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的那一波,毫不知情,因为我没碰合约。在牛市的节奏中,频繁看k线似乎没太大的必要。
但也就是这根骤然下挫的大阴线。
很多人百忙之中,抽空在厕所放空思绪的那一瞬间,都能被吓尿。
看全网爆仓金额,跟3.12那会儿比,快有异曲同工之妙。
defi中抵押的币,如果抵押率扛不住下跌,同样会触发爆仓。
在牛市,最怕的就是钱包还在,里面的币没了。杠杆如同加速器,车开得快,优点挺多。但就是容易刹不住,导致“车毁人亡”。
所以,不宜超速。
当看到3.12、爆仓这几个关键词,你会想到的谁?
雕刻哲史...
13年8000块钱入场,最巅峰靠杠杆赚了4000万。3.12的时候,亏到只剩不到100万。
如果回探他暴富的机理,他是个死多头,只看多,只做多比特币。13-18年的大牛市,是给他的机会。
他的核心逻辑是永远满仓+1倍杠杆。
那一次失利之后,他说,炒币会继续。我们简单从人性的角度猜一猜,人一旦激活性,很难安定的下来。下了海,想上岸很难。
他应该会继续玩杠杆,不说重回巅峰,至少能捞点以前的本。果不其然——
数据:Aave的wstETH池总锁仓价值已超过7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据区块链分析公司Glassnode披露数据显示,目前一些DeFi协议出现了新的收益来源,比如允许LST的借贷池如Aave或Compound可以接受wstETH作为抵押品,并与ETH进行杠杆交易。据估计,这种杠杆质押的位置可以将收益率提高3倍,其中Aave的总锁仓价值(TVL)有明显的增长,尤其是在其V3借贷池中的wstETH。自2023年1月底推出以来,wstETH池的价值已经增长到超过7.349亿美元,而stETH池则在17.9亿美元左右。Compound V3的wstETH池自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以来也有显著增长,现在持有价值超过4220万美元的stETH。仅自5月9日以来,就增加了817%。[2023/7/9 22:26:19]
而且,经历大起大落的人,心态会发生变化。他明显加大杠杆,10倍。
事实证明,人摔倒了,还可以继续摔。上一次敬畏市场,不代表下次会博得市场的同情。
数据:STEPN过去24小时活跃用户数为38,008人:5月27日消息,据Dune链上数据显示,Move to Earn应用STEPN过去24小时新铸造鞋子16,703双,过去7日新铸造鞋子98,190双;过去24小时活跃用户数为38,008人,过去7日活跃用户数为162,999人。[2022/5/27 3:45:56]
这一波亏掉的上百万,很大比例来自3.12之后的盈利。不过,一转眼,又是一个轮回。
绝大多数人都在牛市的气氛之下,放松警惕。17年的牛市,同样是缓慢的涨,偶尔来两次急跌,让车子更稳,牛市的高度才会更高。
一味地涨,只给存量的人赚钱机会,增量资金没法入场。整体趋势往上走,时不时来一次震荡,如此一来最稳妥的策略,还是减少杠杆。
拿好熊市囤好的筹码,准备好兑现。
这是一个看谁走得远的游戏,倒在牛市前会很可惜。像雕刻哲史,3.12加上这次,已经倒了两次。
Move to Earn应用STEPN宣布GMT已与加密支付服务Alchemy Pay集成:官方消息,Move to Earn应用STEPN宣布,GMT已与加密支付服务Alchemy Pay集成,以连接法币和加密经济。[2022/5/5 2:52:12]
希望给他和我们都带来警示,像之前所说的,金融的本质不再是如何赚钱,而是怎么规避风险。
偏“”的东西,还是少干。
靠“”最终会有人走出来,赢得所有的目光。但这个目光背后,是千千万万具倒下的尸体,他们只不过开不了口。
再说下一个话题吧。
昨天请教朋友GitHub的事,比如一个项目过来,如果能通过简单的评判指标,了解这个项目的进展和表现,对做投资一定有辅助。
但很遗憾,专业的事儿只能专业的人干。
总结学到的2点——
1、GitHub的建立时间,不构成任何评判依据。
LBank蓝贝壳4月16日18:00上线 BOO(Booster):据官方公告,4月16日18:00,LBank蓝贝壳创新区上线BOO(Booster),开放USDT交易,4月16日17:30开放充值,4月17日18:00开放提现。上线同一时间。
持币生息是LBank为用户提供闲置数字资产增值服务,更有DOT、USDT、BTC、ETH等活期理财产品,详情请点击官方公告。[2021/4/16 20:28:06]
如果一开始使用Github管理源码,在Github可以看到完整的代码更新过程和历史;
如果一开始使用私人版本,后来才上传到Github,也可以。
2、提交的代码数量、更新的频率,跟项目是否认真做事,没有必然关系。
以代码质量为主。看这个项目想解决的问题,跟提交的代码是否符合,以及代码的效率如何,才能看出这个项目的用意和实力。
我坦言,怪不得投资是件极其专业的活儿,往往投资最终都会机构化、团队化。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各司其职,才会有效率最优解。而机构化的目的,是把各种猜测、假想,都数据化。
作为普通韭菜,我们绝大多数都不看数据,凭感觉。这个币涨了,不错,追一追;那个币大家都说好,屯点就完事。
巴菲特之所以能保持每年20%的复利,靠的不是他一个人,背后有一大群精英给他办事,提供数据。
能理解这层逻辑,在币圈炒币,最佳的策略是找数据。在数据里找依据,而不是靠猜。看数据的目的,是观察别人的情绪,而不是笃定自己认为的东西。
举个例子,之前讲过的选美理论,我相信比特币能到100万,是失效的,市场怎么看才决定比特币最后的价格。
所以,我的策略是不太会追高比特币,只会在熊市低价的时候囤它。
从市场周期看,有数据支撑比特币的价值位。这样的策略有依据,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另外一个,主流币穿越牛熊的能力也是最强的。在配置上,一定占主要仓位。
哪怕是后视镜理论,也是市面上风险最低的策略。市场是零和博弈,赢大部分人足以保证挣钱。
而现在五花八门的山寨币,跟17年的牛市如出一辙,1co也是各种不知名的币跟流水线一样冒头。
只不过以前要出白皮书,还得上交易所。现在这些步骤都省了,dex已经把门槛拉到最低。
白皮书都可以省,只需要一个博弈的规则,所有人玩的不亦乐乎,典型的代表工具就是uniswap。
看数据的话,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相比去年,下降太多。
所以,这的确是这轮牛市的趋势。但如果看原理,是由流动性、交易挖矿驱动的,加上发币的低门槛。
这样的defi,如若真能带来牛市,dex上面大多数币都会在这个周期之后,死掉。17年的1co,有数据表明,985个项目,半年内有400个跑路,占40.6%。
之所以断言这次dex牛的后果会更严重,因为dex更去中心化,发币和跑路的门槛都更低。
包括昨天讲的ruze,跟uniwap上很多的币。在以后都相对不确定,且大概率会跑,只能小仓位玩玩,更大的确定留给基本面齐全的主流币。
希望所有参与的人,不要顾此失彼。
参与的目的,是长见识,甚至可以只看看,或小额操作,紧跟趋势,保证学到点东西;
以及,目的是以小博大,仅此而已。而不是压上全部身家,去。
最后,很多朋友可能玩uniwap会遇到一些麻烦。defi基本国外火,界面都是英文,对国内很不友好。
推荐一款神器,叫“有道翻译官”。
网上自搜,安装之后设置中开启“屏幕翻译”,出现一个悬浮球。
把悬浮球拖动到任何英文内容上面,自动实时翻译。
如图:
在telegram同样适用,包括推特。
相信不管是炒币,还是生活,一定会帮到你。
可以多加一些海外项目的社群,了解他们的动向,有机会比国内更早知道一些消息。就如上面那个DIA,晚上好像有公募,玩法很特殊。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