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Y: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惯性”开始的_planets币矿机

01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然而很多人的一天却是从“赖床”开始的。

关于“赖床”这件事,相信每个人都有类似的体验:闹钟响了,我们“本能”地掐掉它,然后继续倒头大睡。哪怕我们一开始仅仅只是想再躺2分钟,然而不成想接着又躺了2分钟,2分钟之后,又是下一个2分钟······直到我们猛然惊叫着一跃而起,继而眼睁睁看着闹钟上的指针转动到了一个无法挽回的位置。

吃完早餐,本想着看看书或者处理点工作上的事情,结果手一滑不小心点开了热播的电视剧或是热门的游戏,心说:没事,就看一小会儿,就玩10分钟,没关系的。谁知电视剧和游戏竟像是有一种能把人吸进去的魔力一般,不用说,又是无数个10分钟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小幽灵联创以104ETH购入196只Lil Ghost:4月13日消息,NFT项目The Weirdo Ghost Gang“小幽灵”联创Christian2022.eth以104.07032ETH(约合20万美元)价格通过Open Sea Pro购入196只Lil Ghost。[2023/4/13 14:00:36]

于是下决心午后重新振作。不料一阵困意袭来,瞬间被击倒在沙发上,心说:没关系,小憩一会儿也是好的,休息好才有力气做事情啊。然后不知什么时候困意倒是没了,原本电量满格的手机却滚烫地发出了低电量预警。抬头一看,外面已是天黑黑。

这就是我们很多人的一天,甚至——一生。

不得不说,生而为人,我们总是太善于“惯”着自己了。却不知惯着惯着,就有了“惯性”。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格外警惕的。

LayerZero与NFT项目“胖企鹅”达成合作,实现“Lil Pudgys”跨链:1月26日消息,全链互操作性协议LayerZero与NFT项目“胖企鹅”达成合作,实现其子系列“LilPudgys”跨链。“LilPudgys”现可跨链至Arbitrum、Polygon和BNBChain,此次跨链得益于Layer Zero Labs的全链(Omnichain)技术。此外,用户将LilPudgy桥接至不同区块链后,soul Transport技术为用户自动奖励一枚灵魂绑定Token。[2023/1/26 11:30:34]

那么“惯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

02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旦我们着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地完全沉浸其中,哪怕一开始我们对这件事并没有报以任何的热情,甚至哪怕是排斥和厌恶的,都不能妨碍和阻止这个沉浸的过程。

“盘爷”卡文迪什将个人Instagram头像换成“Lil' Heroes”NFT:金色财经报道,在刚刚结束的第103届米兰-都灵自行车赛夺冠后,知名自行车运动员、里约奥运会男子个人全能赛银牌得主“盘爷”马克·卡文迪什(Mark Cavendish)宣布与艺术家 Edgar Plans 创作的“Lil' Heroes” NFT 系列合作,同时将个人Instagram头像换成了带有个人特色的“Lil Heroes” NFT。根据最新数据显示,Lil' Heroes NFT 系列由 7,777 件艺术品组成,当前地板价为 0.81 ETH,市值约为 3267 万美元,交易总额为 5080 万美元。[2022/3/19 14:06:36]

一旦沉浸和适应,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继续保持既有的状态,也就是继续不停地做这件事。然而我们对此却浑然不觉、一无所知。整个过程如此天衣无缝,以至于我们都很难产生试图改变这种情形的想法。并且哪怕我们有强烈的意愿想要挣脱这种状态,很多时候也都只是徒劳而已。

ConsenSys前技术主管Igor Lilic宣布加入DFINITY基金会:ConsenSys前技术主管Igor Lilic在推特上宣布加入DFINITY基金会,他将全职担任开发者关系工程师(Developer Relations Engineer)一职。此前,Igor Lilic在以太坊和ConsenSys工作长达5.5年。[2021/2/1 18:35:26]

“喂,该停下来去看书了。”你的大脑说。

“哦,知道了。”你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脑上热火朝天的电视剧回答道。

“喂,方案还没写呢。”你的大脑说。

“知道了,一会儿就好,别打扰我。”你的双手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酣畅淋漓地继续在游戏里厮杀。

“喂,你不是说你讨厌打扫房间吗?为什么收拾得这么干净整齐?”你的大脑说。

“哈?我也不知道啊,怎么回事儿?”你的双手呆呆地拥着一块拧干的抹布,百思不得其解。

动态 | 贝恩资本风投公司合伙人Salil Deshpande拟创立新风投公司以投资加密初创等公司:贝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Bain Capital Ventures)的合伙人Salil Deshpande正在准备建立一家新的风险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其目标是筹集1亿美元用以投资加密货币初创公司和软件公司。(WSJ)[2019/8/13]

这其实都是“惯性”在搞鬼。

——没错,这里的“惯性”,跟物理学上的“惯性”可以理解为同一个意思。

在物理学里,惯性是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艾萨克·牛顿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定义惯性为:惯性,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抵抗的现象,它存在于每一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并尽量使其保持现有的状态,不论是静止状态,或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保持原样、抗拒改变,此乃“惯性”之核心。

03

无论我们在看电视剧、打游戏、看书、收拾房间还是躺着玩手机,一旦沉浸其中,“惯性”就自发地开始起作用了。

套用物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我们不知不觉地把看电视剧、打游戏、看书、收拾房间、躺着玩手机这些事情当成了我们自己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将这些事情和自己的关系错误地看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整体。一旦我们试图改变这种“属性”,那么“惯性”所带来的超强抵抗力就开始对我们的意志施展神威了。

“别动,保持这样就好。”“惯性”命令我们。

于是我们往往只好乖乖听命于它。

正是因为“惯性”如此“难缠”,如此难以被撼动和改变,所以在“惯性”形成之前,也就是我们一开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就需要特别当心。尤其当你试图让自己的人生尽可能地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迈进的时候。

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就必须让“惯性”得到合理的利用。

04

譬如:

如果你想要看书学习,那么从一开始你就得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打开电视。

如果你想要完成工作,那么当你坐到电脑旁的时候就务必要使自己完全忽略游戏的存在。

如果你想要运动健身,那么当你靠近沙发的时候就一定要直接走开。

既然无论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是学习还是看剧、是工作还是游戏、是健身还是葛优躺都会让我们慢慢地进入到沉浸状态,并且这种状态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得到有力的保持和维护,那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一种有益的姿势来沉浸和保持呢?何况无益的沉浸只能被称作“沉迷”,而有益的沉浸却被称作“心流”。

心流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所谓“沉迷”和“心流”,其实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如果想要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将“惯性”这枚硬币拨到“心流”这一面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05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惯性”如此强悍有力,但它毕竟是在相对短暂的一段时间起作用,要想利用它持续产生正向的作用,则需要无数个“惯性”的积累和固定,即养成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

众所周知,人的习惯一旦养成,通常是非常难以改变的。正所谓“习以为常”,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进入自发状态,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毫不费力,再也不需要你刻意的自我提醒和督促,当然也更不需要你“苦大仇深”地去被迫执行。因为这件事已经被“习惯”的力量内化成了你生活中固有的一部分,而你甚至都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而当“习惯”累计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你会不知不觉地发现,你的生活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成为了你曾经期待的样子。

这就是拥有“事半功倍”人生的“奥秘”。

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善待自己的“惯性”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3:43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