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数字人民币试点再度扩围以来,一直消息不断,而其中覆盖了各色场景的互联网平台,亦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据北京商报记者2023年1月9日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蚂蚁、腾讯、京东、美团、携程、唯品会等多家互联网平台都在数字人民币试点上有所涉足,有的推出支付优惠红包、有的发出提现免费券,还有的在数字人民币+社会公益、城市消费券、供应链金融多领域,创新试点全面开花……
红包雨下不停
如今,消费者在各大互联网平台都能见到数字人民币的身影,轻轻一触就能支付,顺手还能领个红包,运气好的,甚至能“薅”上上百的“羊毛”。
这得益于各家互联网平台的数字人民币试点接入。以主打品牌特卖的唯品会为例,近3个月,唯品会加快创新银企合作模式,与多家银行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比如在2022年12月的红包活动中,试点地区用户可通过唯品会App领取多种优惠类型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如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的新客数字人民币红包为满100元减50元,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红包累计最高可达50元,中国银行无门槛数字人民币红包金额最高达123元。
固定利率借贷协议 notional 推出新产品“Leveraged Vaults”:9月8日消息,固定利率借贷协议 notional 推出新产品 “Leveraged Vaults”,允许用户以固定利率从 Notional 借入现金,并将其存入白名单智能合约中,执行特定的收益策略。智能合约中的所有资产都充当其债务的可清算抵押品,使用户能够获得高杠杆风险敞口。如果策略回报超过借贷利率,使用杠杆金库将是高利润的。
杠杆金库提高了用户的资本效率,而不会迫使贷方承担任何形式的信贷或无抵押风险。贷款人受到同样经过时间考验的超额抵押和清算原则的保护。如果智能合约中的资产价值低于最低门槛,用户可以被清算并偿还债务。[2022/9/8 13:16:00]
要说消费,离不开吃喝玩乐。兔年新春来临之际,零售平台美团也结合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出最新一期营销活动。具体来看,全国试点地区的消费者都可上美团搜索“数字人民币”,领取兔年新春礼包,这其中包括消费红包、1元购年货、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礼盒、支付立减券包等。其中,抽到消费红包的用户,有机会获得支付立减券包、88.88元或888元数字人民币红包,可用于在美团订外卖、买生鲜蔬菜、团购美食套餐、买日用品、骑车、买电影票等日常消费。
OpenLeverage 已部署代币至以太坊:金色财经消息,借贷与保证金交易协议OpenLeverage现已将代币OLE部署到以太坊区块链上,随后会开放代币转账。
OLE初始总供应量为10亿枚,其中45%转至DAO国库,用于社区激励,包括但不限于追溯奖励、交易、借贷、xOLE持有者奖励、活动等;9.6%分配至生态系统发展金库;28.4%分配给OpenLeverage基金会之前的投资者;17%分配给给创始人、员工和顾问。关于追溯奖励,OpenLeverage已于今日完成快照,7.35%的OLE(7350万枚代币)已分配给历史出借人、交易用户和NFT持有者。(Medium)[2022/7/1 1:43:00]
据美团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23年1月初,已有超过1000万用户在美团领取消费红包,全国试点地区超过120万家中小商户因此受益。
Binance Labs战略投资Open Leverage:6月21日消息,Binance Labs宣布战略投资Open Leverage。据悉,Open Leverage是一种无需许可的借贷和保证金交易协议,部署在以太坊和BNB链上,使交易者能够在 DEX 上做多/做空任何交易对。[2022/6/21 4:43:13]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
除了美团外,作为首批配合数研所展开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京东科技,同样具备自身特色。1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京东科技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自2020年开始,京东科技便大力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并在数字人民币+社会公益、城市消费券、供应链金融等领域进行创新试点。仅2022年,用户在京东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金额就超15亿元,同比增长超10倍。
“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动数字人民币的普及是最好的选择,”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如是评价,互联网平台用户基数大、覆盖场景广,正值新年,互联网平台联合银行发起数字人民币活动有利于再次提升数字人民币用户的使用频率,同时互联网平台也能够借此调动商户的积极性,增加自身的用户规模,可以说这是一举多得的合作范式。
杠杆交易协议Lever.Network将把流动性从Uniswap迁移到SushiSwap:官方消息,杠杆交易协议Lever.Network宣布,将把流动性从Uniswap迁移到SushiSwap。[2021/5/14 22:01:51]
吸引“90后”人群
从1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向多家互联网平台的采访情况来看,自各家接入数字人民币试点以来,均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
例如,美团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2022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两次扩围。作为场景支持方,美团积极发挥零售平台场景优势,联合上海、深圳、成都等多地政府开展数字人民币消费券发放活动,累计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及优惠券超过8000万元。
目前,全国各试点地区的消费者均可上美团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
Morgan Creek创始人:Winklevoss兄弟将被称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投资者:金色财经报道,Morgan Creek Digital联合创始人Jason Williams发推称,由于持有的比特币以及对加密领域的的投资,Winklevoss兄弟最终将被称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投资者,未来的万亿富翁。据悉,Winklevoss兄弟曾透露他们持有12万枚比特币。[2020/7/7]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
唯品会相关负责人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随着更多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的开展,平台上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占比逐步提高,总交易金额已接近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年龄层用户中,“90后”用户的数字人民币人均交易金额最高,显示出年轻消费者对数字人民币有着更高的接受度与认知度。
腾讯方面同样称,目前已在所有试点地区中,全面开放对数字人民币的支持。截至2022年底,试点区域可应用场景超过800万。用户实名开通微众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后,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App或微信内进行支付。
而此前就已在数字人民币App中实现子钱包推送的携程,目前同样支持消费者在预订旅游产品时,可选择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
可以看出,经过前期的试点经验积累,互联网巨头在数字人民币领域的布局仍在稳步推进,凭借各自的场景及流量优势,结合各类推广促销活动,使得数字人民币触达了更广的用户。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目前来看,巨头之间倾向于将数字人民币与自身特色场景进行结合。例如在电商领域有专长的,主打数字人民币线上购物;在本地生活领域有专长的,主打本地小额零售的生活消费,这一方面能够使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得到丰富,另一方面也能够以此为契机,开展平台自身的获客以及用户黏性的巩固,加速支付互联互通进程。
另在场景层面,除了年轻用户外,数字人民币在老年人群中同样有推广潜力。苏筱芮认为,数字人民币可借助社区、养老院等重点场景进行推广,在功能上尽可能展示老年人高频操作的主要功能;另在硬钱包设计上,可以考虑将社保、医保等老年群体高频使用的卡片与数字人民币进行结合。此外,或可以考虑增设数字人民币专属的老年群体在线客服,支持老年群体的语音识别,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捷的咨询服务。
还有哪些“后招”
截至目前,数字人民币已覆盖全国17个省共26个试点地区。
新一轮的试点扩围也标志着数字人民币仍在持续稳健推进。根据数研所此前公布的数据,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形成一大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截至2022年8月31日,全部试点地区内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
探索数字人民币新场景,互联网巨头们还有“后招”。正如1月9日,唯品会相关负责人提到,2023年将继续携手各地政府、各大银行联合开展数字人民币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数字人民币支付立减等活动,还将创新活动玩法与场景,吸引更多用户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提升数字人民币总交易规模。
此外,数字人民币在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方面,也可发挥显著作用。对此,京东方面则透露,目前正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搭载智能合约的技术优势,在资金定向支付场景进行应用,助力化解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美团同样称,后续将助力数字人民币形成更大范围和更加便捷的受理环境,以及更加开放和市场化的智能合约生态。
携程则指出,应对未来的旺盛出行需求,将聚焦深化消费领域数字化转型,拓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新场景。
不过,苏筱芮也认为,现阶段,数字人民币借助丰富多样的试点活动,在获客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如何留存用户、促进支付活跃等还面临挑战。岁末年初,数字人民币官方App上线了个性头像与红包封面等功能,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使数字人民币的支付使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也是数字人民币App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选择、更丰富体验的具体体现,在她看来,后续各互联网平台也可以此为切入点,借势即将到来的传统新春佳节,与数字人民币App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为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顺利推广添砖加瓦。
“毕竟现在数币推广上最难的点在于如何提升用户的使用频率,更深度地和场景结合。”在王蓬博看来,以美团模式为例,这类有别于一次性红包,平台通过满减券等方式,将有利于持续提升中小微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同时也能推动数字人民币的高频使用,此外对平台服务商户也有所受益。可通过这种模式的正向循环,在实现低碳目标和普惠金融的同时,用户、商户、平台和数字人民币实现四方共赢。
北京商报记者刘四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