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间谍之神”是怎样炼成的?《碟中谍7》彩蛋与冷知识大全_人工智能

《碟中谍7:致命清算》看完了,我个人是可以给9分的。

相信看过的朋友们都能切身感受得到,影片顶级的视听和无比紧张的动作设计让人全程屏住呼吸,只看奇观就能支撑这部电影。

在此基础上《蝶7》又给出了一个跌宕起伏、逻辑严谨的故事,再加上不错的娱乐性,堪称完美的爆米花电影了。

但故事一些小细节有没有捋顺的地方,比如格蕾丝开头不合作还可以说是为了谋财,但知道了雇主的身份和钥匙的作用后,还是拿钥匙跑路,动机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这也间接酿成本作最刀的一幕。

这篇我们以电影彩蛋为线索,来看“间谍之神”是怎样一次次称霸大银幕的。

注意接下来都是重度剧透,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先收藏。

《碟中谍7》制作成本高达2.91亿,高出《碟6》1.1亿,是系列之最。

但这个成本还是低于今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10》和《夺宝奇兵5》,如今美国电影的通胀程度可想而知。

烧钱的原因是赶上了全球大流行,影片2020年2月宣布开机,2023年4月才正式杀青,历时38个月。

期间7次停拍、4次改档,还传出不少负面新闻,如阿汤哥片场发飙、部分剧组人员集体辞职。

在意大利拍摄期间,片场有19人检测出阳性。后来到英国拍摄时,阿汤哥自费50万英镑买了一艘旧游轮作为隔离场所。

反复搭建场景,频繁转场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而电影本身的拍摄难度也注定成本不会低。

如片中名场面悬崖跳伞,搭建摩托跑道的建筑材料都是通过直升机运送到悬崖上的,光是建造成本就是是一笔巨大的费用。

票房成绩未达预期,回本压力很大。

外媒预计《碟7》首周末北美票房大约在7600万左右,全球2.4亿美元。

其中内地首日票房5326万人民币,截至目前总票房1.6亿人民币,单日票房被《长安三万里》和《八角笼中》超越。

“碟中谍”系列目前的最佳开局还是吴宇森导演的《碟2》,在2000年就拿到了7880万的首周末票房。

下周北美两部大作上映,分别是《芭比》和《奥本海默》,尤其《奥本海默》将挤占IMAX影厅,对《碟7》造成票房造成巨大影响。

再对照2.9亿美元的巨额投资,留给影片抢票房的时间不多了。

《碟7》和《碟8》原本背对背拍摄,后来改为拆分拍摄。

两部影片联系紧密,但随着《碟7》拍摄延期和成本增加,原本两部的预算几乎都花在了《碟7》上。

再加上阿汤哥要参加《TOPGUN2》的宣传,只能中断拍摄。

目前《碟中谍8》的上映日期还是2024年,最近又赶上演员和编剧罢工,还有部分文戏没有拍完,不清楚会不会如期上映。

汤姆·克鲁斯和文·瑞姆斯是唯二出现在所有七部“碟中谍”里的演员。

西蒙·佩吉第三部加盟,丽贝卡·弗格森第五部加盟,之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部电影。

从中可以看出,系列是从第三部开始刻意打造伊森间谍宇宙的。

今年阿汤哥度过了61岁生日,年纪比强·沃特出演第一部《碟中谍》的时候还要年长。当时强·沃特57岁,但看起来阿汤哥要年轻得多。

伊森这次接受任务的方式非常复古。

台词暗示送情报的小哥刚刚加入IMF,但电影后来他没有再出现。剧情可能只是提示伊森当年加入IMF的情景,或者这个小哥会在《致命清算》中登场也说不定。

情报就是几张照片和带有自毁程序的录音机,比起一次性相机、太阳镜这些明显设计过的道具,《碟7》接任务的方式更接近于《碟1》。后边还有多处致敬《碟1》的细节。

伊森在沙漠中伪造了伊尔莎的死亡,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伪造死亡了。

《碟中谍4》结尾他就透露,为了保护妻子,他策划了妻子的假死。“鹰眼”还为没有保护好伊森的妻子而自责了很久。

但这次伊尔萨只过了一会儿就上线了,因为伊森需要她的帮助。

这场戏中伊尔莎展现出了强大的狙击能力,对应了《碟5》歌剧院刺杀,设定上非常严谨。

另外沙尘暴的设定与《碟4》呼应,防风镜+围巾的造型也是一样的。

每集传统的简报会埋藏了巨多的彩蛋。

首先是出演《碟1》的亨利·科泽尼回归,当年他是IMF的负责人,如今已是CIA局长。

同时这也说明系列将《碟1》也纳入了“碟中谍电影宇宙”,目前只有《碟2》因为风格太突兀,情节没有与主线有任何互动。

亨利还不是阿汤哥唯一的熟人。出演邓林格局长的加利·艾尔维斯看着是不是也很眼熟?

加利不但是《电锯惊魂》的男主,还在1990年与阿汤哥共同出演过《霹雳男儿》。

黑人演员查尔斯·帕贝尔,他刚与阿汤哥共同出演了《TOPGUN2》。

追捕阿汤哥的黑人小哥也在《TOPGUN2》中出现过。

这场戏交代了很多信息,包括反派也直接摊牌,就是人工智能。这个系列除了第四部和第五部,其他每一集都有组织内部特工叛变。

克里斯托弗·麦奎里接过导筒后显然对这个传统非常谨慎,每集都有叛徒的模式一旦固定会降低很多故事的新鲜感。

不过最后局长现身也可以被理解为内鬼了。

另外阿汤哥这场戏里还大玩换脸,也是系列的老传统了。

开场28分钟后,片头才出现,又是穿插混剪和演职员信息的经典配方。

这种前瞻式片头在电影领域极少出现,算是“碟中谍”的特色。但在第二集和第三集中,混剪形式的片头被点燃的引信替代,第四部以后又重新回归。

机场的第一场任务中,“美队女友”登场。

系列传统是在开始或中段,来一场非常精巧又以失败而告终的任务。

第一部是小组成员全部死亡,第二部是马场被反派识破,第三部是抓住大BOSS又被逃走,第四部是迪拜塔交易,第五部是水下憋气被伊尔莎算计,第六部是设计引出大超自爆,却被人逃走了。

这次是核弹和偷钥匙双线并行,紧张感再次升级。

新加入的神偷角色给任务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这也是本部的新女主海莉·阿特维尔。

神偷的身份呼应《碟2》里的坦迪·牛顿,而海莉是又一位漫威宇宙在“碟中谍”再就业的演员。

其他出现在“碟中谍”里的漫威演员包括螳螂女和鹰眼。

而此前报道,阿汤哥曾是钢铁侠的热门人选。

阿汤哥用钥匙给海莉饰演的格蕾丝变了个魔术,也呼应了《碟1》里给让·雷诺变魔术的桥段。‘

其实第一集里导演帕尔玛想把魔术给砍掉,但在制片人阿汤哥的坚持下得以保留。

埃塞·莫拉瑞斯饰演的反派盖布瑞尔也在这场戏里出现,但最初人选其实是尼古拉斯·霍尔特。后者因为《碟7》不断停工,只能退出拍摄,进入Hulu剧集《凯瑟琳大帝》第二季的拍摄。

可以猜测盖布瑞尔这个角色被做过很大调整,因为如果是霍尔特出演,两人的年纪差太大,没法追溯那么久的渊源。

但直到影片结尾,盖布瑞尔的背景故事仍然是谜团,相信下部会做个补全交代。

最后的屋顶飞奔,则是每部都会出现的,有人做过剪辑,从《碟1》开篇基辅任务开始,伊森在每个任务里都在奔跑。

宝马重金赞助罗马追车戏。

这是今年上映的第二部在罗马飙车的电影了,上一部是《速度与激情10》。

宝马连续第四次植入,伊森和格蕾丝驾驶的无门M3,班吉在火车追逐时自动驾驶的iX原型车都由宝马提供。电影还把意大利警车也换成了宝马。

走投无路的阿汤哥将汽车开进罗马斗兽场封闭的大门逃脱,这扇大门并非剧组编造,而是真实存在的。

白寡妇出场,本集坐实了她是麦克斯之女的猜测。

舞会上,各方势力悉数登场。《碟6》曾暗示白寡妇是《碟1》反派麦克斯之女,本集得到证实。

系列中,反派数次利用伊森亲友来要挟他,比如《碟1》基特里奇陷害伊森父母,《碟3》反派绑架伊森老婆做人质。

人工智能显然也用大数据算出了伊森的弱点,用伊尔莎要挟他,但这次伊森没有成功解救爱人。

丽贝卡下线让我意难平,她是系列刻画得最成功的女间谍形象,也是唯一完全理解伊森的女性角色。

我试着脑补将格蕾丝的戏份都给伊尔莎,整个故事也能成立,但情节可能会少一些波折,也少一些新鲜感吧。

后边看到格蕾丝与伊森互动就有点不舒服,相对来说,海莉·阿特维尔在片中的表演还是稍逊一筹。

高潮的火车戏全面致敬《碟中谍1》

《碟7》重头戏被安排在东方快车上,格蕾丝用白寡妇面具混进火车,在车厢谈生意并汇款、阿汤哥与反派车顶对打、对打过程中驶入隧道,都与《碟1》高潮对应。

但格蕾丝的眼睛是棕色的,而白寡妇是蓝色眼睛,还好在场的其他人都没有注意到。

阿汤哥错过了上车点,只能从悬崖跳伞登上列车。

作为全片重头戏,阿汤哥准备了一年的时间,完成500多次跳伞和13000次摩托车跳跃,正式拍摄跳了6遍,这是电影史上最复杂的特技表演之一。

这场戏除了将坡道用CG技术擦除,其他每一帧画面都是实拍。

火车大战也是实景拍摄,剧组设计了每节车厢,车顶的镜头并非第一部的绿幕拍摄,而是在移动的列车上实拍。最后摔坏的车头当然也是真家伙,不是模型或特效完成的。

影片时长为163分钟,是迄今为止最长的“碟中谍”电影。

此前最长的是《碟中谍6》的147分钟,本集不但时间边长,还仅仅是一个完整故事的上半集,这个故事的复杂程度超过了之前的每部作品。

这也是系列第一次完全使用数字摄像机拍摄,之前的六部都使用的35毫米胶片拍摄。

导演克里斯托弗·麦奎利曾凭借1995年的《非常嫌疑犯》拿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他与阿汤哥第一次合作可能是2008年的《行动目标希特勒》,克里斯托弗撰写了影片剧本。

2015年的《碟5》开始,克里斯托弗接过系列的导筒,并参与了每部电影的剧本创作,他强大的编剧和布局能力或许是两人持续合作的原因之一。

此外他还是2012年《侠探杰克》的编剧和导演,是2014年《明日边缘》的第一编剧,2017年《木乃伊》和2022年《TOPGUN2》的编剧之一。

可以说阿汤哥最近15年主演和制片的每部电影都会找克里斯托弗撰写或润色,是他最信任的合作伙伴之一。

从《碟4》开始,每部口碑爆棚观众都习以为常了,但仔细琢磨这事儿不简单。

你得有传承,也得有创新,比例还要配置得当,熟悉中带点惊喜那种。

如果每部都是样板戏,观众早就腻歪了,这也是为什么多数电影止步三部曲的原因。

拍到三部曲以上的系列电影能越拍越好的,“碟中谍”就算不是独此一家了,也是极为了不起的成就了。

希望《碟8》能有个强有力的大结局,那样的话伊森就真的是“间谍之神”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2:55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