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陈曦
原标题:《多家企业释放“元技能”岗位需求,高薪待遇让求职者怦然心动——“元宇宙”招聘升温,是真求才还是蹭热度?》
阅读提示
眼下,正值春季招聘黄金期,冠以“元宇宙”之名的招聘越发火热,更有不少岗位给出高薪揽才。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元宇宙”岗位的需求描述模糊,部分企业以高薪为噱头“蹭热度”。“元宇宙”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人才的真实需求尚未出现爆发式增长,劳动者择业时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谨慎判断。
“互联网的终极未来”“未来10年最大的风口”……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眼下,正值春季招聘黄金期,冠以“元宇宙”之名的招聘也越发火热。
记者发现,从VR/AR、区块链、物联网等基建领域,到3D建模、技术美术、虚拟设计等内容生态范畴,各类企业给出大量细分岗位对具有“元技能”的人才伸出橄榄枝,年薪最高可达百万元。
比亚迪与AI和元宇宙公司MeetKai达成合作:金色财经报道,7月11日,比亚迪与AI和元宇宙公司MeetKai共同推出“BYD World比亚迪元宇宙”虚拟展厅,为美洲客户提供线上沉浸式品牌及产品互动体验。“BYD World比亚迪元宇宙”展厅于7月11日在厄瓜多尔首站上线,并于次日在智利上线,随后将会陆续登陆多个拉美市场。[2023/7/11 10:48:27]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元宇宙”岗位的需求描述模糊,部分企业以高薪为噱头“蹭热度”。“元宇宙”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人才的真实需求尚未出现爆发式增长,劳动者择业时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谨慎判断。
企业给出高薪招兵买马
春节假期结束后,美术设计师张峰打开邮箱时吃了一惊。
“十几天的工夫,猎头给我推荐了6个工作机会,都是来自新成立的‘元宇宙’游戏团队。”他对此有些受宠若惊。
英特尔中国董事长王锐:告别浮夸的元宇宙,才能走向真正的元宇宙:3月5日消息,英特尔中国董事长王锐,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元宇宙的最终需求是基础算力。这就是典型的美国的硬核科技巨头在对待元宇宙这件事情上的态度,不高谈阔论,不盲目的谈论商业,而是非常务实的从底层产业技术层面去思考自身企业在其中的位置,以及能够解决与突破的技术方向。
英特尔中国董事长王锐谈到元宇宙时,说:每个人心中的元宇宙蓝图都是不同的,核心需求还是基础算力。所以我说这个世界对我们有需求,就是最大的好消息。最惨就是这个世界不需要你了,而今天我看不到这个世界不需要英特尔的任何一个原因。我们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怎么加大投入,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元宇宙对算力和连接的指数型增长的需求。对我们来说,机会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怎样抓住机会。可以说,目前为止,英特尔是助力元宇宙最典型的例子,包括我们奥运会上孪生场馆的管理。这项硕果也被列在在奥运会的科技遗产中。(封面)[2022/3/5 13:39:04]
事实上,虽然备受关注与期待,但“元宇宙”迄今尚无公认的定义。
《半月谈》:元宇宙不一定导致内卷,虚拟与现实可以并行不悖:金色财经报道,新华社主办党刊《半月谈》今日刊文《元宇宙的未来,是美好还是陷阱?》,文章指出元宇宙目前这么火,更像是由于西方经济下行、疫情蔓延,现实中找不到更好的题材,而由资本制造出来的一个梦境。元宇宙目前仍然取代不了现实世界,元宇宙不一定导致内卷,它要导致人类毁灭更是不可能。实际上虚拟与现实可以并行不悖。总的来讲,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人们的注意力还是会放在现实世界,解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口增长、贫富差距等问题。可以想象,元宇宙在诞生时,终结它的东西,就已经在酝酿中了。[2021/12/27 8:07:09]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可以将“元宇宙”理解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二者在经济、社交、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人们在元宇宙中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能够将数字资产价值化。
Recur以3.33亿美元估值完成5000万美元A轮融资,元宇宙投资平台Digital领投:9月13日消息,NFT品牌体验公司Recur以3.33亿美元估值完成5000万美元A轮融资,元宇宙投资平台Digital领投,Recur将使用这些资金支持许可权和合作关系,并建设其团队。Point72 Asset Management将作为Digital最初指定的董事在Recur董事会任职。(BNN)
此前消息,NFT品牌体验公司Recur宣布完成了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DeFi Alliance领投,IOSG Ventures、Courtside VC、Gemini、JST Capital、Delphi Digital、Volt Capital、Nascent、CMT Digital、Hashed以及互联网名人Gary Vaynerchuk、ConsenSys创始人Joseph Lubin、Behance创始人Scott Belsky等个人投资者参投。[2021/9/13 23:22:08]
盘和林分析称,“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而是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延伸、交互、融合,是已知领域的再突破,这些领域的从业者都是未来“元宇宙”发展所需的人才。
资深互联网猎头申小飞告诉记者,业内普遍认为,游戏和社交有望成为“元宇宙”最先落地的场景。目前,人才需求最大的也是这两个赛道的企业。
在某知名招聘平台,记者键入“元宇宙”进行搜索,发现有260余个相关岗位。
从发布主体看,大部分的确是游戏和社交短视频公司,兼有与“元宇宙”结合相对紧密的电商、教育、影视类公司。从岗位设置看,技术类居多,也有产品、运营、市场等常规岗位。
在薪资待遇上,技术人才显然身价更高,无论大小企业,给出的月薪大都在2万元以上。
记者看到,某游戏公司以3~5万元月薪招募U3D客户端开发工程师,仅需“本科及以上学历,两年以上大型游戏上线项目工作经验”。另一家企业招聘的VR负责人岗位,要求拥有“5年以上头部游戏项目负责经验”,月薪为6~8万元,加上承诺的18薪和股票期权,年薪已逾百万元。
部分岗位噱头大于实质
面对纷至沓来的工作邀请,本来没打算跳槽的张峰有些怦然心动,“找我的岗位有概念原画和3D角色设计师,都是熟悉的方向,薪资涨幅在30%左右。”
但仔细研究并与猎头沟通后,张峰又感到担忧和困惑:“岗位描述与常规游戏项目没区别,用的模板都差不多,只是套了‘元宇宙’的外壳。猎头描绘的项目前景极具诱惑,却说不清招我进去到底做什么。”
申小飞在工作中也有同感:“‘元宇宙’作为新兴行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从业者。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要么自己攒团队,要么从传统行业挖核心技术人员。”在他看来,这类人才其实一直供不应求,开出高薪并不奇怪。
“目前,人才需求尚未出现爆发式增长,薪资涨幅也在合理范围内,只是互联网行业高薪的延续。”作为某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资深HR,孙平告诉记者,招聘确实在增加,但没有传闻中那么热,很多企业还在观望。之所以会制造出“抢人大战”的氛围,除了行业初启带来的野蛮生长,也不乏一些公司在“蹭热点”炒作。
一则百万年薪的招聘广告进入了记者的视野。
在一款求职软件上,某上市公司发布了“元宇宙合伙人”“元宇宙人才”“元宇宙人才”3个岗位的招聘信息,给出的年薪区间均为50万元~100万元,要求“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工作职责也大多为“结合公司的产品特性和技术优势制定并完备元宇宙技术线路,带领团队进行深度技术开发以及元宇宙相关底层技术、核心应用、3D引擎的优化”。
虽然看似是在大手笔揽才,但记者发现,作为一家主营移动通信基站射频产品的公司,这家公司曾先后涉足石墨烯、高分子材料、OLED等热门领域,大都铩羽而归。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该公司亏损超过7000万元。
劳动者择业需谨慎
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相关经济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市场规模。
盘和林分析称,“元宇宙”崛起的深层原因在于,互联网发展已进入瓶颈期,流量增长空间见顶,各大巨头迫切地想要打破限制,助推移动互联网进入下一个增量市场。
孙平对此表示认同,他觉得从长期来看,“元宇宙”无疑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也会创造一定的工作岗位,但这种愿景何时到来,在技术层面和内容层面目前都存在不确定性。
那么,面对虚位以待的“元宇宙”,劳动者择业时应该如何判断?
盘和林认为,“在当前阶段,该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远大于内容人才。如果劳动者具备出色的技术能力,可以进行尝试。对于非技术人才,虽然元宇宙推崇的UGC会降低内容制作的门槛,但其发展还较为滞后,所以现在涉足‘元宇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孙平建议劳动者,要在认清市场形势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不能仅因看中“元宇宙”的热度而盲目转换跑道。选岗时除了考虑薪水,更要关注岗位画像是否清晰、企业是否做过相关项目、业绩表现如何,那些已经过市场考验的公司,项目“存活度”才会更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