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巩霞李忆林子
来源:新京报、上游新闻等
近日,“三岁女童被猥亵”的新闻冲上热搜。
事件起因是今年3月29日,江苏无锡的潘女士报警称自己三岁的女儿受到猥亵,女儿指认隔壁蛋糕店老板汤先生涉案。在4月26日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后,潘女士继续在各社交平台发帖举报蛋糕店老板猥亵,引发网络热议。
▲女童母亲在社交平台发帖。图源:社交媒体截图
7月11日,江苏无锡就网传“三岁女童被猥亵”事件发布通报:未发现女童被人猥亵,汤某无违法犯罪嫌疑,对该起报警不予立案。
▲江苏无锡就“三岁女童被猥亵”事件发布通报。图源:无锡市局官方微博
据汤某妻子表述,因为猥亵幼童的不实信息,他们连续遭遇了两轮严重网暴。
先是有网友打着“伸张正义”的旗号,在留言区扬言要泼粪、送花圈,并进行恶意差评。后来汤某的个人信息被披露,各种辱骂他的骚扰电话或短信息一个个袭来。就在无锡发布通报为汤某“澄清”的当天,夫妻二人也因不堪烦扰,将蛋糕店实体店关闭经营。
猥亵是假,网暴是真。在“后真相”时代,资讯的迅速传播让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反转习以为常,但这不能构成令无辜者一次次承受伤害的理由。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如何能明辨是非?
01
拒绝网暴,让法律给正义“撑腰”
针对这起事件,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抵制网络暴力。
红网发表评论《“女童疑被猥亵”事件反转,绝不能止于的辟谣》:
对于事件的始作俑者——女孩母亲,绝不能被轻易原谅,必须为自己的丑恶行径付出应有的代价。那些事件的助推者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人们往往会选择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发布公告前,诸如“谁会拿自己小孩的清白来开玩笑”“小孩子不会说谎”“不要放过禽兽”的言论无疑影响着一批网友的判断。于是一篇篇受害“小作文”开始愚弄公众、颠倒黑白,甚至有营销号、键盘侠恶意辱骂、人肉店主。
可悲的是,利用传播力诬陷他人、捏造事实的门槛太低,这也意味着人人都可能沦为小作文的受害者,毕竟真相是什么对这群网民来说并不重要,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支点,让自己站在虚妄的道德制高点上猎杀他者,以“主持正义”之名,行“网络暴力”之实。
上游新闻发表评论《渝论|“3岁半女童被猥亵”事件反转,打了谁的脸?》:
女童被猥亵,是极其令人愤怒的恶性事件,网民出于正义感对施害者大加讨伐可以理解。但在此次事件中,很多网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仅凭发帖人的一面之词就肆意抡起舆论大锤,批判、抨击甚至网暴蛋糕店男老板,不仅无端消耗了公共资源、民众的注意力和正义感,还沦为了网络暴力的帮凶,对被围攻者而言也是无妄之灾。
法治社会,相信法律、走法律途径是解决问题的最优解。网上发声亦是如此,一旦逾越法治轨道,就容易“祸从口出”,要承担实实在在的法律责任。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也该醒醒了,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别被有心之人带了节奏。
新京报发表评论《澄清“三岁女童被猥亵”,更要管住键盘侠的任性任意|新京报快评》:
动动手指“按键伤人”,又在喧嚣过后轻松离场。这些年,我们看到了太多网暴这头“怪兽”展现的人性之恶,酿成的社会悲剧。
从绝症患者拍视频被指是“卖惨”,到“糖水爷爷”坚持17年不涨价反被诬陷食材不干净,再到一位高考女生因誓师大会表情被冷嘲热讽……
一次次案例证明,很多键盘侠根本不会以事实为准绳,更不会在意网络发言的言论边界,断章取义、恶意揣测、贬低歧视,甚至纯粹为了情绪发泄,才是他们不止不休的原动力。
对此,只有抬高违法成本,让网暴变得“没那么容易”,才能让键盘侠们不敢无所忌惮,约束好自身行为。
02
媒介音量空前巨大,怎样减少信息误判?
上游新闻评论,信息千万条,真实第一条。围观群众要提升信息甄别能力、理性克制发言。
越是离奇、越是令人愤怒的信息,越是要关注其来源是否权威。另外,还要看信源是否多元。如果只是单方面信源,可信性就要大打折扣。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网友不妨克制下急于表达的冲动,“让子弹再飞一会”,待真相明了后再做论断。
仅仅靠网民的个人努力还不够,提升全民的媒介素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刚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曾指出,媒介已经成为人们最为信赖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来源,媒介信息获取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就像每个人必须掌握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一样,每一个个体还必须具备一种能力,即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评估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海量的自媒体的出现,导致传播的信息泥沙俱下,大量真假难辨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个体的媒介素养不高,就容易成为不实信息的受害者。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媒介特质、信息特质、媒介生态、受众管理与分析等方面。比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不同媒介具有哪些特点,媒介现实与社会现实的区别,如何区分说服性信息和娱乐性信息,信息的制作方式是怎样的,影响媒介运行的因素有哪些,应该如何选择媒介、科学合理地使用媒介等等。
推动大众媒介素养教育,政府、社会以及专业机构,特别是专业教育机构,都需要参与进来。
那么,公共媒体能做什么?
新闻文化建设杂志公众号曾表示,在网络环境中,以党媒为代表的公共媒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官方新闻发布、新闻传播、舆情引导等方面,为公众答疑解惑,并通过社论、辟谣、读者交流、新闻采访等方式,针对热点新闻、社会突发事件和自媒体言论进行分析。让公众正确看待社会热点事件,获得更加准确、积极的评论信息,有助于提升大众的媒介素养水平。
为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现,党报媒体也应占据新闻传播的高地。这需要党媒自建新媒体传播平台,并提升新媒体平台影响力,获得网络环境中的话语权,成为大众了解新闻事件的主要窗口,肩负起公众媒介素养提升的重任。
-阅读推荐-
解雇专职撰稿人,这家知名杂志怎么了?
广电、视听产业要变天?裸眼3D风暴在路上!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