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年级2月摸底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理性,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自觉意识与能力。探究自然,把握世界,追求“真”,是一种理性能力;研究社会,认识自己,崇尚“善”与“美”,也是一种理性能力。我们把前者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理性称为“科技理性”,将后者以社会人文为对象的理性称为“价值理性”。
追本溯源,在人类早期古代朴素思维中,无论是古希腊的“善”还是东方儒学的“真善美”,都暗含了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初始合一的样态。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有两个来源: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与阿那克萨哥拉的“努斯”。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界正是受制于“逻各斯”而运行,所以“逻各斯”也指人们把握规律、信奉秩序的逻辑思维,肯定人类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阿那克萨哥拉认为,世界的本质在于心灵与思想,“努斯”能使人的灵魂超越束缚,追求无限自由。“逻各斯”对本质规律的探究与“努斯”对心灵自由的导引,构成了理性认识世界与追求超越的双重意义与功能。
东方儒家文化在高扬价值理性的同时,也包括了科技理性。不可否认,儒学文化系统中的科技理性以价值理性为目的,但这并不代表对科技理性的排斥。比如,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与修心养性,正是通过“格物致知”实现的,可见“求知”是“求善”“求美”的途径。儒学文化秉持“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的信条,“德才皆具”诠释着德性与知性、价值与科学在儒学的统一。
科技理性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等问题,探究自然规律这一“真”的领域,表达的是一种客观必然性,并通过主观能动性对其加以运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崇尚科技曾一度成为近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科学技术甚至几乎成为人类文明的代名词。尤其在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的主导下,更是开启了张扬科技理性的时代,处处彰显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价值理性主要回答的是世界“应当是什么”“怎样才更好”等问题,赋予世界以“善”与“美”,表达的是一种主观价值合理性。科技与价值是理性天平的两端,然而,近代以来,科技理性的过度凸显带来了价值理性的式微。
科技对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巨大作用,但我们不能滑入科技决定论的泥潭。在缺少价值理性规导下,科技有可能成为盲目的力量,不顾自然生态,肆意征服、掠夺,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过多占有自然领地与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容易造成精神家园的荒芜与意义世界的干瘪。卢梭对科技批判道,“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艺术至臻于完善而越发腐败的”。海德格尔深刻反思现代科学技术对人存在意义的冲击,他质问道:“在技术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还能有家园?”
价值理性能够赋予科技理性以价值引导和合理规划,以“人的尺度”去把握“物的尺度”,通过对人性与生活真谛的把握引领人类发展的意义方向。科技理性无法充盈人的意义世界与精神家园,这需要依靠价值理性文化的熏陶。托尔斯泰曾向科学领域寻找生活意义,遗憾的是,他发现生命只不过是微粒的暂时聚合,会随着微粒相互关系的消失而了结。所以,他得出结论:科学知识不仅不能给予生命意义,而且还会摧毁任何可能的意义。
脱离科技理性支撑的价值理性犹如“空中楼阁”,会因地基不牢而坍塌。而缺少价值理性引领的科技理性犹如“没有罗盘的舵手”,因方向不清而迷失。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科技理性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可以窄化为科技化,并不意味着人文价值理性就没有现代价值。现代化建立在科技理性“动力工具”与价值理性“方向指南”的完整理性基础上,我们应以完整的理性文化把握实存的与应然的人类社会,从而以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互济共缔“真善美”的新时代。
A.东方儒学中的科技理性是为实现其价值理性而服务,所以其在儒学系统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B.近现代社会曾一度崇尚科技,几乎视科学技术为人类文明的代名词,而科技化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C.科技理性的凸显,弘扬科技理性的时代的到来,促使着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成为社会的主导。
D.价值理性之所以能在充盈人的精神家园上发挥独特作用,是因为其崇尚“善”与“美”,表达的是主观价值的合理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遵循提出概念、引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的思路,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B.文章深入分析了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互济共缔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了新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C.文章引用卢梭与海德格尔的话,强调了科技与艺术对人类精神及灵魂的腐蚀,提醒人们对科技发展保持警惕。
D.古希腊文化及东方儒家文化中关于理性的表达,为后世提倡价值理性与科技理性统一提供了哲学基础。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一项是
A.中国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采用“互联网+”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数据加密等技术,使我国核电行业迈向数字化新阶段。
B.统筹好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更大支撑与引领作用。
C.在2021河南春晚中“出圈”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运用5G+AR的特效,将舞台歌舞放进了博物馆虚拟场景,呈现了多样态的大唐文化。
D.郑州市强调运用对接国际的话语体系和现代技术手段,挖掘大河村遗址的文化价值,全面讲好仰韶文化、黄河文化故事。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新社记者:河南为何会发生极端强降雨?与全球气候变化是否有关?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河南省近期极端强降水事件是发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七下八上”的北方降水集中期,是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协同作用的直接结果。
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不稳定,是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增强的根本原因。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趋多趋强态势,大量研究已证实,随着气候变暖,大气层在饱和前可容纳更多水汽,极端强降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近期,西欧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中国河南出现“7·20”特大暴雨,都是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的具体表现。
二、太行山和伏牛山是造成此次极端强降水的地形因素。太行山和伏牛山的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
三、“七下八上”期间正是中国北方地区降水集中期,历史上许多极端暴雨事件都发生在该时段,如河南“75·8”暴雨,北京2012年“7·21”暴雨等。据统计,河南7月降水量为全年中各月降水量的最大值,且7—8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2%,是全年容易发生强降水的时段。
四、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协同作用是造成本次极端强降水的直接原因。近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西伸到中国华北东部和黄淮东部地区,河南处于副高西边缘,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同时热带地区台风活动进入频发期,加强了来自西北太平洋、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为河南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同时,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中亚的大陆高压使得大气环流形势稳定,进一步延长了河南等地强降水持续时间。
(摘编自《中国焦点面对面:河南暴雨与全球气候变化有何关联》,“中国新闻网”
2021年7月23日)
材料二:
由于气候变化,洪水和干旱等与水有关的危害正在增加。
“升温正导致全球和区域降水发生变化,使降雨模式和农业季节发生转变,对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及福祉产生重大影响。”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教授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与水有关的极端事件持续不断。在整个亚洲,极端降雨在日本、中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印度造成了大规模洪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数百人丧生。但是,洪水造成重大破坏并不仅仅出现在发展中世界,欧洲灾难性洪水导致了数百人死亡并造成了广泛的破坏”。
为了减少与水有关的灾害并支持水资源管理,需要提供水方面的气候服务和端到端早期预警系统,以及可持续的投资。目前这些方面都做得不够。国家气象水文部门是负责向政府、公众和私营部门提供基本水文信息和预警服务的国家公共机构,而约60%的国家的气象水文部门缺乏提供水方面气候服务所需的全部能力。WMO对有数据可查的101个国家进行评估,发现在43%的WMO会员中,气候服务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互动不足;大约40%的国家没有收集基本水文变量的数据;其中67%的国家没有提供水文数据;在提供数据的国家中,34%的国家没有端到端河流洪水预报和预警系统,或系统不够完善;54%的国家没有端到端干旱预报和预警系统,或系统不够完善。
材料三:
现有的适应气候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的战略,主要包括硬措施和软措施。硬措施包括强化蓄水设施、气候防护基础设施以及通过引入耐淹和耐旱的农作物品种来提高农作物韧性。软措施包括洪水和干旱保险、预报和预警系统、土地利用规划以及能力建设等。
通常情况下,硬措施和软措施共同发挥作用。例如,城市规划可以通过科学合理设置排水系统,提供安全收集和储存洪水的空间,以提高抵御洪水风险的韧性。因此,城市发挥着“海绵”的作用,可以减少洪水侵袭并将雨洪作为资源进行利用。社交媒体和移动电话服务之类的现代通信方法,是提升通信和预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干旱和洪水监测系统也是降低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性别平等纳入主流决策过程中、广泛动员社区参与是减少灾害风险战略的关键要素。需要进一步改善管理水资源和管理灾害风险的机构之间的协调,特别是跨境流域,目前全世界大多数的跨境流域管理仍然呈现碎片化特征。
A.材料一中,贾小龙阐释了河南发生极端降雨的原因,指出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协同作用是直接原因,特殊地形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B.全球气候变暖,增加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气层在饱和前可容纳更多水汽,使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
C.中国历史上北方地区许多极端暴雨天气都发生在“七下八上”期间,这一时段也是全国全年最容易发生强降水的时段。
D.目前,约六成的国家的气象水文部门缺乏提供水方面气候服务所需的全部能力,或没有水文数据,或缺少预警系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WMO有关评估可知,很多国家的气象水文服务存在问题,其中超过半数的国家没有端到端洪水和干旱预报和预警系统。
B.材料二指出,和水有关的极端事件持续发生,以前经常在发展中世界发生的极端降雨,现在也开始出现在欧洲地区。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气候变化对极端降水的影响,相较于材料一,材料二还涉及极端降水造成的灾害。
D.注重规划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洪水带来的灾害,也可以避免极端降水的发生。
6.请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和水有关的灾害风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砸骨头
铁凝
于四嘎不让村长进门,在门上贴了副对子:
自古未闻屎上税
如今放屁也拿捐
会计还在打他的算盘,村长就给他念这副对子,一边咝咝哈哈地捂着腮帮子。
他正在上火,牙床子肿着。
会计说:“看,听你念对子,叫我打错了算盘。”
村长说:“还有个什么打的,打来打去,也是差六百。”
会计说:“大清早的你就这么大忘性,不是你非让打来着。”
村长苦笑着说:“我就那么一说。”
会计说:“当官的一动嘴,小兵子跑断腿。”
村长说:“我看你是吃了药。”
会计停住手说:“怕是你还耍把不了这几下子。”说着,脸上带出明显的不悦。
村长伸出巴掌把会计的算盘一拍说:“我要是会耍算盘就把你辞了。”
会计不紧不慢地说:“辞了我不打紧,你别拿算盘撒气,没看见快散架了。”
会计这一激,村长的牙果然又疼了些,火气果然又盛了些。他抓起算盘哗啦啦地就摇,摇着说着:“散架就散架,不就是架算盘!”
说着举起算盘就往墙上摔,算盘散了,算盘子儿溅得到处都是。
“咱们河滩上见,砸骨头去!”村长说。
“砸就砸!”会计说。
村长在前往河滩里走,会计在后走向河滩。河滩就在居士村西。
居士村里许久没有人砸骨头了。砸骨头是居士村男人之间战争的极致。每当他们由争吵到扭打,由扭打到打得不知怎么打的时候,便会从心底升发出砸骨头的愿望。村长和会计来到河滩,一人抄起一块鹅卵石,开始了他们的战争。鹅卵石穿梭般地在他们之间飞起来,很快他们都挨了对方的石头。村长砸破了会计的脸,会计砸了村长的额头。他们都流了血。血再次鼓荡起他们的激情。他们望着各自对面的血人儿,发出愤怒的呻吟:“啊哈!”“啊哈!”
村长和会计的媳妇正远远地站在一起,事情一开始她们就不曾劝慰她们的丈夫。她们就那么安静地站着,像是心中有数,又像是一无所思。只待她们的丈夫双双滚进了河里,她们才一前一后各回各的家,各自拿来了洗得干净、叠得平整的衣裤,拿来了撕成宽条的白布,拿来了烧酒走下河滩。她们各自的丈夫,在这时正搀扶着彼此的胳膊踉跄着往河岸上爬。
围观的村人退到了远处,只有这两个媳妇敢于面对鼻青脸肿的裸体丈夫。她们安抚着他们在河滩上坐下来,为他们擦净身子,穿上干净的衣服;她们用烧酒为他们清洗伤口,将撕好的白布缠在他们血痕斑斑的头上。
已近正午,河水变得白花花地刺眼,村长和会计互相看看,觉得对方很模糊,模糊得像个半截石碑。他们都笑了,觉得脸上头上很凉爽。
村长眯着乌青乌青的眼睛对会计说:“上谁家?”
会计眯着乌青乌青的眼对村长说:“上你家。”
会计的媳妇则对村长说:“上我家吧,知道中午有用,刚才我买了驴灌肠。”
村长的媳妇就对会计的媳妇说:“待会儿我把枣酒送过去。”
他们出了河滩往家走,村人也出了河滩往家走,于老茂、于喜开、于四嘎和光棍儿于海也一路沉默着往家走。
他们去了会计家。会计和村长在炕桌上就着驴灌肠喝枣酒,两个媳妇站在炕下照应。
两人先是用三钱的酒盅,后来换了五钱的酒盅,再后来改用了茶碗,再后来上了饭碗。村长捧着饭碗刚喝两口,就呜呜地哭了起来。他哭得是如此的伤心,如此的软弱,如此的无所顾忌,如此的没有出息,好像一个受了冤屈、无处倾诉的窝囊孩子。他哭着,抽抽噎噎地说:“谁叫我没本事呢,生是要不出这六百块。”
会计没有劝阻村长的哭,只说他盘算了一下,想把给儿子定亲的二百先垫出来。他问了媳妇,媳妇在炕下说:“嗯哪。”
村长不再哭了,说他也盘算了一下,把给儿子盖房攒的三百先垫出来。他问过媳妇,媳妇也在炕下说:“嗯哪。”
“剩下的那一百呢?”会计问村长。
“也让别的干部们凑凑。”村长说。
村长和会计放下碗睡了,四仰八叉地打呼噜。
傍黑,乡长骑车赶到居士。
明天了,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乡长带着村长和会计要回乡政府,还说,这件事要在全乡通报,通报这两个不嫌寒碜的干部。此外,带他们去乡里还有两个目的,一是在乡里边检讨边学习,二是去乡卫生院打打消炎针。
睡了一夜,村长和会计的脸更肿了,肿脸把眼睛挤得只剩下一条缝。
村长和会计头上缠着白布顺着河滩走,于老茂领着一伙村人追了上来,交给会计一个纸包,说六百块钱和一张清单都在里头,说正好顺便交到乡里。
会计眯着肿眼审核着清单,数了钱,钱和清单竟是分毫不差。会计和村长不约而同地看居士村,居士村口聚集着更多的乡亲。村长和会计都有点心酸,这纸包像是居士村给他们意外的馈赠。
村长和会计越走越远,站在村口的人渐渐看不见他们的身子,只见两个大白脑袋在太阳底下晃。
A.村长和会计两家的媳妇对于他们二人“砸骨头”不加劝阻,之后又同意自家出钱来凑税款,可以看出她们相信自己的丈夫并且通情达理。
B.本文以需缴纳六百元税款为明线,以“砸骨头”一事带来的思想触动为暗线,明暗线交织,使得情节发展条理清晰、紧凑自然。
C.村长和会计因为一个算盘而到河滩上砸骨头,凸显了村长与会计的急躁;村民们过来围观却不加劝阻,凸显了人情的冷漠。
D.小说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而又安慰的故事,作者没有去渲染农村生活的艰难,而是以戏谑的方式处,理,引发人们对于贫困时代人性的思考。
8.结尾处村长和会计都有点“心酸”,认为这是“意外的馈赠”,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以“砸骨头”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
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端木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①,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①丹穴:产朱砂的矿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B.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C.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D.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末,古代指商业,亦可兼指工商业。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根本,将商业视为末业。
B.五霸,又称为“五伯”,指春秋时期诸侯中势力最大的五个诸侯盟主。
C.会稽之耻,指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兵围会稽山,越王屈膝称臣求和之耻辱。
D.万乘,“乘”指一车六马,“万乘”即一万辆兵车,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计然认为应把握好时机与需求的关系,合理定价,保证商品正常流通,否则,相对于商人,农民受损的程度会更严重。
B.范蠡巧妙地把治国之道用于治家,急流勇退,在陶邑归隐;他聚集千金之财,继而又广散钱财,布施仁德,成就美名。
C.子贡善于经商,在曹、鲁两国之间买卖货物,经常以厚礼进献诸侯,因此得到他们极大的尊重,连孔子扬名也得益于子贡。
D.清是巴郡的一个寡妇,她能守住家业,继续开矿致富,并用财富自卫,不被侵犯。对此,司马迁充分肯定了财富的作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物相贸,易腐败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垂老别
杜甫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公元758年冬,安史之乱中,唐军在邺城大败。为了扭转危局,唐军紧急征兵。此节选部分就是老翁被征,与老妻告别的情景。诗中“土门”“杏园”都是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
A.这首叙事诗以老翁的独白语气来写,形象地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
B.诗中写老翁的回忆,含有今昔对比之意,诗歌感情转向慷慨激昂。
C.诗中描述了雄浑壮阔的景象,老翁以此激励自己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
D.最后两句表现了人间的深悲剧痛,有更多的内容留给读者想象和思索。
15.这首诗表达了老翁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庄子·逍遥游》中用夸张的比喻写鹏鸟振翅奋飞时翅膀遮天蔽日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三、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艺术创作生产中,接受者的重要性__________。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基于庞大的数量、强劲的消费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年轻”受众日益扮演着的重要角色,其作用已覆盖艺术接受、创作、传播等各环节,成为艺术创作生产中举足轻重的要素。“年轻态”是数字文化范式中艺术创作生产的一种鲜明突出的特征和发展趋向,并极大地凸显了年轻化、时尚化等在艺术创作生产中的比重与价值。
“年轻态”创作生产有其艺术规律的内在理路和审美判断的价值标准,比如,在抗日题材或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发挥IP效能、翻拍经典没有问题,创新艺术表现方式__________,选用流量明星扮演革命战士也__________。合适、得体的“年轻态”创作生产,既在主流价值叙事的诸多方面实现了创新发展,还带给人们__________的审美感受。对年轻受众审美趣味、爱好的鉴别不可想当然,不可将青春元素标签式粘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审美时尚的当代性和艺术表达更多的在于优秀的创作者依凭敏锐的感觉,通过对时代生活中诸多片段、瞬间的捕捉,洞察时代生活的主题,。
17.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显而易见理所当然无可厚非耳目一新
B.不言而喻顺理成章无可非议耳目一新
C.不言而喻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焕然一新
D.显而易见顺理成章无可厚非焕然一新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年轻”受众日益扮演着的重要角色,已覆盖艺术创作、传播、接受等各环节。
B.“年轻”受众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已覆盖艺术接受、创作、传播等各环节。
C.“年轻”受众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已覆盖艺术创作、传播、接受等各环节。
D.“年轻”受众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已覆盖艺术传播、接受、创作等各环节。
A.生活表层的偶然现象折射生命意蕴的内在光辉,片段牵挂着整体,瞬间系缚着时代
B.使生活表层的偶然现象折射生命意蕴的内在光辉,瞬间系缚着时代,片段牵挂着整体
C.片段牵挂着整体,瞬间系缚着时代,生活表层的偶然现象折射生命意蕴的内在光辉
D.使片段牵挂着整体,瞬间系缚着时代,生活表层的偶然现象折射生命意蕴的内在光辉
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在市场购买农产品,大多数人都有一个习惯,购买“看着好看的农产品”,因为“好看的农产品”符合人们对于“秀色可餐”的期待。于是,在消费者这种诉求下,一些商家
①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农产品变得“面容姣好”,价格也就上去了。
如果说商家在给农产品“笑颜”的时候,②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不成问题的。然而,此前有报道显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个别商家开始剑走偏锋,为了让农产品“更好看”,使用禁止超量添加的物质或禁用物质。农产品虽然“好看了”,③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确保大众健康,需要对“好看的食品”加强管理。一方面,要加大对违规使用添加物的查处力度,不让有害物质成为农产品的“化妆品”,让见利忘义的商家不敢以身试法,并对有关违法违规行为作出严肃处理。另一方面,消费者则要告别对“好看的农产品”的心理依赖,买食用的东西不能只图好看。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三条远离过度“美颜”产品的举措,每条不得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假期中,各式各样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的夏令营、培训班甚为活跃,收费还挺贵。家长们却兴致勃勃地花钱让宝贝们去“吃苦”。目前市场上“吃苦”夏令营大多采取准军事化管理,包括军事训练、野外生存、下工地、进农田等项目。
材料二:主流媒体曾多次报道过,农村有些六七岁或十来岁的孩子,不仅担起了全部家务,还要下地干活,照顾生病的爷爷奶奶。然而最让他们感到苦的却不是这些繁重的劳动,而是不能上学读书。即便有些孩子随着打工的父母来到城市,也难以享受到跟城里孩子相同的读书条件……如果像教育专家们说的“温室效应”将毁灭中国孩子,那么,这些更庞大的“穷苦效应”,能成就广大的农村孩子吗?
综合上述两则材料,你怎么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吃苦”问题?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5题7题10~12题14题17~19题,每小题3分)
1.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A“其在儒学系统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无中生有;且选项前半句说“科技理性是为实现其价值理性而服务”更侧重强调价值理性的重要性但结论是科技理性在儒学系统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因果关系不当。B“科技化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理解错误。C因果倒置原文说“尤其在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的主导下,更是开启了张扬科技理性的时代”。
2.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及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的能力。
思路点拨“强调了科技与艺术对人类精神及灵魂的腐蚀”表述不当,二人的话都是对在人类发展过程(科学与艺术发展过程)中价值理性缺失的反思,并不是说科学与艺术腐蚀了精神、灵魂。
3.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能力。
思路点拨A项的表述侧重于“华龙一号”的技术呈现属于科技理性的范畴,并未体现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4.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这一时段也是全国全年最容易发生强降水的时段”错只能说是中国北方全年容易发生强降水的时段。
5.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A"超过半数的国家没有端到端洪水和干旱预报和预警系统”错原文是“在提供数据的国家中34%的国家没有端到端河流洪水预报和预警系统或系统不够完善;54%的国家没有端到端干早预报和预警系统,或系统不够完善”。B“以前经常在发展中世界发生的极端降雨,现在也开始出现在欧洲地区”错误,原文为“洪水造成重大破坏并不仅仅出现在发展中世界欧洲灾难性洪水导致了数百人死亡并造成了广泛的破坏”。D.“也可以避免极端降水的发生”错误。
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答案①全球协作,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改善全球气候环境。②国家要增强提供有关水方面的气候服务和端对端早期预警系统的能力做好灾害预警工作。③保证水资源管理有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④发挥好硬措施和软措施的协同作用。如:设置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方法;改善主流决策社会广泛参与;进一步做好水资源管理相关机构之间的协调特别是要做好对跨境流域的管理工作等。(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7.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综合赏析的能力。
思路点拨“因为一个算盘”“凸显了村长与会计的急躁”“凸显了人情的冷漠”理解有误,村长与会计的砸骨头,是凑不够税款的痛苦与无奈的一种发泄,不能因此说二人性格“急躁”而“人情的拎漠”也无从体现,因为根据后文来看,大家最终缴齐了税款。
8.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
答案①“心酸”是村长和会计体会到艰难生活中村民缴纳税款的不容易。②“心酸”也是村长和会计对村民们支持村里缴税工作的一份感动。③“意外的馈赠”,是指在收税处处碰壁后村长和会计决定自己和其他村干部拿钱来完成缴税,却未料到村民最终自发缴纳税款,因此感到“意外”(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题目的作用及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答案①“砸骨头”是居士村的一种习俗是男人之间解决纷争的一种手段,以之为题,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以“砸骨头”为题可以体现出艰难岁月中农村基层干部的无奈与担当。③以“砸骨头”为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④体现了对特殊年代下人性的赞美和对现实的思考。(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10.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11.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思路点拔“乘指一车六马”错误,应是一车四马为一乘。
12.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思路点拨“相对于商人农民受损的程度会更严重”于文无据。
13.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答案(1)用货物相交易容易腐败的货物不要留,不敢囤积以求高价。(关键词"贸””居”的翻译各1分,大意3分)
(2)后来年老体衰而听任子孙子孙治理产业使它发展于是达到巨万家产。(关键词“修”“息”的翻译各1分,大意3分)参考译文
从前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于是任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会争斗就要做准备,知道按时使用就要了解物品,这两样清楚了那么各种货物的情况就可以掌握了。早时就要储备舟船;水涝时,就要储备车辆,这是事物的道理。六年一次丰收,六年一次千早,十二年一次大饥荒。出售粮食,每斗二十钱就会使农民受损害;每斗九十钱就会使商人受损失。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流通,农民受损害土地就不被开发。每斗上不超过八十钱,下不少于三十钱,那么农民和商人都能获利。平价售粮调整物价,进关入市货物不缺,是治理国家的道理。积脑的道理,一定要积贮完备的货物,不要有滞积的钱币。用货物相交易,容易腐败的货物不要留,不敢图积以求高价。议论各种货物的有余或不足,就知道物价涨跌。物价上涨到极点就下跌,向下跌到械点就会上涨。价高时抛出货物要像粪土一样快,低价时购取货物要像收珠玉一样急。货物钱财要使它像流水一样周转。治国十年,国家富足,厚赏战士,战士们冒着箭夫飞石前进,就像口渴时得到水一样,终于向强大的吴国报了仇,又在中原地区检阅军队,号称“五霸”之一。范鑫已经洗雪了会稽被困的耻辱,就慨然长叹说:“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用了其中五项就实现了意愿。既然已经在治国上施行,我想用它来治家。”就乘一叶扁舟漂浮在江湖之上,改名换姓,到了齐国叫做鸣书子皮,到了陶邑称为朱公。朱公认为陶地是天下的中心,与诸侯四面相通,是货物交易的场所。就治理产业围积居奇,抓住时机求利而不责术于人力。所以擅长治理产业的人,能够选择人力而把握时机。十九年之中三次赚得千金钱财,两次分散给贫贱的朋友和远房的兄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富裕了就喜好施行仁德的人。后来年老体衰而听任子孙,子孙治理产业使它发展,于是达到亿万家产。所以人们该论富翁时都称说陶朱公。子贡在孔仲尼那里学成后,回到卫国做官,闲居时在曹国和鲁国之间买卖货物孔门七十位高徒。端木赐(即子贡)最为富有。原宪穷得连精棣都吃不饱,隐居在偏僻小巷。子贡车马相连,带着束帛重礼去聘问进献诸侯所到之处,国君没有哪个不和他分庭抗礼。使孔子名声传扬天下,是子贡在人前人后帮助的结果。这就是所说的得势而更加显赫吧?巴郡寡妇清,她的先祖得到朱砂矿,独揽其利益已经好几代,家产也不可估量。清,是寡妇,能够守住她的家业,用钱财自卫,不被侵犯秦始皇把地尊为贞妇用宾客的礼节来待她,为她修筑了女怀清台。清是个穷乡僻壤的寡妇,能够和拥有万乘兵车的君主分庭抗礼,在天下扬名,难道不是依靠财富吗?
14.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路点拔“雄浑壮阔的景象”错误诗中说现今天下到处都是征战,烽火燃遍了山冈;草木从中散发着积尸的恶臭,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广阔的山川,写出了战争的惨烈无情,是悲惨景象。
1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情感的能力。
答案①对战争的厌恶。“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等写出了因战争而烽火燃遍山冈,草木从中散发着积尸恶臭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老翁对战争的厌恶。②对妻子的疼惜。他故作通达地宽慰老妻,说土门的防线还是很坚固的,敌人不容易越过杏园这个渡口,希望以此减轻老妻的悲痛。③对国家的热爱。面对山河破碎,他认为不能再徘徊而应奔赴前线和凶横的敌人作战。(每点2分,如答"老翁内心悲痛”等其他答案。理亦可酌情给分)
1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案(1)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3)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每空1分)
17.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思路点拔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顺理成章: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指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
行合平情理。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崇新的面貌
18.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思路点拔A主语“重要角色”和谓语结构“覆盖……各环节”不搭配。B.主语“年轻’受众”和谓语结构“覆盖……各环节”不搭配;“接受、创作、传播”的逻辑顺序错误,应改为“创作、传播、接受”。D.语序不正确,“日益”应该放在“重要”的前面“传播、接受、创作”的逻辑顺序错误,应改为“创作、传播、接受”。
19.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
思路点拔首先需确立三组并列成分的逻辑顺序,通过前文语境“诸多片段”“瞬间”“主题”等字眼,可以判定“主题”在后排除AB两项:号内所要填入的句子是前面的行为造成的结果,需加入动词“使”,否则会造成句子中途易辙、表意不明。
20.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
答案①就开始给农产品做美颜”②能够坚持安全的底线却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1.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答案商家守住安全底线适度“美颜”。②相关部门加强管理。③消费者转变观念,关注健康。(答出一条给1分,两条给3分,三条给5分。合理即可)
22.写作提示两则材料都涉及孩子成长中的“吃苦”问题。第一则材料侧重让孩子们吃“体力”之苦来磨砺意
志,以培养其独立性和责任感。第二则材料则表明那些穷苦孩子们在承受“体力”之苦时更要承受“不能上学读书”的“精神”之苦。两则材料有共同点又互为补充,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吃苦”问题
审题时,学生要注意好任务限制。题干中有限定词“综合上述两则材料”所以立意时不能狐立地单独考量一则材料。此外,话题的指向也很鲜明,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吃苦”问题”。
参考立意:①“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课;②超越环境,用吃苦磨砺自己;③再“苦”,也不能让“精神”受苦;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