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提前思考:人工智能与加密领域的结合性_LANA

近来,马斯克的另一大前沿科技公司openAI推出了聊天工具chatGPT(chat.openai.com),这款工具一出笼就风靡了科技圈。

很多朋友都晒出了各种新奇的尝试:比如模仿环球日报前总编的口吻写文章、完成一段代码编程、甚至给公司设计长远的战略规划。

我也忍不住好奇尝试了一下chatGPT的功能。

我主要问了它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比.特.币?

大概花了不到5秒钟,它给出了一个还不错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以.太.坊的市值会超过比.特.币吗?

余弦:两个月前已检测到Zunami Protocol被价格操纵攻击的风险,并提前私下告知:8月14日消息,据慢雾创始人余弦发推称,两个月前慢雾已检测到Zunami Protocol被价格操纵攻击的风险,并提前就私下告知该团队,但可惜那是一次不愉快的沟通。[2023/8/14 16:24:19]

大概花了1分钟,它显示“An error occurred. If this issue persists please contact us through our help center at help.openai.com.”

看来这个问题,它答不上来。

荷兰国际银行: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前可能会减少美元作为融资货币的吸引力:美联储将加息预期提前的决定可能会降低美元作为融资货币的吸引力;投资者现在可能会重新考虑是否使用美元作为融资货币,然后转向青睐欧元或日元;由于美联储朝着政策正常化的步伐略快于最初的预期,而欧洲央行仍保持谨慎,欧元兑美元今年夏天可能难以达到我们1.25的目标;短期内欧元兑美元可能跌向1.1920。[2021/6/17 23:44:39]

我不死心,又问了第三个问题:Solana算是一条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吗?

结果这次不到十秒,它直接跳出上面那条错误信息。

华尔街日报:美联储料维持利率不变 点阵图或显示加息时间预期提前:预计美联储将维持利率不变,并继续每月购买至少1200亿美元的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美联储政策声明可能会出现调整:4月时他们指出“通胀持续低于”2%,但目前情况已不再如此。

最新季度经济预测可能显示,美联储官员们对通胀和经济增速的预期将较3月预期有所上调,点阵图或显示加息时间预期将早于3月份的预期,当时大多数官员认为基准联邦基金利率将在2023年之前维持不变。此外,他们还可能开始讨论何时以及如何开始缩减债券购买规模。美联储官员希望在缩减购债之前经济更接近就业最大化的目标,并通胀可持续地保持在2%。[2021/6/16 23:42:09]

我还不死心,又连问了两个问题,结果系统几乎不假思索地弹出下面这条信息:

动态 | Algorand 基金会宣布 8 月份提前赎回的代币已全部销毁:Algorand 基金会宣布已经完成 8 月份提前赎回拍卖代币的销毁工作,销毁 Algo 代币约有 1990 万。[2019/11/5]

“Too many requests, please slow down”

系统说我问得太多了,要我慢点问。

上面我问的两个问题,我的内心是有答案的。

对第一个问题,读过我前面文章的老读者都知道,我认为在下一个牛市(大概2024年-2025年),以.太.坊的市值很有可能会超过比.特.币。

对第二个问题,我同样在前面的文章中表达过自己的观点:我一直认为Solana就是个靠牺牲去中心化满足其所谓高性能的链,其本质和EOS差不了多少。

这两个问题显然就不属于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也不是个逻辑推理题,它们纯粹属于基于个人认知和理解的问题,它们的答案也一定是见仁见智。

而要解答这类问题更多的还是要看个人的理解和思考,这需要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一点目前的openAI暂时还有欠缺,未来我相信它会越来越强,但无论怎么强,我相信总还是无法取代人类。

但目前的openAI已经强大到让人感觉到惊艳了,并且我相信基于openAI这样的商业应用不久会大规模爆发,AI将不再仅仅是烧钱的玩具,而会变成真正盈利的模式。

因此综合朋友们的反馈和我自己的感受,我对现在AI的发展有两种感受:

一方面我持非常乐观的态度:

我相信随着性能的不断优化,它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尤其是现在的OpenAI还具备了编程能力。照这个趋势发展,理论上总有一天它会自己上网、自己进行各种自动化操作。

把这一点映射到我们加密生态,现在我们进行的不少操作,比如进行各种链上交易、申请各种账号信息等这类工作未来估计都可以交给AI。

仅此一点,整个链上的活动未来会越来越高效、越来越复杂。

但另一方面我也感到人类本身面临的巨大压力:

比如在加密生态,按照AI当下这个迅猛的发展趋势,如果将AI应用到加密生态或者结合AI和区块链,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产生新的场景?

假如这个场景出现,我们的价值在哪里?我们的强项在哪里?

这是我们不得不提前思考的。

无论这个场景会是什么,我们会在里面起什么作用,但有一点我是坚信的:那就是在这种压力下,我们必须更加刻苦地学习,更加注意提高自己的认知,只有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锻炼我们的创造力,我们才能在这个生态中永葆价值。

来源:bress

Bress

个人专栏

阅读更多

金色早8点

金色财经

去中心化金融社区

CertiK中文社区

虎嗅科技

区块律动BlockBeats

念青

深潮TechFlow

Odaily星球日报

腾讯研究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7:82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