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我眼中的数字遗产_people币对标以太坊

图片源自百度

图片源自百度

发微信、发微博、发朋友圈……网上的足迹点点滴滴,如同一部图文自传,你是否思考过这是你的数字资产?如果文字的内容有些抽象,那么你大量充值的游戏账号、QQ会员呢?

“云端”生活的时代,将自己的账号传给后人,已经不是一句单纯的玩笑。数字遗产的价值量在增大,如何清晰分类成为难题,也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何谓“数字遗产”

“数字遗产”是指互联网上的数字文化遗产,即以互联网为承载形态的文字作品、资料、图片和影音,形成了一种文化传承的遗产,也就是今天互联网上的读书频道、文化频道、博客、论坛、BBS、空间等里面涉及的创作、记录等内容。

个人记录具历史价值

■季路德上海退休干部

在“洛阳纸贵”的年代,出版门槛高,普通人的历史记载很少。进入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留言,有条件把自己的故事、观点和情感留在网上。

以我本人为例,这辈子的经历主要分三段:作为知青从上海到黑龙江11年,进复旦大学读书任教12年,参与上海世博会申办筹办举办工作13年。这些经历和体会,以前也就是存在脑子里。有了微信之后,就在知青群、高校师生群、世博会同事群里和众多朋友分享交流。

就说第三段在上海世博会工作期间的经历,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留存了太多的回忆。当年上海世博局有几十个部门,现在差不多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群,相当于“网上世博局”了。这些群在沟通信息、相互帮助方面发挥了作用。我建了一个公众号,已发布近400篇世博同事们写的回忆文章。今年是上海世博会举办10周年,我收集汇总了世博局当年在编人员中已逝世的15位同事的照片和简历,发了一篇公号,为的是缅怀这些曾经一起工作的故人。

我为什么要在网上撰写、编辑、传播这些回忆和体会呢?当然,一开始是“即时动机”,就是别人写了,我有同感,于是也开始敲键盘。其实潜意识里有两个动机,一是让子孙了解祖辈。我自己就很想知道,我的祖父、父亲当年是怎么生活的、曾经有什么想法。但因没有资料留存,只能空想。我把自己的经历留给后辈,让他们了解祖先的生活,也许可以弥补我自己的遗憾。二是为今后的社会学家提供素材。一个社会,从、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在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为张三李四等的个人命运的变化。我这个年龄,常说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从童年开始的经历,将顺利与挫折汇总起来,大约能够反映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因此,如果把很多普通人的经历汇总、整理,将是今后社会学、历史学的研究宝库。

进一步说,所谓国史、方志,其实都离不开家谱和个人回忆。因此,借助网络,普通人在网上的文字,不仅是个人的“数字遗产”,也应该是社会科学的遗产。因此,普通人的“数字遗产”是有历史价值的,这一点应成为共识。

微宇整理

不要被这个世界遗忘

■张曦娜陕西西安企业员工

前些日子参加大学同学聚会,同寝室的小伙伴来了一拨“回忆杀”。本科四年时光,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涌上心头。回到家,思绪万千。晚上睡不着,突然想到了“校内网”——那是十几年前,很多大学生每天都要使用的社交网站。我心血来潮,起床打算登录账号,重温一下“青春的感觉”。然而,太久没用,除了记得邮箱地址,密码早已忘记了。花了好长时间,终于找回密码,打开电子相册一看,如烟往事映入眼帘:社团掠影、植物园游记、毕业照存档……

夜深了,我陷入沉思:网络世界里,这些电子信息、社交账号,对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过去数千年里,一个人想要与他乡故友交流,鸿雁传书是最常见的方式。薄薄几张纸,承载着无尽的情感。上个月读《傅雷家书》,我被里面温暖的文字所感动。傅雷写家书的初衷,本为教育子女,后来这些家书得以出版,广大读者才能一瞥其中的教育理念,乃一大幸事。

近些年来,信息大爆炸,我每天一睁眼,便拿起手机刷微信、微博,了解国内外大事和好友动态;在购物、支付平台点外卖、买东西;在游戏平台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对决。生活越便利,数据越庞杂。个人信息的聚合轨迹,便是我所理解的“数字遗产”。

大学四年的电子相册便是“遗产”之一,多年后我们偶然“重逢”,引来无尽感慨。如今,网络时代狂飙突进,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数字遗产”。百年之后,它们怎么办?我不禁想起电影《寻梦环游记》,里面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人记得你。”

设想,后世某个偶然的时刻,有亲人机缘巧合看到了我的朋友圈、微博状态、自拍照片。如果他们有深入了解的兴趣,逐步探寻曾经存在过的“我”,岂不神奇又有趣?或许,这就是网络时代赋予我们这辈人最大的便捷——不用著书立说,只要仍有人记得,就不算真正的“死去”。就像傅雷先生一样,用文字温暖很多人,从未被这个世界遗忘。

本报记者高炳整理

未雨绸缪防账号注销

■项月北京公司职员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周围越来越多的事物变得数字化,乘坐地铁刷手机乘车码、购物刷微信或支付宝、记录自己的动态用社交软件,甚至连我们的遗产都变得数字化。

关于数字遗产的处理方式,还是存在很多争议的。有人认为数字遗产也是个人遗产的一部分,尤其像支付宝账户中的财产、网络云盘中的资料,应当归自己的家人所属。但也有人认为,自己的微信、微博等账号中,记录了很多隐私内容,并不想让自己的家人知道,不应该被继承。

对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自己的所有网络遗产都可以由家人继承。

首先,我在微信、支付宝中的财产比银行存款还要多,我当然希望这部分网络遗产由家人来继承。

其次,我在网络世界中留下的不仅仅是微信、支付宝等平台中的金钱财产,我在微博平台发布的文字、照片,在抖音平台发布的视频,在网盘中保存的家庭合影、电子书籍……这些也都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希望在我离世后,家人可以通过这些数字信息,缅怀关于我的点点滴滴和我们共度的美好时光。

除了缅怀和纪念,我还希望家人在继承我的社交媒体账号后,为我和这个世界道别。今年这场新冠疫情来得非常突然,许多人还来不及向亲朋好友道别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它让我意识到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假如我某天意外离世,我希望我的家人可以登录我的微信、微博账号,为我发布最后一条动态,和亲朋好友们道别。

不过据我了解,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没有人身性质的网络遗产,比如网络理财、余额宝以及作品版权、游戏币等,是可以继承的。而电子邮箱、微博、游戏账号等网络资产,是具有人身性质的网络遗产,属于用户的隐私,不可以继承。

鉴于以上这些规定,我未雨绸缪,早已将微信、支付宝等各大平台的账号和密码告诉了家人,避免在我离世后他们只能任由我的这些账号由于太久未登陆而被注销。

网络权益也是种财富

■侯昕广东广州会计师

一位同事的微信头像变灰了,朋友圈里以第三人称发布了她因病去世的消息,她的丈夫成为了她微信的继承人。这令人感到欣慰,她的所见、所感得以保留并传递给家人,这是信息时代带给人类的福利。

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他们已去世多年,如今我能从互联网上找到的关于他们个人的信息少之又少。我很想知道他们的故事,想知道他们在动荡和变革中的处事和心情,想知道他们怎样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代的变革又带给了他们怎样的影响。跟他们一起生活时,我还未成年,对于他们的故事知道得少,并且似懂非懂。成年后想了解,想追问,却已经没有了“口述实录”的机会,我只能从同时代的故事中找寻他们的影子,猜测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如果能有电影《寻梦环游记》中那样与逝去亲人再见的机会,如果他们所处的年代已经有了网络社交平台,如果他们能像我们一样在“微信读书”写感想,在朋友圈记录生活,在“下厨房”分享美食,我的“穿越之梦”应该也不难实现吧!

对于和我一样的普通人来说,希望通过网络继承的可能不仅仅是亲人的故事和亲情,也可能是虚拟货币、游戏装备或者一家网店。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于这个载体的需求也从现时传播向保留历史的在线传播延伸,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络权益也是一种财富,从而使其有了被继承的需求。

此类需求对于那些经营网络资源并有较大收获的人来说更为迫切,如果这些利用互联网创业的第一代离世,那么他们创造出来的数字遗产该何去何从?如何清晰界定合法财产,有没有人来守护这类财产?

几年前,网络直播还只是娱乐,现在已经形成产业,并成为销售的一种有力手段。也许,几年后,相关的法律就会对数字遗产有明确的规定,专职网络资产守护公司也会应运而生,历史的参与人将会通过新的方式留在历史的记忆里,给后人的记忆穿越提供无限可能。

家人共管+删繁存简

■陈青松吉林长春公务员

网络时代,数字遗产将会与日俱增,而其潜在的虚拟性、安全性、继承性尤为引人关注。

数字遗产,仍需备份才踏实。没有进入网络时代的时候,我经常把在报刊发过的零碎文章从报纸上剪裁下来,把没有发过的文章打印出来,然后分册装订保存。网络兴起,发过的文章保存网络链接,没发过的文章直接存在个人博客里,以为长久之计。有次整理这些文章时发现,早期的文章链接有的已经找不到了,个别文章在博客里无法上传保存,费些功夫才算完全整理出来,马上制作了一份电子文档且又打印出一份纸制版本留存,由此感叹“云端的”暂且还是不如“落地的”踏实。

数字遗产,删繁存简更安全。有次孩子外出参加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我和妻子也借周末去趟山区,在我们都不太方便联络的时候,妻子的账号已被盗用,妻子的头像正在和几位家人上演“孩子遇到急事需要用钱”的戏码,还好家人都知道我们在哪儿,没让更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从那时起,我们便开始着手清理社交软件、博客、邮箱等等,能停则停、能减则减、能删则删,留下确有必要的内容,网上简简单单,在享受丰富多彩的数字化生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数字安全。

数字遗产,家人共管好继承。作为数字遗产,有些可以传世,无论是从法律角度,或是省去“猜密码”的烦恼,都是家人共管才好继承。每当更换手机,第一件事就是输入我和妻子的指纹,所有数字应用软件我都用的妻子密码,妻子也学我把她的数字应用软件全都换成我的密码。在我们还不知道这一切将来是否算是数字遗产又是否能被继承的时候,我们选择一起拥有、一起管理、一起守护,以防不祥之变,以备不时之需。网络时代将会产生的数字遗产远远不止于此,数字遗产将会带来的各类问题也许会五花八门,但在虚拟中还是要寻求“实”的存在。

虚拟财产也应继承

■邹多为北京媒体人

“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给人类生活带来全场景改变: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既然当下我们享受着移动化和智能化提供的便捷与高效,那么我们也理所应当要面对长眠之后,社交账户、支付信息、应用程序等大量数字遗产该何去何从。

其实在满怀希望与憧憬的年纪谈论“死亡”这样一个高度不确定的话题,难免有些措手不及,但换个角度,未雨绸缪也并不为过。在我看来,死亡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大家应抱以尊重和感恩之心继承与保护逝者留下来的所有资产,包括数字遗产。我们不妨在世时尽可能明确地表达处理意愿,离世后,本着不添麻烦、尽快“离场”的心态,让虚拟遗产随风而去。

首先,要厘清边界。尽管无形资产听起来似乎不及有形资产那么重要,但虚拟数据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实际权益,并且通常会使用至生命终点,很难提前完全安排妥当,因此我们不能小觑,要分清哪些数字信息算物质遗产,哪些是精神遗产,进而区别处理。比如支付宝、余额宝、微信红包等具有交易、兑换功能的虚拟应用,应该按照法律和死者遗嘱等硬性文件规定进行提取、分配,该偿还的偿还、该继承的继承。至于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信息,像文字、语音、照片等,应该按照逝者处事风格和信息对健在人的价值等软性标准进行保留、删除和注销。

其次,要更新观念。互联网将在更多生活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将产生更多类型、更多体量的数字信息,这是大势所趋。除去法律层面的细节,我们更应在思想意识上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升级自己的认知。数字遗产是新生事物,具有私密性和隐蔽性。你不说,别人很难获知你有哪些账号,即使知道,但是没有密码也登录不了,无法进行其他操作。因此,建议大家调整心态,摒弃“交代后事”“不祥预兆”等异样心理,适时把自己各种账号信息整理好、记录好,尽可能地采用立遗嘱的方式,这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也能尽一己之力助推数字遗产为现实世界发挥更大作用。

日常生活中,扫码支付、“云端”交流、网上购物等一系列APP时常让我感怀:科技进步真的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因为有幸得以体验过这种舒适幸福的生活,所以也非常希望自己离开之时能将这份美好保留并且传递出去。

来源:海外网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3:21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