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元到2块3,发放小微贷款的成本降了;从2个月到1秒钟,贷款申请的到账时间少了;从线下跑银行到手机秒操作,获取金融服务的方式多了……在备受关注的农村金融领域,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一批数字化普惠金融先行者,正在探路。
随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农业结构和产业层次调整,“三农”金融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资金需求量持续增大,对科技化金融服务需求逐年增多。
填个身份信息就能借款
“用支付宝借款好方便。”在距离河南省兰考县城八公里的南马庄村,29岁的彭家伟站在自家鸡棚前,拿着手机向记者演示:打开支付宝“城市服务”栏目,进入兰考县专题页面,点击“兰考普惠”申请贷款……不久前,他还为一笔鸡饲料钱犯愁,向银行借款程序多,放款要等近俩月。“有人推荐上支付宝贷款,我的额度是2.4万元,操作完瞬间到账”,彭家伟笑着说。
声音 | 财通证券:正在推动与蚂蚁金服在法链等方面合作:财通证券(601108.SH)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与蚂蚁金服的合作主要涉及金融科技、财富管理、证券服务等方面,各项业务也在有序推动过程中。其中,金融科技方面,在法链(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合作正在推动过程中。[2020/2/21]
南马庄村信用合作社负责人范国平也被支付宝贷款“圈了粉”。“合作社发展要用钱,村里经营的超市和农资站要用钱”,他感慨道,农资周转快,农事等不起,借贷效率是大事。上半年,他以个人名义从支付宝借了10万元,用于农资站和超市的运营。说到申请过程,他竖起大拇指,“填个身份证信息就能借到款,不用提交资产证明之类。”
动态 | 香港金管局本周或发放虚拟银行牌照 蚂蚁金服、财付通在列:据香港经济日报消息,香港金融管理局将最早于本周发放第一批虚拟银行牌照。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大约20份申请中筛选了8家公司做最后尽职审查,并计划发放5-6张牌照。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和腾讯的财付通或入选最后名单。[2019/3/18]
3分钟申贷,1秒钟放款,全程0人工干预,在线服务24小时“不打烊”……网商银行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一种预授信模式,借贷者无需抵押物担保。这种模式的实现有赖于公司长期积累的风控技术能力,10万余项指标体系、3000多种风控策略,仅行业化风控模型就建立100多个。
动态 | 华山医院联手蚂蚁金服推出全国首个区块链电子处方:据快科技报道,今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蚂蚁金服一起,推出全国首个区块链电子处方。据悉,该技术能解决医院里处方精准无误且不可篡改、复诊患者拿着处方在不遵医嘱在外面重复开药风险等多个问题。此外,如果出现问题,处方的物流信息全都能追溯。[2018/9/13]
“数字化是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兰考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彦涛表示。
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蚂蚁金服参与建设的县域普惠金融上线以来,公司已向兰考县农户累计发放信贷资金近亿元,授信额度超过3亿元。体验过支付宝贷款的村民赞叹:“支付宝1分钟就信我了。”
曾鸣:蚂蚁金服被区块链技术记录的捐赠已达3.67亿元: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表示,截至2018年1月份,蚂蚁金服被区块链技术记录的捐赠信息,已经覆盖了两千一百万用户,向八百三十一个公益项目捐赠了3.67亿元,人数达到2.2亿次。[2018/3/2]
蚂蚁金服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会从用户的实名制信息、淘宝交易地址等判断用户是否在农村,并通过合作方的相关数据验证农户身份,还会对农户的养殖能力、农产品价格等外部环境,进行预测分析。
此外,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互联网科技的应用,能降低整条金融服务链成本。据统计,过去金融机构发放一笔小微贷款的平均人力成本约2000元,现在每笔网贷的平均运营成本仅为2块3毛钱。依靠大数据技术,支付宝根据客户的风险定利率,贷款额度随最新采集数据相应调整,还款方面按日计息。
依靠科技解决“贷难”“卖难”
运营成本高、信息不对称、收入难核实,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一直是金融难以打通的“最后一公里”。上世纪末,我国各大银行在商业化改革中向城镇收缩;之后,大量农村信用社在市场化导向下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多番探索,农民资金需求等问题仍未很好解决。
近年,蚂蚁金服等普惠金融实践者逐渐意识到,利用技术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农村才能获得更多金融服务机会。
面对农村贷款难、销售难,蚂蚁金服创造出“数据化产融模式”,解决规模种养殖户在资金与销路上的后顾之忧。
由公司打造贷款定向支付系统,将贷款打入支付账户“专款专用”,供贷款者购买电商平台上的农资农具使用;之后,通过大数据跟踪养殖户经营和风险状况,再由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一批养殖户已经享受到该模式带来的便利。
以蚂蚁金服与江苏益客集团的合作为例,公司携手益客集团、天猫生鲜,对合作养殖户发放涉农贷款,但这笔钱只能用于购买商家指定的生产资料。等养殖产品出栏,益客集团按照市场价进行收购,加工后在天猫平台出售。
根据《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7)》显示,“三农”互联网金融交易额增速远高于一般互联网金融,且“三农”领域平均每增加3万元资金投入,可解决1名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在当前和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量依然很大。
技术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实现了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表示,互联网技术与模式,让农村金融在内的小微金融服务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可持续的特征。未来公司将与行业开放共享更多能力和技术,在挑战中不断前行,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更有温度。
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