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联社|区块链日报
记者徐赐豪
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其中在完善标准和计量体系中提到,健全现代流通、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储能等领域标准体系。
截至目前,在区块链领域共立项参考架构等国家标准6项,其中1项已经报批;立项工业区块链等行业标准4项,其中3项已经发布;贵州、湖南、重庆等地区发布地方标准18项,全国各类组织发布团体标准74项。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方面,共有17项区块链国际标准立项,其中发布7项。
就此区块链标准问题,区块链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的专业研究机构。李鸣主要负责区块链国际标准ISOTC307和国家标准SACTC590标准化工作。
最高检:加强对“元宇宙”、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相关法律问题的前瞻研究:金色财经报道,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对“元宇宙”、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新业态相关法律问题的前瞻研究,强化安全风险综合研判,准确把握创新发展与违法犯罪的界限,及时发现、精准惩治以新技术新业态为幌子实施的各类犯罪活动,既保护创新发展,又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叠加演变。[2023/4/19 14:11:57]
在他看来,当前区块链产业正在从系统建设和应用创新向业务深度融合演进,标准化的重点将从初期的促进产业共识和总结最佳实践向提供质量保障转换,互操作、系统测试和服务评价类标准可以在产业中建立技术和服务基线,降低产业的协作成本。
同时,李鸣认为标准作为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不仅可以降低区块链产业的技术不确定性和商业协作摩擦,促进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可以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要求。
野村证券进军“元宇宙” 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服务:金色财经消息,据该公司负责数字项目和零售市场的高级董事总经理Kaoru Numata近日表示,野村公司正考虑利用其作为投资银行的优势,帮助一些涉及虚拟领域的企业筹集资金,并就如何应对监管措施提供建议。
Numata补充道,野村公司目前仍在制定其在虚拟现实(VR)市场扩展计划的细节。Numata称,野村可能通过数字资产(如一些不可替代的代币)来创建证券以获得利润。“元宇宙中创造的任何价值都会与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相融合,你将需要金融服务。”(财联社)[2022/5/19 3:28:26]
李鸣近照
以下为专访实录:
广州市市长郭永航带队深入调研“元宇宙”产业发展:金色财经报道,智度股份(000676)官微消息,3月2日上午,广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永航带领市政府领导班子一行考察智度股份与国光电器(002045),深入一线调研“元宇宙”产业发展情况,并就企业在“元宇宙”领域的技术、人才、市场以及创新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充分交流。(同花顺)[2022/3/3 13:35:08]
区块链日报:建立区块链标准的意义和必要性在哪里?
李鸣:标准对于产业而言具有共识、总结和引领等作用。在区块链产业初期需要通过术语、参考架构等标准化明确区块链产业的核心概念和术语,建立产业的共识,降低产业相关方之间的沟通成本。
随着区块链产业的技术实践和应用探索,技术类、平台类、指南类标准总结出最佳实践的标准化对象,降低相关方进入区块链产业的试错成本。
日本将成立“元宇宙”协会:12月7日消息,日本的加密资产兑换平台FXCOIN等将在本周内成立元宇宙的业界团体。相关团体将与金融厅等行政机关相互配合,启动市场构建,力争使日本成为元宇宙发达国家。除了FXCOIN和CoinBest等日本的虚拟货币兑换平台之外,涉足电子钱包业务的Ginco等也将参加,协会还将呼吁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和游戏公司等加入。(日经新闻)[2021/12/7 12:56:44]
当前,区块链产业正在从系统建设和应用创新向业务深度融合演进,标准化的重点将从初期的促进产业共识和总结最佳实践向提供质量保障转换,互操作、系统测试和服务评价类标准可以在产业中建立技术和服务基线,降低产业的协作成本。
区块链日报:我国目前区块链相关标准制定现状是如何的?目前已经在哪些方面制定标准,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标准化?
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将建设“元宇宙”校园:10月27日消息,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宣布将建设元宇宙校园,以在下月举办虚拟的校园节活动。该元宇宙校园将由信函银行、LG旗下电信运营商LG Uplus以及Mammo6公司协助建设。(韩国时报)[2021/10/27 21:00:53]
李鸣:我国从2016年底就积极推进区块链标准化工作,早期主要以研制和推广团体标准为主。2021年5月26日,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批成立,主要负责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领域基础标准、业务和应用标准、过程和方法标准、可信和互操作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等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技术委员会工作领域相对应。
截至目前为止,在区块链领域共立项参考架构等国家标准6项,其中1项已经报批;立项工业区块链等行业标准4项,其中3项已经发布;贵州、湖南、重庆等地区发布地方标准18项,全国各类组织发布团体标准74项。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TC590的秘书处单位组织了本年度第一次国家标准征集,对18家单位申报的服务能力评价等33个国家标准项目进行了技术审查,其中服务能力评价等12项通过了本次技术审查,进入到下一步征求意见阶段。
区块链日报:在制定区块链相关标准工作中,节奏有快有慢,其中制约因素有哪些?
李鸣:随着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标准化工作,在区块链领域出现了大量团体标准,但是标准的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存在标准化对象不明确、文本不规范等问题,甚至出现叙事性描述和技术方案直接成为标准的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会误导标准使用方,增加选择和使用标准的成本,甚至会导致劣“标准”驱逐良“标准”的问题。
同时,标准是专业的技术工作,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标准化资源分配不均,造成了大多数标准集中在主要发达地区和城市,标准化成果不一定满足其他地区的实际情况。最后,大多数标准工作集中在研制过程,忽视了标准示范和推广,造成了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却收效甚微的情况。
因此,为了更好的以标准化促进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强标准研制、验证和推广三方面工作。一是以TC590为依托,汇聚全国各领域的专家,以标准化建设指南为依据,有计划的开展重点标准研制。二是在全国各类城市和各个领域内,开展标准征求意见和验证工作,最大范围的获得产业共识。三是加强标准应用和推广,让更多行业依据标准来指导实践工作,充分释放标准的产业价值。
区块链日报:我国在区块链国际标准方面的现状是如何的?
李鸣:国际标准化组织方面,共有17项区块链国际标准立项,其中发布7项。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ISO/TC307在中国的对口单位,联合国内专家从2016年开始跟进区块链国际标准工作,在区块链参考架构国际标准中贡献了主要内容,同时获得数据流动模型国际标准的编辑职务。
在IEEE方面,我们组织成立IEEEC/BDL,我自己并担任主席职务,推动立项22项和发布2项IEEE国际标准。
同时,我们也在加强与W3C等国际组织,以及Afnor、BSI等国家标准化机构的交流,在充分了解和借鉴国际发展情况的同时,将中国的最佳实践贡献到国际上,支持中国区块链企业走出去。
区块链日报:对于《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要求健全区块链领域标准体系,你对我国区块链标准制定的有哪些展望?
李鸣:2021年我们启动了我国区块链标准体系研究,现已完成标准体建设指南草案。草案中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区块链领域相关标准发展情况,梳理我国区块链标准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制定基础、技术、应用和服务、开发运营、安全保障等重点标准化方向,形成区块链领域标准体系和技术路线。
标准作为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不仅可以降低区块链产业的技术不确定性和商业协作摩擦,促进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可以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要求。
一是支持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通过标准明确区块链在数据确权、共享和流动方面的技术要求,为数据要素市场的权利保护、跨境传输、交易流通和开放共享等方面提供技术保障。
二是支持统一的能源市场。通过标准明确区块链在碳交易、碳足迹跟踪等领域的技术要求,为落实双碳总目标和碳交易中心提供支持。
三是支持商品市场与服务市场。通过区块链标准化工作建立区块链产业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技术和服务能力测评体系,为产业提供技术和服务质量基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