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星链是否会步铱星后尘,5年之内让美国军方再捡一次便宜?_MODIC

星链是否会步铱星后尘

书接2022年9月4日百家号“周工解证”所发《电子证据新学说:从三元证据链到一个本质特征》一文中倡导的,要将传输态电子信号纳入“法眼”,要将传输态电子信号看作是由场态存在的电子类物质组成的场态电子物品,以便与证据法学领域中的物证概念匹配,并为对本国境内的电子信号行使司法管辖权提供法理依据。

事实上,提出上述倡导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系统为代表的低轨道卫星互联网的出现,将网络空间由地面拓展至太空,正式形成了天地一体、网络空间与电磁空间相融合的新型网络空间。

近期有两款能上星的高端手机颇吸引人们的眼球,但它们并不是能上卫星互联网的手机,仿佛是在蹭卫星互联网的热度。或许,还要再等一年左右,另一品牌的正宗的能上卫星互联网的高端手机真正面世时,人们的眼球一定会被再次吸引。

实话实说,我们应该感谢当前所处的信息化时代,从计算机到互联网、移动通信再到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移动应用,大致每隔8~10年,就会有颠覆性的新技术迅速地得到应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那么,眼下被热炒的卫星互联网,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颠覆性的新技术呢?

一、第一个吃螃蟹的“铱星”

利用低轨道通信卫星实现全球移动通信的梦想很丰满,在30年前的1990年代就有人尝试过,当年摩托罗拉公司雄心勃勃发展的“铱星”系统就是这方面的先驱。“铱星”系统原计划总共77颗星,正好与金属铱的原子序数相同,所以称之为“铱星”系统。

可惜的是,现实是骨感的!被尊为先驱也意味着有悲情成份,在1997、1998年发射了66颗卫星之后,铱星公司于2000年3月宣告破产。先进的技术何以落得如此下场?究其原因,在1990年代后期,地面GSM、CDMA系统的快速发展,导致对通过卫星进行地面移动通信的需求远低于预期。当时估算需要有50万用户才能维持正常运营,但实际的用户数量最多时也没有超过6万。

二、准备再吃螃蟹的“星链”系统

时过境迁,一晃20年过去了。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随着卫星制造成本的下降,尤其是随着低轨道可多次重复发射技术的进步,如果重新建设只有几十颗通信卫星的“铱星”系统,或是建设有几百颗通信卫星的新“铱星”系统,显然会价廉物美的。可是,不走寻常路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建设的星链系统,一开口要发的1万2千颗通信卫星就足以让人瞠目结舌,而二开口要发的4万颗通信卫星则显然有抢占轨道资源或哗众取宠之嫌!

实际上,经过简单测算就可以发现,一开口要发的1万2千颗通信卫星就有抢占轨道资源之嫌。因为400~600公里高度轨道上用于实现接入的通信卫星有1500颗就已经足够,为了更好地保证覆盖质量加倍一下达到3000颗就非常富裕了,而1100~1600公里高度轨道上以中继用途为主的通信卫星数量实在是没有理由达到3000颗的3倍之多!直觉认为,总共有4000~5000颗通信卫星就完全足够了!

三、对星链系统未来的思考

有“铱星”系统这个前车之鉴,再看“星链”系统的未来,决定其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还是用户量。如此庞大的系统,没有百万级用户量是难以支撑其日常运行维护开销和卫星的更新换代,而这百万级用户量从何而来呢?反正,从2022年的世界局势看,至少在未来2~3年内,难以具备发展如此多用户所需要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即使大量转为军用也难以凑齐百万级用户量!

进一步看,星链终端的售价,明码标价的499美元显然是在赔钱赚吆喝,而99美元的月租费对广大普通民众并不友好,更何况还有不少国家禁止在本国境内使用星链终端。由此导致,星链终端只能面向高端用户、特殊用户和用“扶贫”资金支持的用户,而此类用户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难以凑齐百万级!

再进一步看,预计在2023年发售的ModelPi手机也许不用赔本赚吆喝,也许能给星链系统带来用户数量的明显增长,让总用户数超过一百万达到150万左右,但其上星的数据速率不会高,预计在几Kbps~十几Kbps的水平,可以支持通话、短信、邮件以及文字、语音、图片形式的即时通信,不过其月租费难以达到现有星链终端那样的99美元。

综合各类终端,总体上平均按150万实际用户和100美元的月租计,每月1.5亿每年18亿的月租收入,扣除每年10亿美元的日常运维开销和更新约1000颗卫星的费用,每年纯赚8亿左右,也需要10年以上才能收回其建设成本!更何况在前几年难以拥有150万的实际用户呢?所以,收回建设成本的时间有可能明显长于10年!由此看来,发展星链系统的决策确实不是一般胆识的企业家能做出的!

由此有点担心,“星链”系统的1万2千颗通信卫星能否如期全部发射?会不会发射到4000~5000颗通信卫星时就无力为继,或是另找理由仅手握轨道资源而不再继续发射了呢?换言之,因为“曲高”大多意味着“和寡”,全球范围内百万级用户量的卫星互联网不可能替代现有的4G和5G,虽然与现有的4G和5G并存在,还可以作为对现有的4G和5G的补充,但它对现有4G和5G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更进一步看,当年“铱星”系统建成之时,盛赞其为高科技的代表和标杆,今天的“星链”系统何尝不是呢?于是,不由得联想起美国军方曾经的做法,等到“铱星”系统支撑不下去时再向其注资,相当于用保养车的价格得到了一辆8成新的豪车;类似的,在未来5年之内,是否会出现,美国军方在“星链”系统支撑不下去时向其注资,相当于再次用保养车的价格得到一辆8成新的豪车呢?不过,“星链”系统这辆“豪车”有些过于豪华,美国军方是否需要捡、是否愿意捡和是否捡得起这个便宜还是个未知数。

四、对卫星互联网的态度

事实上,吃着中国饭的我们,不用替远在大洋彼岸的企业家担心,咱既没有人家那样的雄厚家底,也没有人家那样的天资聪颖,更没有人家那样的雄心壮志。所以,本着客观、务实的态度,首先肯定“星链”系统在推动卫星互联网技术进步和推动电子证据观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也可以像尊敬爱迪生、特斯拉那样地尊敬在推动卫星互联网技术进步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师,还可以像尊敬梅塞德斯·奔驰先生那样地尊敬在发展卫星互联网过程中敢于拿身家进行拼杀的企业家。总体来看,不管“星链”系统的未来如何,不管美国军方是否再捡一次便宜,由“星链”系统开创的卫星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我们需要尽快地认识它和更多地了解它!

此外,根据过去30年的经验,自从中国引进GSM系统后,GSM系统就成为了全球第一;自从中国引进MPT-1327集群系统后,MPT-1327集群系统就成为了全球第一;自从中国博采众长并利用后发优势建设高铁之后,中国高铁就成为了全球第一;由此推而广之,自从中国博采众长并利用后发优势建设卫星互联网之后,中国的卫星互联网是否也会成为全球第一呢?我们期待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3:57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