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uture3 Campus,编译:火火/白话区块链
最近,Twitter 上超过一半的内容似乎都围绕着 Friend.Tech。经过深入研究,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点,可以为未来的社会化创业和孵化提供启发:
1) Friend.Tech的优点
2) Friend.Tech的缺点
3)基于Friend.Tech的更好的创业路径
首先,Friend.Tech处于一个非常适合加密货币市场的赛道,那就是粉丝经济。虽然它的口号是“你的人脉就是你的身家”,看似是针对普通用户,但其商业模式和推广策略都植根于粉丝经济。因此,Friend.Tech更适合将其定位为粉丝经济平台。
社交媒体一直是受青睐的方向,但现有拥有大量用户基础的社交赛道项目更多是基础设施导向,比如社交图谱、钱包等。为什么没有应用程序?由于Web2应用程序的护城河很高,用户缺乏迁移的动力,而风险投资公司对投资犹豫不决,因此应用程序一直举步维艰。
基于 Starknet 的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 RabbitX 宣布推出公共测试网:1月30日消息,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和衍生品交易所 RabbitX 宣布推出公共测试网。据悉,RabbitX (原 Strips Finance)是 Starknet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和衍生品交易所,允许用户在多个不同市场交易永续合约,即时确认且零手续费。[2023/1/30 11:37:00]
虽然加密货币市场的本质在于金融,那就是“fi”,正如 DeFi 和 GameFi 等成功应用所看到的那样,但过分强调“fi”会导致不可持续的结果。这是因为此类项目吸引的用户大多是寻求利润的投机投资者,而不是真正的目标用户。
因此,让用户愿意为你的产品付费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大多数社交场景都不是经济驱动的,因为用户不会为日常聊天付费。用户愿意付费的社交大场景是交友和粉丝经济。粉丝经济是理想的——真实的付费意愿,用户愿意直接向网红付费,这体现在明星产品和直播奖励等趋势上。
而且,粉丝经济带来了内置流量。对于 Web3 领域的初创公司来说,流量至关重要。上线短短 13 天,Friend.Tech 累计交易量近 40,000 ETH,活跃地址约 10 万个,协议流入超过 6600 万 U,协议收入 334 万美元。
基于 Solana 的 Hxro 推出去中心化平台:金色财经报道,基于Solana的 DeFi 协议 Hxro 宣布推出其去中心化平台,以使用 USDC 作为抵押品交易几种不同类型的比特币永续合约。作为测试版发布的一部分,某些列入白名单的交易公司和个人将能够在每周、每月和每季度到期的期货合约中交易比特币兑 USDC。该项目计划在未来几周内推出与以太和 SOL 相关的衍生品。[2022/9/20 7:09:08]
尤其是在8月19日Paradigm宣布投资之后,数据飙升。为什么呢?因为Paradigm现在充当了市场上的流量指南针的角色。
Friend.Tech 的目标受众是众多 KOL,他们有自己的受众,这与平台的营销方式非常吻合。利用KOL推广成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然而,涉及粉丝经济的项目就一定能成功吗?显然不是。
ZigZag 开始搭建基于 Mimblewimble 的 ZK rollup 支付系统:3月16日消息,ZigZag 开始搭建基于 Mimblewimble 的 ZK rollup 支付系统 ZigZag InvisibL3。该项目由 0xonurinanc 带领,旨在突破零识技术的极限,包括将现有的隐私技术扩展到更广泛的应用程序并构建 L3, 使现有的 ZK 支持系统更强大。
据悉,官方团队表示,ZigZag InvisibL3 的最终目标是成为最好的隐私 DEX。[2022/3/16 13:59:25]
Friend.Tech 得到了 Coinbase 的支持,将其作为吸引用户使用 Base 的关键应用程序。
此外,其商业模式也引人注目。常见的是应用使用Token奖励,KOL和用户都受益于Token价格的增长。然而,这需要严格控制Token流通,因为未来Token价格下跌可能会严重损害该产品。
Friend.Tech 不发行Token,而是让用户直接使用 ETH 购买股票。KOL 股票交易的费用直接进入他们的钱包。这种直接奖励机制对KOL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产生了实质性的吸引力。
动态 | 基于 EOS 的稳定币系统 USDE (USD- EOS) 今日发布:基于 EOS 的稳定币系统 USDE 今日在 Twitter 公开了其官方网站,并表示首个 demo 版本已在内测中。据官网介绍,该系统依托加密货币质押合约发行 USDE 锚定美元,并通过超额质押率消弭市场信任风险。[2019/2/4]
对于早期购买KOL股票的用户来说,他们可以稍后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赚取利润。Friend.Tech 使用联合曲线来确保价格随着交易量和Token持有者数量的增加而上涨,从而激励早期购买。尤其是当新的KOL加入时,用户会预期他们的影响力并购买他们的股票。
持有股份不仅带有出售的期望,还可以让用户与KOL对话并进入他们的群体,从而增加利润之外的价值。
这种逻辑类似于 NFT,创作者赚取版税,用户购买 NFT 不仅是为了转售,也是为了成为社区的一部分。
此外,Friend.Tech 还融入了巧妙的功能。例如,它直接链接 Twitter 帐户,有效地重定向 Twitter 的流量。该功能还可以帮助用户发现早期投资机会,进一步推动用户增长。
L4 和 MakerDAO 宣布成立稳定基金 为基于 Maker生态的开发者们提供初始资本:L4 和 MakerDAO 宣布成立稳定基金(The Stable Fund)。稳定基金提供4500万美金,为基于 Maker生态的开发者们提供初始资本、商业发展帮助和之后的融资以及战略支持。 稳定基金为每个项目提供最高2万5千美金的赞助和最高20万美金的投资。如果开发者需要更多资本扩展项目,会针对引介顶级的投资者。 稳定基金将由L4联合创始人Panashe Mahachi 引领。Panashe Mahachi 创立了 Scanate,最早期的加密货币基金之一,他同时也是 Maker 社区的长期成员[2018/2/26]
而且,该应用程序作为网络版本运行,但可以生成桌面应用程序,绕过应用程序商店问题,同时保留应用程序体验。
此外,该应用程序集成了跨链桥,可以直接在应用程序内将 ETH 从主网跨链传输到 Base,而无需单独的桥传输。
许多用户批评 Friend.Tech 难以使用,例如页面加载速度慢、错误频繁以及无法在桌面上访问它。
此外,每个新用户注册都会生成一个新的钱包地址。虽然这可能会降低不熟悉加密货币的用户的进入门槛,但它仍然要求用户拥有他们的 ETH 主网地址。对于加密用户来说,他们无法绑定现有地址,需要管理一个额外的地址。这个设置看起来很令人费解,我怀疑它与股票交易功能有关。
目前,Friend.Tech 除了买卖股票之外唯一的功能就是聊天。如果用户不购买任何股票,该应用程序仍然无法使用。这给可能想要探索该平台功能的潜在用户带来了障碍。提供一些免费的浏览内容将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活动。
在我看来,Friend.Tech最重要的问题是它的过度金融化。首先,该应用的金融功能占比过高,导致上述功能设置有限。尽管该平台瞄准了愿意付费的粉丝经济领域,但并没有提供培养粉丝的手段。
其次,Friend.Tech的股票交易债券曲线设置陡峭,股价飙升至1-2ETH,持有者超过100人。这会限制大规模用户的吸引力,再加上缺乏培养粉丝的内容,Friend.Tech就像是成熟KOL收取私域流量费的新领地。
这些担忧导致许多人对Friend.Tech的前景产生怀疑,将其视为即将破裂的新庞氏局。不过,我预计泡沫不会破裂。由于它尚未发行Token,最糟糕的结果可能是逐渐消失。作为一款为 Base 带来流量的 dapp,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后续数据变得不太乐观,很可能是由于上述问题造成的。
Friend.Tech的出现可能会重新引发社会领域的兴趣,促使许多企业家和投资者关注这个方向。
我一直认为,粉丝经济是Web3社交领域最有潜力的爆发点。无论是其带来的固有流量,还是目标用户的消费能力,都可以更轻松地帮助用户增长和平台发展。而挑战在于如何积累第一波KOL。Friend.Tech引入了一个有前途的商业模式,可以启动增长飞轮,它需要一个合适的场景。
群聊是粉丝经济平台理想的核心功能。直播、短视频、长短内容分享、群聊等传统经济场景也适用。
然而,粉丝经济的文本方面已经有了 Twitter 等平台。在埃隆·马斯克的参与之后,Twitter 对创作者的积极性有所增强,对空投的期望也很强烈,很像 Web3 应用程序。因此,对于另一个平台来说,摆脱 Twitter 的统治地位具有挑战性。
直播也是一个合适的场景。而这些场景下的传统平台有严格的内容监管,而Web3产品则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
另外,在产品设计方面,提供一些免费内容来吸引和培养用户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优质内容,尝试类似Friend.Tech的模式可以逐步提高用户参与度,激励用户建立影响力并从中受益。此外,为了扩大用户量,可以允许KOL确定结合曲线的形式,匹配不同的内容质量和目标用户偏好。
最后,Web3 社交平台应该迎合更广泛的用户群,而不仅仅是 Web3 用户。这需要大幅降低进入门槛,重点关注钱包和支付等功能。在实现人性化的产品体验并为KOL提供充足的激励的同时,将众多传统KOL引入平台,就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粉丝经济范式,从而创造出真正的突破性应用。
白话区块链
媒体专栏
阅读更多
神译局
新浪科技
Gryphsis Academy
元宇宙之心
金色早8点
Web3小律
MarsBit
ForesightNews
吴说区块链
TokenInsight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