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很多人都宣扬“读书无用论”。尤其是网红如此盛行的时代里,让很多孩子的愿望从“我要从军!”、“我要当科学家!”到“我要当网红!”、“我要当明星!”。
孩子们的愿望之所以变成这样,都是因为孩子看到了网红光鲜亮丽的一面:什么事情都不做,只是直播一小会,就赚到别人一辈子都赚不来的钱。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人只看到了网红、明星光鲜亮丽的那一面,却不知道,在光鲜亮丽的角落里,他们的煎熬。
当然了,有不少的网红和明星非常后悔,当年没有好好的努力学习,没有好好的读书。因为在他们看来,读的书越多,遇到问题时,就会有更多的解决办法。他们已经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读的书越少,吃亏的就越多。反之,读的书越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越多。
20世纪80年代,有一位农民,因为不读书、没有知识,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吃了大亏。这个老农民叫老杨。家住在山西平陆,父母都是农民。
这一生,老杨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和平常人一样,过着平静的生活。当然,老杨也遇到了翻身的机会,但他没有抓住。
当山西大多数商人靠煤炭发家致富时,老杨只是感到羡慕,并没有加入这些人的行列中分一杯羹。而是一头扎进了那一亩三分地里,任劳任怨的劳作了几十年。
按照这样的发展轨迹,老杨的生活不会出现什么波澜。但到了1980年,一切都变了……
1980年的那年冬天,天气条件非常恶劣,超出了老杨的想象。原来,冬天到来之前,老杨经常到山上砍柴、捡柴,从而确保一家人能有温暖的冬天。然而,由于天气太冷,导致了冬天刚过一半就快烧光了。
无奈之下,老杨只能再次穿着厚厚的棉衣,然后拿起砍柴刀上山去砍柴。来到后山,杨老汉发现山路十分泥泞。因为接连几场大雨,原本蜿蜒艰难的山路已经被树枝和碎石填满了。
杨老汉并没有太在意,只是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可走到一半的时候,杨老汉突然发现了一个山洞。杨老头很确定,以前绝对没有这样的山洞。很有可能是前几天的大雨冲走了洞外的泥土,使得洞内暴露了出来。
看着方方正正的洞口,杨老头瞬间有一种寒意。毕竟,在深山里有这么一个大的洞口,一定不是什么好事情。于是,老杨赶忙向山顶走去,希望在太阳下山之前,能够砍更多的木柴。
然而,就在他转头向上走去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而他随身携带的砍柴刀也却正巧不巧的被甩飞到了洞内。
在很多人看来,一把砍柴刀值不了几个钱。但是此时老杨已经走到了半山腰。如果此时再回家拿砍柴刀,就会浪费一天的时间。无奈之下,老杨只能硬着头皮往洞里走,希望早点找到刀。只是进入山洞之后,老杨越发的感到出奇。因为从洞口的周围可以看出,这个山洞并非自然形成的。而是有人工的痕迹。没走多久,老杨就走到了山洞的尽头。
由此可见,山洞的深度并不深,也只是几米的距离。就在老杨在摸索砍柴刀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了两个石块。由于当时洞内比较黑暗,看不清是什么。但是老杨把两个石块放在一起碰撞却发出了金属的声音。
随后,老杨带着石块走出洞口,随着石块上的泥土被清理干净,老杨发现这里是什么石块,更像是金砖。由于是泛起的闪闪发光的金色,更是让老杨异常的激动。
后来,老杨还从金砖上看到一些古代文字。从这里,老杨有十之八九的认为,自己一定发现了文物,而且还是黄金。
杨伯大喜之下,拿着两块金砖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早就把他的砍伐任务抛之脑后。老杨回到家,立刻把两个金砖呈现在妻子的面前。妻子却嘲笑他,哪里会有这样的好事。
老杨得意道:“看着雕刻出来的条纹,又埋在山洞里,那一定是一件宝物,一定价值不菲。”
妻子眯着眼睛笑道:“等儿子下班了,让他看看这是什么宝贝,他年轻,有知识,懂得不少。”
于是乎,晚上儿子刚一下班,就被老杨拽进了里屋。
儿子疑惑地问:“爸爸,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儿子,爸爸在山洞里挖到了宝藏!快鉴定一下吧。”随后,老杨将两块“金砖”递给了儿子。
儿子见父亲这么认真,就接过来用砂纸打磨了一下,看了几秒,拿在手上掂了掂,又把“金砖”放进嘴里,咬了一下。然后,在灯光下看着,兴奋地说:“爸爸,这是金子,真金子!”
在古代,当一块金子无法用肉眼判断真假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用牙齿咬一下,看看是否会有隐隐约约的牙痕。所以,通过咬之后,儿子更加坚信这是金子。
不过,为了确定是金子,父子俩打算第二天就去金店找老板去问一问。第二天,天刚亮,杨老爷子就带着儿子来到镇上,找到了一家金店,父子俩就进去了。
“老板,我有两块“金砖”,请帮我看看是什么材质的。”说话间,杨老汉已将“金砖”递给了金店老板。
老板仔细观察了一会问到:“这可是金的,你在哪里得到的?”
听到老板的话,老杨父子激动的喊道:“不,不,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话音刚落,接过老板手中的两块“金砖”,就带着儿子匆匆离开了金店。
“爸爸,真是金子啊!我们要发财了!”
杨老爷子连忙示意儿子闭嘴:“嘘!回家吧,这里这么多人,别被发现!”
回到家,杨老爷子把鉴定结果告诉了老伴:“现在我们家终于要发财了!”
但老杨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却是如何将剩下的黄金全部带出山洞。经过一番商量,杨老汉决定趁着夜色降临,带着儿子坐马车去运黄金。
经过一夜的忙碌,老杨把山洞内的金子全部搬回了家。老杨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知道金子可是非常值钱的。但是金子又不能当成流通货币。于是乎,他想着第二天拿着两个金砖去银行兑换成钱。如果那个时候,有人问起金砖从哪里弄来的,就说祖传的。
就这样,第二天,老杨拎着两个金砖离开了村子,来到了城里的银行。轮到杨大爷办事的时候,杨大爷紧紧地握着手里的金砖,手心里都冒汗了。
“您好,请问您想办理什么业务?”
听到工作人员询问,老杨赶忙从包里拿出两块金砖的递给了银行工作人员:“我想把它们换成钱。”
银行服务人员接过金砖,看着杨大爷一身朴素的装束,感觉有些难以置信。银行服务人员收到金砖后,将金砖翻过来,看到上面还刻着古文。
发现古文的银行服务人员大吃一惊。她想到附近古墓盗贼猖獗的传闻,越看杨大爷就越觉得有些不对劲。
疑惑之下,银行服务人员找到了经理。经理感觉这件事非同一般直接报了警。直到警察赶到后,老杨才发现自己闯祸了。
在的进一步询问下,杨大爷讲述了他是如何找到金砖的,以及他和儿子如何将金砖一一运出去的。
为了求证,几名警察跟着杨大爷回到了家,带着杨大爷的儿子上山实地查看后才相信了杨大爷的话。
随后,民警将杨大爷家的金砖全部带回派出所进行进一步调查。将一些金砖送到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经鉴定,这些金砖普遍含金量较低,且大多做工粗糙。认为,这些金砖很可能是一些民间私人作坊制作的。
为了彻底调查这些金砖的来历,将目光转向了金砖上刻的文字。这些文字应该是古代文字。专家们对金块上的文字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金砖上的文字是:柱国魏国公臣张通儒进。
此时,金块主人的真相已经被揭开,但经过“张通儒”的调查,金块的身份又变得扑朔迷离。原来,专家在查阅数百年前的资料时,发现了曾经的“魏国公张通儒”。只出现了几天,此后就再没有人出现在历史资料中。
后来有发生什么事情吗?具体真相不得而知,但此事疑点重重。由于证据不足,专家们只能继续扩大搜寻范围。最终,专家们认定这些金砖的主人正是安禄山得力将领张通儒。
安禄山自称皇帝,张通儒被安禄山封为“柱国魏国公”。两人的身份尚未得到确认,所以史料中查不到他们也很正常。而这批金砖,很可能是张通儒收集起来,准备献给安禄山的。不然的话,金砖上也不会刻上这些字。
有人会问,张通儒打算献上的金块怎么可能藏在山西呢?其实这件事最大的可能是,张通儒因为当时的战事,这件事只能搁浅。只是到了后来,张通儒再也没有把这批金砖送出去,直到他去世。
张通儒死了之后,他家产被没收。公元757年,回纥军搜查洛阳,这些金砖落入了回纥军手中。所以专家推测,这些金砖有可能落入到了一些军官的手中。后来,这些军官投降之后,把这些金砖带到了山西。对于这些金砖为何会藏于一个小山洞里,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
只不过,这件事对于老杨来说却是一件祸事。虽然老杨没有实施盗窃行为,但在金砖身份查明后,他因涉嫌违反《文物保护法》而被逮捕。
苏东坡在《赤壁赋》一文中写道:“非我财产,我不取”,就是告诫我们不要拿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最终,在调查的时候,老杨主动承认错误,并将黄金返还国家。鉴于老杨态度比较好,只是批评教育,并没有追究其法律责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杨老爷子那么幸运。
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而应该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合法渠道获得我们应得的钱财才是长久之计!
对此,你怎么看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