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E:房地产超强“续命丸” 来了,能续命多久?_HIMO价格

大家好,我是堂主。

最近,房地产又迎来了一则重磅消息。

7月10日,央妈宣布,将支持房地产的“金融16条”,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

这个“延期通知”,要从2022年11月说起,都知道去年,房企暴雷新闻陆续出现,房市低迷。

为了挽救房地产,央妈出台了金融政策来支持房地产,里面包含了16项说明,故称“金融十六条”。

为什么现在央妈要发布这个“延期通知”?

去年11月份发布的“金融是16条”,其中第八条对期限有着明确规定:半年内。

自通知起的半年内,对于商业银行有两个要求:

第一,在贷款期限内,不下调风险分类;

第二,对于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

如何理解这两点?

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来源有三个部分。

一是国内贷款,二是自筹资金,三是其他资金。

其中,自有资金比例较低,主要依赖银行的贷款。

贷款其实就是一种杠杆工具,只要玩得好,能杠动整个社会。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要想成功,靠自己还不如靠别人。

欠银行百八十万,那是靠自己。

欠银行几十上百亿,才叫靠别人。

有时候,问题还是问题,无关大小,而在于背后的基数规模。

宏观调控政策中,有一个叫“乘数效应”的,

也就是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其实,放在房地产身上,道理也是一样。

以前高位的时候,全面买房,通过杠杆借贷,再由银行乘数效应,创造了天量的货币,M2越大,房价越高,房价越高,M2又变得更大。

于是出现了“狗追尾”现象:狗要想追到自己尾巴,只能转越快。

上面说的是居民端。

而在房企端,一方面是“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特征,一方面是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所以,金融16条中,对商业银行的这两点要求:不下调风险分类‘’已尽职的,可予免责。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为了给房企续命。

之前,规定期限是半年,想着半年时间,怎么也得走出低谷了吧。

现在,没想到,事与愿违,那就只好宣布延期了,再给一年半的时间。

回看这几年对房地产的调整政策,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谨慎。

最早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随着疫情的蔓延,

各城市的房价和地价,却出人意料的快速上涨。

当时央妈在7月重申“房住不炒”的原则,明确表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随后,深圳、杭州、东莞等十余个城市从限售、限购及限贷等方面加码对购房的限制。

8月,针对房地产企业,又出台“三道红线”。

接来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开发商现金流颇为紧张,土地成交出现降温,如新开工面积和土地成交也明显走弱。

到2022年7月,两年的时间里,开发商资源增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整体往下降。

显然,到2022年的时候,房地产已经很低迷了,于是土地成交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了,而过去依赖房地产的土地财政,自然也出现问题了。

所以,才有了“金融16条”,给房地产松绑,给以资金支持。

要求商业银行,不要下调风险,

对于新增不良贷款,若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

一会紧,一会松,看起来很矛盾,其实央妈也没办法,表明说是严谨,实际上的无奈,算是使出浑身解数了。

房企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之前堂主说过,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的制造业,占了整体经济很大一部分。

华泰研究表明,在地产经济中,家具、家居装饰和家用电器等消费往往滞后商品房成交大约6个月左右。

与房地产相关的制造业,占整体工业规模的10%左右,包括家电、家具和家居装饰等。

现在,种种现象表明,房地产,肯定是要救的。

休克疗法,恐怖不行,三年前的“三道红线”,不亚于一次电抽搐治,人都差点晕死过去。

放任不管,也是不行,虽然说美国的次贷危机跟我们不一样,但任由其肆无忌惮地发展,也不是我们的作风。

三年疫情,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很多观点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房地产。

如果说,之前还是“要不要救”的问题。

那么现在,就是“怎么救”的问题了。

第一,“怎么救楼市”,具体执行要看“地方”。

目前来看,“怎么救”的问题,已经由“中央”移交到“地方”了。

也就是说,各个城市“怎么救”,就看自家的能力了。

很多出台的政策,都说到了这个词:因城施策。

这跟各地过去出台的购房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就拿深圳来说,之前出过“双拼房”。

就是当时开发商为满足市场对于大户型的需求,开发出了双拼户型,需要两个名额购买。

这些房子,明明是一套房子,却有两个房产证。

根据证据时报报道,早在2012年,虽然有媒体报道“双拼房”是违建房,彼时深圳市住建局发布公布,宣布属于合法建筑物、

深圳“双拼房”有两个特点,一个建成时间早,比如在深圳湾豪宅片区,不少2008年左右开盘的楼盘,都是“双拼房”。二是这种房子面积达,能买得起这种房子的,都是有一定实力的。

近日,深圳宣布“双拼房”可以“双证合一”,这样来的话,估计能释放出一批购房名额,要知道,之前能买得起“双拼房”的,兜里都是有钱的。

搜狐焦点深圳站报道: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深圳120多小区存在双拼房,9万多套房产,大约涉及4.5万个家庭。

这样一看,接下来深圳楼市将迎来好势头了。

第二,房地产能不能救起来,可能关键不在于房地产,而在于整体面。

很多人对三年前的“三道红线”持反对意见,称为“自残式”调控。

然而,在堂主看来,当初的限购,恰恰救了很多伪刚需和伪中产,不然现在杠杠早就去到最顶端、早破产了。

城市化到了拐点、人口老龄化、新生人口减少、首次出现负增长等等,这些都是经济运转的底层支撑,基础都不好,传导到经济层面,还想以前那种高增长是很难的。

现在出台的房地产政策,下调房贷利率,金融16条延期,看起来是给房地产续命,其实,就是为了给其他行业赢得多一些时间,以时间换空间。

而对于那些前几年高位上车的人来说,去杠杆,则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提前还贷、消费降级、降低欲望,才能抵挡当下的经济环境。

7月14日,中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表示,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

换句话说,以前高位上车的人,现在可以去银行,转为低利率的房贷。

说白了,就是要给居民端减负,只是不知道,这政策落实到执行层面,需要多少时间?而等到银行具体操作起来,又有多少人能办理成功?

之前广州这边出台了二手房转贷的政策,然而根据堂主了解到的,条条框框不少,效果不及预期。

总而言之,现状不可描述、未来难以预测。

意外本是常态,逢人不必言深。

饿了就吃,开心就笑,累了就停下来……

好好活着,就已胜过一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4:57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