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比特币交易量达到数十亿美元,每天进行数十万笔交易。这是比特币吸引最多投资者的原因之一,因为所有交易所都有如此高的交易量和良好的深度。然而,一些链上分析器一直在深入研究区块链以探索每日BTC交易量,这项研究的结果令人震惊。
报告:BAYC的7天交易量增长1,095%疑似包含清洗交易:金色财经报道,根据DappRadar最近的一份报告,Bored Ape Yacht Club (BAYC) 的7天交易量惊人地增长了1,095%,达到2,190万美元。对BAYC最近交易量激增的更深入分析表明,清洗交易对该指标的增加做出了重大贡献。报告指出,当交易者通过在他们之间交易资产来创造人为的交易量时,就会发生洗盘交易。随着Blur市场代币空投第2季的临近,这种做法变得更加普遍。因此,NFT做市商正在战略性地利用积分收集机制来最大化未来的利润。在BAYC的案例中,只有大约30只独特的BoredApes参与了这些清洗交易。然而,这些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归因于鲸鱼钱包,这表明他们的账户之间存在潜在的交易活动,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此外,报告指出,随着Blur的NFT点对点借贷协议的出现,Bored Apes作为抵押品的资格增加了他们的吸引力,触及积分收集和抵押品的交叉点。[2023/5/30 9:49:29]
超过50%的虚假交易量
报告:朝鲜黑客组织Lazarus通过混淆资金来源清洗窃取的加密货币:英国跨国安全公司BAE Systems和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表一份报告,揭示了网络犯罪分子如何清洗加密货币。
根据这项研究,与通过电汇等传统方法的巨额现金相比,通过加密货币进行的案件仍然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例子,报告深入探讨了朝鲜黑客组织Lazarus Group使用的方法。Lazarus通常从一个交易所窃取加密资金,然后开始使用“分层技术”通过不同的多个交易所进行交易。这些黑客雇佣了东亚协助人员,他们接受了部分被盗资金,以帮助。研究称,这些协助者在他们拥有的众多地址之间转移加密货币,以“混淆资金来源”。“协助者通过新增加的银行账户转移一部分收到的资金,这些账户与他们的交易所账户相关联,这使得加密货币能够转换成法定货币。其他被盗资金可能会通过比特币转入预付费礼品卡,在其他交易所可以用来购买更多比特币。”
据此前报道,朝鲜黑客组织Lazarus通过LinkedIn招聘广告攻击加密货币公司。(Cointelegraph)[2020/9/4]
大多数情况下,在目前的市场上,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数字资产实际上是假的。这些虚假的交易量是为了让数字资产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好,让其他投资者把钱投入其中。小盘山寨币通常在很大程度上犯了这个罪,但似乎市值最大的加密货币并没有被排除在外。
分析 | 减半行情还未结束,杠杆投资者正面临清洗:针对“近日行情震荡下跌”情况,98年的加密分析师郐冬表示:加密货币仍然是一个体量不大的市场,除了比特币以外的很多Alt Coin,其实流通性都很糟糕,10300美元是个非常大的压力位,如果我们回顾过去两波行情,就会发现每次比特币走势突破这个位置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体量的卖单,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在这个位置上方是盈利的,所以在没有场外资金持续注入的情况下,利用场内的杠杆资金来突破它是很难的。考虑到近期资金的流向情况,这一波我仍然看跌至8500美元,甚至是到8216美元都有可能,就像是我在2月15日所表达的观点一样,8500美元下方有很多初始的非杠杆投资者,他们才是这轮行情的前期主力,而后入场的杠杆投资者被洗下去是很正常的,有不少人正在买U来不断补仓。[2020/2/27]
《无银时报》对2022年的每日比特币交易量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大部分交易量实际上是假的。该研究表明,各种交易所51%的比特币交易量实际上是洗盘交易的结果。
对于那些不知道的人来说,清洗资产交易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关于该资产的虚假叙述,使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其中。这样,他们就被困住了,洗盘交易员带着数百万美元的利润走了,这取决于计划的规模。
该研究显示,稳定币实际上对这一清洗交易量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意味着数字资产在交易所的虚假交易量高达100亿至150亿美元,这引起了人们对这对加密货币的影响的担忧。
对比特币价格的影响
对于毫无戒心的人来说,当涉及到比特币的价格时,可能不会有任何操纵,但《银行无钱时报》的这份报告实际上表明,数字资产在很大程度上纵了。清洗交易可以很容易地影响数字资产的价格,使它看起来像是一项有利可图的投资。
因此,假设比特币正在多个交易所之间进行交易;它投资者相信对资产有很大的需求,导致他们购买它。从而在此过程中提升加密货币的数字资产。
据报道,如此大量的交易量是假的,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当前的BTC价格是否真的准确。如果真实交易量低于报告交易量的50%,则数字资产的价值将达到12,000美元左右。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