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趋势这么好,你却赚不到钱,原因无他:固执+懒惰而已!_RBASE

今年的热点一个接着一个:Defi,Dao,波卡,分布式存储,NFT,Layer2,ETH2.0。每一个赛道都涌现出了不少翻倍的项目,甚至十倍,百倍项目也并不鲜见。

就在身边自己的群里,雪儿就曾亲眼见过一两个月赚到一两百万的案例,而且还不止一两个。

就拿雪儿自己来说,两三年前对区块链还一窍不通,完全没有接触过投资,之前也从来没有学习过经济金融知识,而且在认知上也相当落后,还来自上个世纪的非新新人类,在这一场热潮中本来应该属于冷眼旁观的那一类,但还是克服了困难融入进来。

虽然不能跟这些大佬们相比,但也在几个月时间让自己的资产翻了两三倍。

连雪儿这样保守的人都能看到的趋势,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在说看不到,看不懂!

还是有很多人在不停地问:为什么我没有赚到钱,你们说的牛市在哪里?

前几天雪儿在写牛市初启那篇文章的时候,很多人从中看到的不是机会,而是问题;他们想到的不是自己能从哪个地方加入进去,首先想到的却是割韭菜,泡沫,快凉了。

Coinbase宣布将为英国用户提供ETH2.0质押服务: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周四表示,将为英国用户提供ETH2.0质押服务。该产品的等候名单今天已经上线,预计很快就会全面推出。

英国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总经理Marcus Hughes表示:“最近几个月,我们见证了购买以太坊的客户大幅增加,因此很高兴能够为他们提供这项资产的抵押奖励。”为了抵押他们的以太币,客户需要首先将他们持有的资产转换为ETH2。这些资产随后被添加到“权益池”中。(theblock)[2021/9/2 22:55:59]

但是相反也有很多同学看了文章之后提出的问题却是自己有没有机会进入,甚至还有些同学马上就开始自己去查资料,找门路。

看似两种很普通和很正常的反应,实则反应了两种人在人生态度上非常大的差别。

一种是积极主动开放性的人,一种是消极被动封锁性的人。很显然,两种人在做事上的最终结果肯定也会相差非常大。

今天想说的主题是很多人在趋势面前始终赚不到钱,很可能就是因为这种消极被动封锁的人生态度。

Bitcoin.com创始人Roger Ver加入ADAX投资者委员会:Bitcoin.com创始人Roger Ver加入ADAX投资者委员会。据悉,ADAX是自动化流动性协议,以去中心化和非托管的方式促进Cardano生态系统内的交易。

据此前报道,ADAX任命Bitcoin.com联合创始人Mate Tokay为战略顾问。此外,Mate Tokay还是ADAX投资者。(MarketersMedia)[2021/7/5 0:27:56]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人的主要特征:

1.懒惰

这种人大多数都是懒惰的。

不仅仅是行动上的懒惰,还包括思想上和心理或者说认知上的懒惰。

思想上的懒惰:有些人不喜欢思考问题。雪儿看过报告说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认真做过一次深入的思考。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但对这个说法雪儿在主观上是相信的。

因为身边太多这样的人了,说话从来不经过大脑;一遇到问题,选择和做决定,第一反应就是问别人你认为该怎么办,你认为改选哪个。

OKCoin宣布向比特币软件维护者MarcoFalke提供资助:加密货币交易所OKCoin宣布向比特币核心软件维护者MarcoFalke提供一笔“六位数”赠款,具体金额未透露。自2017年以来,Falke是比特币代码最活跃的贡献者;目前致力于改善比特币的测试基础设施,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是该交易所启动独立开发者资助计划以来的第四笔赠款。开发者FabianJahr和AmitiUttarwar以及开源比特币支付处理器BTCPayServer也获得赠款。到目前为止,OKCoin已提供超过50万美元的资助来支持开源比特币的开发。(TheBlock)[2020/8/6]

说白了这就是思想上的懒惰。

因为思考需要费脑力,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累的事。因此一遇到问题马上向他人寻求答案真的不是你有多好学,有多不耻下问。相反这只是懒惰而已,是你想把该自己做的思考推卸给他人而已。

当然了如果思考和决定是他人帮你做的,那么当出现错误的时候,自己便可以把责任也推卸给他人,因此这种人生态度其实还体现了不愿承担责任的心理。

EbuyCoin平台ETF专区BCH3L最高涨幅超26%:据EbuyCoin行情显示,EbuyCoin交易平台ETF专区多个币对持续上涨,截止今日18:00(GMT+8),BCH3L/USDT当前净值0.0483美元,日内涨幅17.8%,最高涨幅26.09%。LTC3L/USDT日内涨幅7.55%,BTC3S/USDT日内涨幅7.5%。ETF是一类锚定数字资产价格变化的金融衍生品。

EbuyCoin是COCO WEB PTE.LTD旗下经营数字货币相关支付业务服务的品牌,总部位于新加坡,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计算机与金融风险管理专家团队管理运营的数字资产服务平台。[2020/5/9]

心理/认知上的懒惰:心理和认知上的懒惰更多体现在不愿意接受超出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事情。如果出现自己不能理解,无法看懂,也无法解决的事情,第一反应是怀疑,拒绝,排斥,甚至攻击想要除之而后快。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我们可能更多会认为这是一种固执心理,更确切来说应该是不想突破自己心理上的舒适区。

动态 | Coinone旗下马耳他加密交易所CGEX将于9月18日关闭:据CoinDesk消息,Coinone旗下马耳他加密交易所CGEX将于9月18日关闭。[2019/8/19]

今年出现的这么多热点和机会,有些其实只要自己稍微用一点力,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一下很可能就能获得超出自己想象的结果。单就说Defi中的机会可都不是一个两个,就算挖矿复杂一点,有潜力的翻倍的币种也不止十几个了,呆在币圈的人按理说买对一两个应该不是很大的难题。

雪儿还看见很多同学自己也没有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就呆在一两个群里,也能抓住一些不错的机会赚到不少。

但还是有非常多同学的说自己一个也没有参与,还有人在雪儿文章中留言问,自己手中的主流币为什么一个都没涨。

对啊,那为什么不思考一下,今年的机会有多少给了主流币?又为什么钱不往主流币上流呢?

天天呆在币圈,也天天在看文章,如果你说这个趋势完全没看懂,雪儿是不信的。更可能的是你不愿意相信,更不愿意接受而已。

不相信自己手中的价值币涨不过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接受自己内心的期待落空,更不愿意接受自己对趋势的判断出了问题。

归根结底一句话:这些东西超越了自己的认知,你无法接受,也不愿突破自己加在自己认知上的框架和限制。

因为要做到这些,不仅仅意味着你不得不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还意味着要从很多方面否定甚至推翻自己之前固有的思维和判断。这都是让自己心理非常难受的事,可以说完全超出了自己的心理舒适区。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认知上的懒惰。

行为上的懒惰:这就比较好理解了。任何一个项目,就算要初步去做一个了解都需要花费不少的功夫,至少要去看别人写的评论文章,看项目的网站。如果要做得更深入一些,要看白皮书,查询项目的相关数据,有时候还需要自己做记录,建立文档表格,做比较。然后还要进行各种分析,做出自己的评估。

这哪一条都不是跟别人欢快地吹吹水就能做到的。这些都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去落实,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去查证,然后一个结论一个结论去总结,可以说是非常苦逼的事情。

那些连别人文章写的什么都不看,只看一个标题上来就喊局,割韭菜的人,大多都是懒惰的,也可以说难以赚到趋势的钱的。

因为你不愿意动手去做事,不愿意动脑去思考,更不愿意突破自己的固有认知接受新鲜事物,难道这些新事物中的钱会自动跑到你口袋里来?

2.怀疑

关于Defi,很多人认为是1CO,是泡沫,认为马上就会凉了。甚至听说有人因为YAM失败了,AMPL遇到低迷了就开始露出了老韭菜会心的微笑。

难道汽车刚发明时候被马车嘲笑,互联网刚诞生时被传真机和电话机吊打的故事会在如今再发生一次吗?

难道就因为有项目失败,我们就要否认Defi这样一件事情的意义?

能说这些会心的微笑是因为内心积压的愤怒吗?因为身边的人都抓住了的机会自己为啥没有抓住的愤怒!

其实很想问一句,你到币圈来的目的是什么?是来戳破泡沫看别人失败的吗?

别告诉我你不是因为2017年听到那么多人发财,或者不是因为后面看到别人赚了钱才进来的。

既然你来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那为啥不去思考这个趋势中能够带来赚钱效应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而非要揪着是否是泡沫不放?

传统的制造业,工业农业确实没有泡沫了,那为啥你不回家去种田,去车间搬砖,去踩个缝纫机缝衣服,非要跑到这个满是泡沫的地方来?

不就是因为行业早期的不规范,有泡沫的存在,我们这些普通人才有可能从溢出的泡沫中分到小小的一杯羹吗?

如果这个行业都已经跟如今的互联网一样规范了,投资市场也跟股市一样合规了,作为没有技术,没有经验,也没有资本的我们这些普通人能有多少赚到超出同类人的可能性?

其实,你以为天天花时间去研究的人,难道他们看不到这里面有泡沫吗?

区别就在于他们看到了泡沫,也看到了泡沫下面沉淀的价值,更看到了自己能够利用泡沫的机会。

说到底,怀疑还是因为自己的懒惰。

因为懒惰,你没有去花时间扒开表面的迷雾;因为懒惰,你没有花心思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迷人眼目的东西出来;因为懒惰,你没有尝试用自己的眼去看清迷雾下面的真相,用自己的心去丈量这些真相与自己的距离。用自己的手和脑去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

因此在迷雾中,你只能用拒绝和怀疑来保护自己内心的坚持。哪怕明知这些坚持与现实想去甚远。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你已经走在了几十亿人的前面,如果因为懒惰而让自己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本质,如果因为怀疑而让自己与机会失之交臂,这就不只是辜负,而是损失了。

以上所述只是针对现象就事论事,不是针对任何人,请勿对号入座!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3:54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