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元宇宙带火VR头显产品 底层显示技术正不断演进_Ledgity

”元宇宙“概念让VR头显产品的热度居高不下。随着VR技术不断发展,作为底层显示技术支撑的LCD和OLED也在不断演进当中。目前来看,两者为了争锋元宇宙,正使出浑身解数。

LCD主流地位尚未被撼动

从当前VR市场的应用情况来看,大多数VR头戴设备使用的是LCD屏。

根据IDC数据,2021年全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达1095万台,其中仅Oculus一家的份额就已经占据80%。目前,在全球出货量为TOP5的品牌中,只有索尼PlayStationVR在采用OLED屏。Oculus、Pico、HTC、Value等主流终端厂商在其VR产品中都采用了LCD屏,包括OculusQuest2,HTCVive和focus3,DPPIUltra一体机,以及PicoNeo3和Valueindex等机型。值得一提的是,OculusQuest2和HTCVive两大热销产品均是放弃了第一代采用的OLED屏,转而投向LCD。

前美CFTC主席:美国必须倡导一种保证高度隐私的CBDC:金色财经报道,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前主席Christopher Giancarlo刊文表示,美国“必须影响”CBDC的发展,以保护“言论自由和隐私权等民主价值观”,利用一些加密货币协议使用的当前技术。

Giancarlo称,美国必须倡导一种“自由币”,一种保证高度隐私的CBDC。他还表示,CBDC提供了“重新评估当代金融监督活动”的机会,并可能加强宪法保护。为实现这一目标,CBDC可以利用加密技术,例如“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和多方计算,使各方能够在不泄露底层信息的情况下证明加密命题的真实性”。(Cointelegraph)[2023/3/14 13:03:02]

事实上,早期的VR头戴式设备大部分采用就是普通LCD屏,而后逐渐被OLED取代。

”LCD技术早已十分成熟,能做到很高的分辨率。“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刘暾向《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称,但由于其响应速度较慢等原因,导致用户体验感差,因此VR产品一直没有被消费者真正接受。

预言机Pyth Network宣布上线Base网络:金色财经报道,预言机项目Pyth Network宣布上线Base网络,并为之提供超过200个价格源。

Base是Coinbase于今日推出的基于OP Stack的以太坊L2网络。[2023/2/24 12:26:04]

据刘暾介绍,普通LCD响应速度只有AMOLED的1/100~1/1000,当用户戴上头盔有比较大的头部转动时,将会出现无法弥补的拖影。

而在实际应用中,相比普通LCD,OLED响应速度更快,能有效避免屏幕拖影。于是,2016年前后,OLED技术尝试用于VR设备中,并一度成为VR设备生产商的首选。

但彼时采用OLED技术的VR产品也有致命缺点:纱窗效应明显。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显示事业VR/ARBU总经理杨婷婷曾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玻璃基的OLED受制于FMM工艺,做到超小像素极其困难,PPI不高导致画面颗粒感比较明显,存在纱窗效应,影响VR的沉浸感及视觉清晰度。

资管巨头贝莱德元宇宙ETFIVRS已在NYSE Arca上市:金色财经报道,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BlackRock)元宇宙交易所交易基金iShares Future Metaverse Techand Communications ETF(IVRS)已在纽交所NYSE Arca上市,费率为0.47%。

贝莱德于去年9月宣布计划推出该元宇宙ETF,据招股说明书称,IVRS将追踪涉及元宇宙业务相关公司指数,覆盖游戏、虚拟平台、数字资产等领域,目前IVRS在其39只股票投资组合中持有的最大股份是MetaPlatformsInc.(占6.15%)、苹果公司(5.7%)、英伟达公司(5.5%)、Roblox(5.2%)、网易(5.1%)、腾讯(4.9%)和Unity Software(4.6%)。(etfstrategy)[2023/2/21 12:18:49]

据悉,目前OLED像素密度尚未突破1000PPI,大概在600左右。三星显示曾于2018年展示过806PPI和1200PPI的VROLED面板,但由于没有大量订单,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而LCD像素密度已超过1000PPI。据TCL华星消息,创维VR发布的PANCAKE1的屏幕就是TCL华星的2.1英寸的1512PPILCD-VR屏。

Solana生态游戏元宇宙Star Atlas推出Star Atlas DAO:7月23日消息,基于Solana的游戏元宇宙Star Atlas宣布推出Star Atlas DAO。该DAO将利用Star Atlas的治理代币POLIS,使成员能够参与决策过程。为了实现长期愿景,POLIS锁定期将长达5年。(The Block)[2022/7/23 2:32:26]

”VR若要尽快走向消费者,既要技术跟得上,又要成本足够低。“元宇宙产业咨询服务商维势咨询创始合伙人顾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LCD在保持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响应速度慢的问题也开始得到有效解决。

2018年以后,Fast-LCD技术的出现让厂商们的天平开始向LCD倾斜。改良后的Fast-LCD技术使用全新液晶材料与超速驱动技术有效提升刷新率至75~90Hz,响应速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大大缩短了与OLED之间的距离,且具有较高的量产稳定性及良率。

上千家公司抢注元宇宙商标:12月20日消息,据证券日报发布消息,截至12月19日,名称中含“元宇宙”的商标申请总量已超8534条,共有1368家公司参与申请。值得一提的是,9月22日之前,申请相关商标的公司数量仅为130家;截至10月22日,申请相关商标的公司数量增至400家左右;最近三个月,申请相关商标的公司数量已增长近10倍。[2021/12/20 7:50:07]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赵思泉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在满足技术进步的情况下,Fast-LCD显示技术凭借成本优势在VR领域力压OLED一头。目前,兼具效果与性价比的Fast-LCD已经广泛应用于主流的VR头显产品中。

技术进步脚步不停歇

如今,消费者对近眼显示需求不断升级,LCD和OLED两大技术也没有停止进步脚步。MiniLED背光Fast-LCD,以及硅基OLED,应运而生。

”Fast-LCD固然具备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由于背光层存在,容易出现显示器漏光等问题。“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光电子研究室主任耿怡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Fast-LCD与MiniLED相结合,不仅可以很好的解决漏光难题,也能够进一步提升Fast-LCD在高对比度、高刷新率、高亮度等方面的性能,辅以HDR功能,将更好的发挥VR产品近眼超清细腻画质要求。

业内预计,在VR领域,Fast-LCD在MiniLED背光技术的加持下,未来将会占据大部分应用市场,份额或许将达到85%以上。

而OLED为了改善了纱窗效应也在向硅基OLED转变。硅基OLED创新性结合半导体与OLED,显示器件采用单晶硅芯片基底。因为硅基OLED都是在6英寸、8英寸的晶圆上小面积蒸镀,大大减小了生产OLED时要克服的蒸镀均匀性难题。硅基OLED无论是亮度,还是像素密度表现都有明显提升。据悉,硅基OLED的像素密度可以达到在3000~4000PPI。

目前,硅基OLED开始迅速成为VR等近眼显示设备的新宠。据韩国媒体TheElec报道,三星显示和LGDisplay都在开发硅基OLED和硅基LED技术。预计将于明年发布的苹果AR/MR头显或将使用LG的硅基OLED显示技术。咨询机构DSCC预计,到2027年,硅基OLED将占所有AR/VR显示器出货量的48%。

”不过硅基OLED的成本相对较高。“CINNOResearch资深分析师刘雨实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大面积硅基板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使用较小的硅片又需要更复杂的光学设计,成本依然不低,因此将主要用于高端VR产品。

刘雨实指出,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硅基OLED在满足成本竞争力的情况下,必会迎来爆发。

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AR/VR硅基OLED显示面板市场规模为1.7亿美元,未来随着AR/VR产业的发展以及硅基OLED技术的进一步渗透,预计至2025年全球AR/VR硅基OLED显示面板市场规模将达到16.7亿美元,2021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7.1%。

元宇宙显示技术不会拘泥一种

业内人士认为,Fast-LCD和硅基OLED两种产品,将成为AR/VR头显领域的两条重要赛道。

日前,京东方在回答投资者关于在AR/VR以及传感领域有何产品与规划时表示,公司为VR/AR/MR智慧终端提供的显示解决方案包括高PPI、高刷新率的Fast-LCD和超高分辨率、超高对比度的硅基OLED等极具代表性的显示技术。

奥莱德、维信诺旗下昆山梦显、熙泰科技、合肥视涯等企业纷纷入局硅基OLED,产线投资规模已超过百亿元。

微软创新基地技术导师刘鸿惠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凭借性价比优势和产能保证,Fast-LCD将成为助力VR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推手。而当产品向更高端发展时,或许还是会选择硅基OLED为主导技术。“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LCD、OLED到Fast-LCD,再到硅基OLED,AR/VR对显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示技术路线也在一步步前进。元宇宙显示技术不只是VR形态,还包含了AR、MR,以及各种不同造型的横屏、竖屏、曲面屏,甚至是全息投影等。

顾伟指出,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显示前沿技术被开发出来,因此元宇宙显示技术不会拘泥一种,应该是多技术并行的格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以太坊交易所FAS:区块链分叉带来的安全挑战_BitcoinFast

区块链分叉分为软分叉和硬分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硬分叉,一种不支持向后兼容的软件升级方式。硬分叉是共识的分裂或者改变,共识就是区块链系统中各节点达成数据一致性的算法,正常情况下每个节点需要运行相同.

[0:0ms0-6:1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