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价格:以太坊为参照物,如何看待热门项目?_CMC

假如我们发现一个新项目,虽然未知其前景如何但自己却非常想投资时怎么办?

实际上在每一轮熊市中,都会有一些光环满满的项目,它们背景靓丽、色彩光鲜。正是因为它们太漂亮、太耀眼,所以总是在上线之初就能引发大众的追捧。

但这些项目的未来就一定那么美好吗?完全未必。

可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又不希望错过这样的机会,可想投资的时候市场价格又太高,那怎么办呢?

对此,我想起了加密生态中的那些经典项目。

这些光环满满的项目再牛也牛不过那些经典项目吧?如果我们能从那些经典项目中找到一些规律,应该对当下指导我们去处理这些“光环”项目是大有裨益的。

在美上市区块链中概股涨多跌少:今日美股收盘,在美上市区块链中概股涨多跌少。嘉楠科技收涨0.91%,人人网收跌8.23%,中网载线收涨4%,寺库收跌2.59%,迅雷收涨6.9%,猎豹移动收涨0.52%,兰亭集势收涨11.4%。[2020/11/18 21:07:32]

因此我又仔细回忆了一些经典项目的崛起过程尤其是它们在崛起中曾经走过的历程。

我总是相信历史是最能够给我们启发和智慧的。

说起经典案例,首推就是比特币了,但对比特币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我们今天先看看以太坊。

我们先看它在价格方面的表现:

Coinbase报告:机构对以太坊的需求不断增长:根据Coinbase的《2020年年度回顾》报告,随着企业对比特币的投资不断增加,机构对以太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据Coinbase Institutional的研究人员称,虽然去年该交易所的客户主要购买了比特币,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持有以太坊头寸。Coinbase的大多数机构客户认为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计算网络”,共享了比特币的一些关键属性。对于拥有以太坊,这些客户将该资产的潜力视为价值存储和数字商品的“组合”,这对推动以太坊上的交易至关重要。许多人认为,对DeFi的兴趣不断增长是以太坊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Coinbase客户认为,以太坊可能成为支撑这一新金融系统的主要结算网络。[2021/1/26 13:29:49]

以太坊的公募价是0.4美元。我以CMC上的数据为准再回顾了以太坊从2015年到2017年年底的走势。

动态 | 香港出现比特币和以太坊ATM机:据generalbytes报道,近日,在香港的上环文咸东街的Naked Hub裸心社安装了比特币和以太坊ATM机。该ATM机由BATMThree公司推出,据BATMThree公司表示,比特币ATM机背后的商业模式是在交易所买卖加密货币,并以保证金买卖形式给予访问自动取款机的终端用户。[2018/9/5]

我将以太坊在这段时间的走势分为三个阶段:炒作阶段、退潮阶段、探索阶段和爆发阶段。

1)炒作阶段

我在CMC上能找到的最早记录是2015年8月8日,当天以太坊的价格为2.7美元。

智利使用以太坊的区块链记录与踪能源数据:智利政府宣布,智力国家能源委员会将使用以太坊的区块链作为记录能源行业统计数据的一种方式,以获得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与可追溯性。该委员会已经向区块链提交了一些数据,其中包括发电能力、平均时长价格、边际成本,碳氢化合物价格,以及一些关于再生能源比例的信息。[2018/4/10]

2)退潮阶段

一个月后,也就是2015年9月12日以后一直到2016年1月7日的这4个月,它的价格回落到1美元以下。

3)探索阶段

2016年1月7日以后,这个状况后续渐渐有了改善,其价格逐步抬升,到2016年12月31日,其价格开始徘徊在10美元之内。也就是它在一年的时间价格波动范围从1美元逐步抬升到10美元。

4)爆发阶段

而到了2017年2月,以太坊渐渐开始因为1CO的崛起而价格迅速起飞,并在当年的12月达到那一轮牛市的峰值,价格接近1300美元。

上面是以太坊价格走势经历的几个阶段,在使用场景方面呢?

在使用场景的探索方面,以太坊在上线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实际上大家并没有发现它典型的场景,基本上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新的炒作对象而已,或者按当时的说法:又一个山寨币而已。

它的应用场景真正被发现并引爆币价实际上是在2017年2月,也就是币价的爆发阶段。

综合应用场景和币价走势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即便如以太坊这样的顶级项目,其应用场景得以发现和爆发也是等到了它上线后的差不多2年后。而在它的应用场景被发现之前,它的币价相对于后面的涨幅那都是小儿科。

然而这是比较乐观的状况,如果状况不乐观------也就是说一个项目如果根本没有应用场景,那我们在高位接盘那就更没有意义了。

那什么状况可以被视为高位接盘呢?很明显就是在炒作阶段,也即是以太坊上线不久的2015年8月8日到9月12日。因为在那之后的连续4个月,以太坊都在低位徘徊。

这个时候,以太坊一上线,其价格就是公募价的7倍,尽管这个倍数现在看起来不高,但在当时的熊市,已经算不低了。

有读者可能会说,在探索阶段以太坊的价格不是到了10美元左右吗,那时的风险不是更高吗?

对此我的看法是这样:在探索阶段,以太坊上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这个阶段尽管以太坊的应用场景还没有大规模爆发,但是已经有零星的应用开始在以太坊上显现。人们逐渐开始对以太坊形成共识,随着这种共识的凝聚,以太坊的价值开始彰显,因此其价位开始在无形中逐步攀升。

但在2015年8月,对一个刚上线的品种,没有共识的凝聚,没有市场的考验,价格一来就冲得这么高,这里面怎么看怎么都是风险。

就以以太坊的例子看,对一个新项目,即便它再牛,如果一上线其价格太高是很不适合入场的。我们即便再喜欢这个项目,也最好等这股热潮过后,大概是上线后的1个月到4个月再入场,或许才是风险可控的阶段。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4:28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