患者。
近十年脑机接口研究范围和规模持续扩大。规模上看,2018年第七届国际脑机接口会议聚集了221个研究团队。从技术普及方面看,消费级脑电传感器和脑机接口系统问世并进入市场,免费开源的脑机接口软件也不断更新,脑电信号处理算法的性能显著提高,同时提出了脑机接口人因工程,从用户层面提高脑机接口的满意度和实用性。目前脑机接口应用已经超过临床医学领域,拓展应用到情绪识别、虚拟现实和游戏等非医学领域,被动脑机接口、协同脑机接口、互适应性脑机接口、认知脑机接口、多人脑-脑接口等众多范式涌显。
应用场景#1:医疗健康领域是脑机接口当前最接近商业化的领域
脑机接口可以帮助实时监控和测量神经系统状态,辅助临床判读。“监测”型脑机接口应用方向十分多样,包括评测陷入深度昏迷患者的意识等级,测量视/听觉障碍患者神经通路状态协助医生定位病因等等。除此之外,通过结合脑电、视频等多元信息进行诊疗,能够辅助医生判读脑损伤、脑发育等多种临床适应症。
监测到的脑电信息可以用于加工、反馈,针对多动症、中风、抑郁症等做对应的恢复训练。?例如,对于运动皮层相关部位受损的中风病人,脑机接口可以从受损的皮层区采集信号,然后刺激失能肌肉或控制矫形器,改善手臂运动;运动想象类脑机接口可以用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提升他们对于感觉运动皮层激活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改善孤独症的症状,也可以通过脑电信号的反馈,训练使用者的专注力。
基于电、声、光、磁刺激进行神经调控的脑机接口已经实现商业化。相关应用包括:通过电刺激治疗进行神经康复,主要针对脑卒中、帕金森等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如偏瘫、肌萎缩、肌力低下、步行障碍、手功能障碍;通过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以及对脑卒中所致的言语功能障碍、吞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治疗。经颅磁刺激用于抑郁症治疗已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色列等国家明确获批,与药物治疗相比,经颅磁刺激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无痛苦、不易成瘾、不会影响认知功能等优势。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智能义肢已经实现消费端使用。BrainCo强脑科技在201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可以意识控制每一根手指的非侵入式智能仿生手后,在今年再次推出一款适合不同伤残等级的仿生腿产品。根据公司介绍,这款产品每秒可提取2万个肌电神经电数据,因此能快速、准确地识别用户意图,并根据环境、肌肉情况调整步态防止摔倒,实现高仿生体验,还能够支持攀岩、涉水等多种复杂操作,为残障人士创造高品质生活,拓展了脑机接口技术在义肢方向的应用。
脑机接口也可以使丧失说话能力的人能够恢复沟通能力。通过脑机接口输出文字,或通过语音合成器发生,帮助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重症肌无力患者、以及事故导致高位截瘫患者等重度运动障碍患者群体,通过脑机接口系统将自己脑中所想表达出来。
应用场景#2:消费电子与AIoT领域展开消费端应用
脑机接口技术可以与消费产品相结合,提供更直觉交互体验。早在2014年,加难道公司ThalmicLabs就推出了一款臂带式控制器Myo,通过感知肌肉的生物电活动,可以让使用者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无线控制身边的计算机和其他数字产品。随着技术的持续升级,当前臂带式控制器可以实现通过识别活动意念带来的电流进行控制,意念打字、意念操作玩具等已经不是幻想。
在脑机接口的支持下,游戏玩家可以用意念来控制VR界面的菜单导航和选项控制,获得了独立于传统游戏控制方式之外的新的操作体验;同时人们也可以用意念控制开关等,甚至控制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现全新意义上的智能家居。
渗透率或随AR及其他可穿戴产品普及持续提升。当前更加简单形式的控制,比如眼动追踪摄像头、触摸控制等或限制脑机接口交互需求。我们认为未来随着一系列可穿戴设备比如AR眼镜的普及,以及元宇宙的持续建设,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消费电子产品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