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产: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桂冠 香港要如何拿下?_BLUE价格

作者:润升,ChainCatcher

原文:《香港竞争全球虚拟资产中心,何以可能?》

单在亚洲范围内,就有东京、新加坡、首尔、曼谷、胡志明等城市相继宣布要打造加密金融中心和虚拟资产中心。

面对Web3,FOMO一直是常态。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周期里,这一点愈发明显,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概莫能外。眼见华人Web3创业者涌入隔壁新加坡,香港最近似乎也陷入FOMO。

10月17日,据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透露,香港将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举办金融科技周,届时特区政府将发布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内容涵盖“愿景和策略、监管制度、对于开放投资者接触虚拟资产的取态,以及为把握虚拟资产带来的技术优势推出先导项目。”

陈茂波表示,“政策宣言将清晰表达政府立场,向全球业界展示我们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愿景,以及与全球资产业界一同探索金融创新的承担和决心。”

相关消息甫一发布,便引起市场热切关注,其中关于“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论述尤为夺人眼球。在此之前,单在亚洲范围内,就有东京、新加坡、首尔、曼谷、胡志明等城市相继宣布要打造加密金融中心和虚拟资产中心。尤其是新加坡,俨然已经成为华人Web3创业者的朝圣之地。无数的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在这里云集,活跃的资本、流动的人才,连带着当地飞涨的房租,新加坡作为亚洲加密中心一时风头无两。

阿富汗加密货币使用量排名全球前20:10月12日消息,根据加密分析公司Chainalysis排名显示,阿富汗过去几个月加密货币使用量已跻身排名全球前20名,这是由于该国首都被塔利班侵占的可能性,加密货币可以有效帮助阿富汗公民转移自己的财产,但同时塔利班也有可能将其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以规避西方制裁,因此存在其他风险。(Beincrypto)[2021/10/12 20:22:45]

业内对香港即将公布的政策宣言充满期待,其背后的情愫不言自明:香港也曾是加密世界重要的资本中心。背靠着这块曾经的加密热土,加上良好的法治环境、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宽松的监管环境,香港曾经吸引无数币圈早期项目在此融资发芽,并创造一个个造富神话。Bitfinex、BitMEX、FTX、Alameda、Crypto.co等币圈知名机构均从这里起步,走向世界。

不过,过往无尽荣光反衬的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现实:近年来,香港在与加密世界的高速轨道相脱节。一个明显例证是,多家币圈知名机构,纷纷宣布将总部搬离至他处。FTX和Alameda搬至巴哈马,BitMEX核心部分搬至新加坡。华人Web3创业者的目光,现在已从大陆和香港,转向新加坡甚至更远的地方,新晋创业者甚至并不知晓香港这段短暂的辉煌。

韩国科学技术院与WEF等机构出版区块链全球标准报告书: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29日表示,其与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连锁商业委员会(GBBC)、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等一起出版了区块链全球标准报告书。报告书包含各国区块链技术标准、法律、规制、行政方针等。报告对30个国际技术标准团体、185个国家的司法机关、400个产业团体的信息系统化提出了技术标准。(韩联社)[2020/10/29]

新冠疫情导致的封控政策和出行限制是最直接的原因,由此导致的隔离和出行限制使得沟通成本大大提升,多数加密机构只能一走了之。据CoinDesk报道,BitMEX首席执行官AlexanderHoeptner对将核心部门转移至新加坡解释是,“我们非常爱香港,但因为新冠疫情,我们搬了出去”,许多外籍员工希望离家人更近。

除疫情之外,香港脱节于Web3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其依托的大陆市场面临政府的严厉管制,并导致加密世界权力中心从东方西移。自此,香港也不再是项目方和交易所融资的资本中心。

火币全球观察区上线PEARL、XRT 和 DKA:据官网公告,火币全球站“全球观察区”已于9月3日11时上线 PEARL (Pearl),XRT (Robonomics.network) 和 DKA (dKargo)。目前火币已开放 PEARL、XRT 和 DKA的充币业务。

其中9月3日14时火币将开放PEARL的币币交易和提币业务;16时将开放XRT的币币交易和提币业务;18时开放DKA的币币交易和提币业务。

据悉,火币全球站为深入挖掘高潜项目,聚焦行业优质资源,在“主板”区域内全新设立“全球观察区”,并引入单币种持仓限额制度。[2020/9/3]

当然,仅仅这些还不足以完全阻碍香港加密行业的发展,业界真正关心的核心问题在于监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曾调查过、香港等10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从业者,其据此撰写的报告《2021年全球区块链调查》显示:监管是认可数字资产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受访的所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中,将监管视为认可数字资产最大障碍的比例为63%。

全球比特币ATM安装总数达8930台:CoinATMRadar统计数据显示,截止8月2日,比特币ATM机在全球的部署数量已达8930台。[2020/8/3]

另据Blockworks报道,2021年9月FTX总部搬离香港迁至巴哈马首都拿索时,FTX创始人SBF解释,“巴哈马及其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采取的积极态度”是FTX迁至该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监管环境比香港更加友好。

简言之,监管不确定性或许是阻碍香港及其他地区成为加密世界中心的最大因素。那么,香港当前针对虚拟资产的监管政策是什么?其经过调整和完善之后的新监管政策又会是什么?香港能否赶超新加坡成为国际虚拟资产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香港目前依然没有专门针对虚拟资产行业的法律体系,而是在现有的金融服务牌照基础上,为申请虚拟资产牌照的公司颁发虚拟资产框架内的对应牌照。2020年12月,OSL交易所宣布,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首张虚拟资产牌照。这是香港发出的第一张加密货币牌照。

动态 | 区块链金融将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大会目标之一:10月28日消息,2018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大会是全球跨境电商第三方服务的盛会,将于2018年10月30日-31日在成都举行。此次大会举行主要有四个目标。第四目标是最前沿的技术场景,传递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的落地应用,尤其是精准营销、社交电商、区块链金融代表的迭代场景。[2018/10/28]

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间,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曾就修订香港法例第615章《打击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发牌制度进行公众咨询,并于2021年5月刊发《咨询总结》。2022年7月6日,《打击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修订草案在香港立法会完成首读,据政府人士透露,草案可望在2023年第1季度获得通过。

《修订草案》在咨询总结的基础上,针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设立发牌及监管制度,并纳入成文立法。具体而言,任何人在香港经营提供虚拟资产服务的业务,或向香港公众积极推广虚拟资产服务,必须向香港证监会事先申请并获得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牌照,并遵循相关的反及反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法例条文。

此外,无牌进行受规管的虚拟资产活动,可处罚款500万元和监禁七年;以及如属持续的罪行,则可就该罪行持续期间的每一日,另处罚款10万元。

目前,相关牌照无法对散户提供服务,只能面向专业投资者或机构。质疑者指出,这会将小市民推向使用外国注册平台。《修订草案》对此进行补充,在未获牌照的情况下,香港境外机构或人士向香港公众“积极推广其他地方的虚拟资产交易”,也将被视为犯有同样罪行。

值得注意的是,据香港证监会牌照主管兼金融科技部门负责人ElizabethWong透露,监管机构正在考虑允许散户投资者直接投资加密资产。ElizabethWong强调,“香港的加密监管环境与内地不同,可以推出自己的法案来监管加密货币。”

香港特区投资推广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在接受中国基金报采访时指出,港府高度关注包括数字资产交易及相关技术在内的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并已经在积极推进相关的准备工作。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资产的交易,确实存在洗黑钱风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反立法也必须与国际标准看齐,以期增强全球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

梁瀚璟拆解其中步骤时解释道,第一步是要有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合规的交易平台,这一步已经完成,目前香港已经有多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完成了备案,如OSL和HashKey等。

第二步,要有产品,目前已有交易平台等机构合作设计试点证券型代币产品。第三步是推广证券型代币产品。“最重要的一步,则是针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的监管完善相关立法。”梁瀚璟说。

简言之,基于对反等非法活动的风险防范需求和国际经验参照,香港正在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设立发牌及监管制度,以区别于中国内地监管。自2020年底起,香港就对OSL等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进行发牌监管制度,并支持证券型代币发行业务。只有在获得香港证监会的牌照后才能合法经营,目前只能面向专业机构与专业投资者。不过,香港正在考虑给散户投资者一定的交易空间。

作为比较,新加坡认为加密货币合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将加密货币分为三类:实用型代币、证券型代币和支付型代币。其中,实用型代币不受监管,证券型代币、支付型代币分别由两部专门法规《数字代币发售指南》和《支付服务法》进行管理。《数字代币发售指南》于2020年5月生效,《支付服务法》于2020年1月生效。此外,新加坡议会于2022年4月审议通过《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强化加密货币相关的反、反恐怖主义融资。

颇具竞争意味的是,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也将于11月2日至4日举行,根据香港金融科技周的议程,其所主办的为期三天的全球金融领袖投资峰恰与新加坡活动发生冲突。今年9月底,新加坡曾成功举办亚洲规模最大的Web3线下活动“TOKEN2049”,并吸引超过7000名参会者。

另一个值得担忧的因素则是香港的金融市场信心。就在今日,港股恒生指数大跌6.3%,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反映出资本市场对香港金融环境的消极情绪,也难免影响Web3等前沿行业对香港未来的看法。

当然,核心仍然在于具体的政策,当前美国等多数全球主要国家与城市的加密监管政策对Web3创业者都难言友好并且屡受批评,香港政府如果愿意提出具有突破性、全球领先的监管政策,或许能为其Web3愿景注入更多可行性。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10:18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