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避免“996”,投资是首先,但要区分投资和投机!_lightshadowchain

近期网上炒的最热的话题就是“996”的话题,甚至马云等大佬都出来发话了。马云说,能够在互联网公司996的工作是一种福气,他本人每天都是工作12小时。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一般只有三种途径:打工、创业、投资。

对于打工来说

毫无疑问,我们必须要遵守公司的要求,否则你在公司被边缘化被淘汰是必然的。对于公司来说,处理一个不太听话的员工来说,方法太多了。

但是,对于“996”这个事情,我们站在哪些知名巨头的角度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了,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对于站在这个前沿的巨头们来说,竞争压力是相当的大,而唯有拼命追赶才能成就伟大的公司或者才能不被淘汰。

那么若你还是年轻人,则不妨拼一拼,不要太纠结于“996”是不是不人道。因为你的精力充沛,工作效率比较高,再者家庭方面还没有太多的牵挂,放手一搏是明智的选择。就如马云所说“你在这里干十年顶别人干二十年的”,这是大实话!

派盾:NFT项目WW3Apes与GodZape发生Rug Pull:金色财经消息,据派盾监测,NFT项目WW3Apes发生Rug Pull,目前已删除其社交媒体账号。其另一关联项目GodZape也发生了Rug Pull,损失约20ETH,并已在数天前删除其社交媒体账号。[2022/3/21 14:09:18]

而人到中年就有点悲催,因为你现在拖家带口,家庭在心中占有第一位的位置,而且身体的机能也在不断下降,长时间的工作恐怕对健康没什么好处。所以,你拼搏的动力下降是必然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段时间网上盛传,某些知名公司高管因“个人原因和家庭原因”而被干掉,某些知名企业屡屡针对中年人而调整岗位的原因。

对于创业来说

马云说,他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彼得相信他说的是大实话。因为彼得身边创业的朋友真的都是这样过来的,一天十几个小时连轴转。但是,彼得要说的是,创业者的心态和打工的心态完全不同。创业者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自己,而打工者仅仅是为了一份薪水,再怎样努力也无法和创业者相比。而创业者除了把身家性命全部压在公司上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成就感,彼得认为这才是创业者如打了鸡血般的真正原因。彼得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是这样,虽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这份感觉甚至比钱更重要。

5亿枚XRP从RippleEscrowWallet交易所转入Ripple钱包,价值1.3亿美元:据WhaleAlert数据显示,北京时间08月01日22:09,5亿枚XRP从RippleEscrowWallet交易所转入Ripple钱包,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约1.3亿美元,交易哈希为:3780B6F54C0191F62247B11A85D2883E4B791B899D24C82C5D0763D3B4384626。[2020/8/2]

投资是你的底线

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有一种生存,那就是投资。

对于投资这事,彼得认为,我们应该将它当做是人生的最后一份职业。当你失业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投资可以成为你的底线,成为你的最后一份工作。

那么谈到投资,可能就又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财富自由问题。许多人投资就是希望能够获得财务自由,去他的“996”,去他的“看老板脸色”、去他的“职场生存必读大法”。

现场| 创世资本齐燕杰:创世资本的投资逻辑是WWW+getBTC:金色财经现场报道,今日下午,创世资本 Genesis Capital 战略升级发布会暨积木云首次中国区答谢会于北京举行。会上,创世资本投资合伙人齐燕杰解读了创世投资逻辑:WWW+getBTC。其中,3W是Why you? Why me? Why BlockChain? getBTC则是governance(治理机构体系),economy(代币经济系统),team(项目团队),Business Model(商业模式),Technologr(技术),Community(社群)。[2018/8/16]

但是要靠投资来实现财务自由并非易事,你至少需要明白这么几点:

挣得多不等于财富多

很多人往往认为挣得多就是财富多。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存的多才是财富多!

彼得试问一下,你认为,一个月薪3万而只能存区区2000元的人和一个月薪只有1万却能够存下5000元的人对比,你认为谁的财富更多呢?很显然是存下5000元的朋友!因为你存下的钱你可以去做各种投资,来建立你一旦失业或者失去工作能力时的最后防线。那么每月5000元的投资当然要比2000元的投资赚得更多!

cryptoHWwallet数据显示,认为2018年比特币达到3.5万美元的人最多:cryptoHWwallet发布了一项“到2018年底比特币价格达到多少钱?”的调查,目前调查结果显示,选择3.5万美元一项人最多,达到35%;其次是1万美元到2.5万美元,占比29%;选择超过2.5万美元到3.5万美元区间的人占到27%;仅有9%人选择5000-1万美元。[2018/4/14]

上述这个例子不是彼得瞎编的,而是身边朋友的真实例子。这个月薪3万的朋友,在17年才买了房子,光月供都要2万多,再加上两个孩子的学费、日常的生活费等等,基本上就耗尽了他的收入。而另外一个朋友虽然只有1万的收入,但他由于不存在月供等这些大额的支出,虽然只有万元的收入,但却可以存下5000元。

明白投资和投机的区别

对于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其实有很多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投资是可以靠收租而获得收益,为投机却而没有,只能靠价格上涨并卖出后才有收益”。

WWWFX的联合创始人发表声明称 宁愿自己的薪水是比特币:Kinetics Internet Fund(WWWFX)的联合创始人兼投资组合经理彼得?多伊尔(Peter Doyle)发表令人震惊的声明称:“现在,我宁愿我的薪水是比特币,也不愿用美元做薪水。”[2018/1/8]

若按照这个方法来区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所做的都是投机行为,你比如刚才月薪3万的朋友,他在2017年才买房子,月供都要2万,你认为这是投资还是投机?很显然是投机,因为你的投入非但没有产生直接的回报反而还要每月往里填钱,唯一的指望就是希望房价还能继续上涨,而且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卖掉才能变现。

所以,对于居住在大城市的朋友来说,现在买房真心不是件投资的行为,你所谓的身家千万,都是纸面上的,只能说是资产千万,但能不能变现实在难说。

那么买股票呢?哪些高位买入的、买入不分红的股票的这都是属于投机行为。因为你唯一能够产生收益的时刻就是股票涨了卖掉,而平时是没有“收租”之类的股息。

那么买入数字HB呢?那更加就是投机行为了,因为数字HB比股票更没有保障,首先分红肯定是没有的,因为它连个真正的实体可能都没有,何谈的分红呢?

其次,大多数人炒币,事实上根本不关心它的技术、它的价值、项目的前景和进展,而只关心的是,找到一种靠谱点的技术分析方法吃短期的波动就好了。

所以,若按照这个方法来区分投资和投机,那么所谓的投资,可能就是买入国债或者货币基金了。但问题是,这两者的收入根本弥补不了要命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

那么还有没有区别投资和投机的其他方法呢?有的!我们可以这样阐述:

从投资的角度看

巴菲特在股东信上提出:我宁可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看好这个篮子。为什么价值投资实践的大师会有这样的观点呢?这主要是因为,他认为风险来源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规避风险的方法就是深度思考。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的70%的资金都放在了大概10支股票上,这就是典型的集中投资。其原因在于:

1.要想搞懂一家公司的运营情况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2.想要预测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更是“难上加难”;

3.一个人的能力圈是有限的;

4.市场不会总是低估企业价值,想便宜买到公司的可能性正在减少;

所以,像巴菲特这样的真正的投资者,他们从来都是“从长计议”,把自己当做投资标的的合伙人,而并不在乎短期的“一城一池”的得失。

从投机的角度看

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简明扼要的指出:投资就是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的过程,投机则是在预测趋势。

投机者认为最大的风险来源于历史上的波动情况和未来的不可知性,因此往往通过预测趋势,追涨杀跌的操作来规避市场大幅不确定性波动所带来的损失,华尔街有句话叫做“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他们往往会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市场是否超买或超卖,市场整体趋势是否将会调整,是否已经到达确定的止盈点、止损点,不断的用波动率、贝塔值、夏普比例等数据和公式来判断趋势并进行不断地交易。而正是这样的逻辑使得投机者很难长期持有一支可能上涨十倍甚至百倍的股票。

投机者经常会在论坛上、贴吧中、微信群中去了解今天的的热点是什么?明天市场会怎样?这个项目的概念如何?另外,还会被所谓的三招学会炒股、短线交易秘籍之类的忽悠,而殊不知,其背后真正的意思是:快来做点投机交易吧,因为券商要吃饭、交易所要吃饭、分析师要吃饭、庄家想割韭菜!

投机就像蒙着眼睛走钢丝,即便你的感觉再好,技术再熟练,一个极小的失误都可能让你粉身碎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的主人公利弗莫尔,其技术之高超是“有目共睹”的,曾准确预测到了1929年的大熊市并在那场大熊市中赚了1亿美元,但是很不幸的是,在随后的1932年他开始抄底,结果最终亏得的几乎一无所有并自杀了事。

总之,投机者只看到每天的回报和收益,而投资者看重的是,投资标的是不是每天在进步、每天在增值、每天在成长,正如BTC一样,我们所要着眼的地方是:BTC的成长性、增值的能力、创造价值的能力是否每天都在改善,而不是每天的价格波动!

来源:转载自链向财经(www.chainfor.com)专栏作家-三非彼得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4:32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