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观察 | 三大金融协会提示防范NFT金融风险 对数字藏品有何影响

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倡议提及,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主要提及6个方面的行为规范:一是不在NFT底层商品中包含证券、保险、信贷、贵金属等金融资产,变相发行交易金融产品。二是不通过分割所有权或者批量创设等方式削弱NFT非同质化特征,变相开展代币发行融资(ICO)。三是不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续挂牌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服务,变相违规设立交易场所。四是不以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作为NFT发行交易的计价和结算工具。五是对发行、售卖、购买主体进行实名认证,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发行交易记录,积极配合反工作。六是不直接或间接投资NFT,不为投资NFT提供融资支持。

同时还指出:我们郑重呼吁广大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NFT投机炒作行为,警惕和远离NFT相关非法金融活动,切实维护自身财产安全。如发现相关违法违规活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盛业首次落地“数字人民币+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金色财经消息,盛业(06069)公布,于近日,在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天津市金融局”)的指导和支持下,该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合作,成功首次落地“数字人民币+供应链金融”创新应用场景(“合作”),实现以数字人民币形式为客户提供供应链数字金融服务,并计划通过数字人民币和智能合约升级账户体系。(智通财经网)[2022/5/21 3:32:09]

三大金融协会联合提示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引发行业重视。这与过去一段时间NFT市场的火热与部分乱象分不开。NFT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因为过度的火热也免不了被投机团队的利用。三大金融协会也在倡议中提及,近年来,我国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市场持续升温。NFT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潜在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炒作、、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隐患。

价值与风险同在。实际上,NFT在去年的爆发式增长后,无论是场景还是可结合领域都更加多元化,已经成为诸多行业头部企业的品牌建设全新途径,是潮流之下竞相布局的赛道。随着NFT在海内外的发展,该市场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操作。持续火热也吸引了部分投机团队涌入,他们抓住用户的Fomo心理,借助各类包装、炒作手法,吸引用户进场,这无疑会放大市场风险,不利于NFT的健康发展。同时,NFT市场还存在无法确定公允价值,容易陷入炒作陷阱的问题。

AOFEX平台币OT现报价13.06AQ 24H涨幅1.31%:数据显示,AOFEX交易所平台币OT最新成交价为13.06AQ,日内涨幅为1.31%,24小时成交量为1274万OT。

AOFEX数字货币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和资产安全保障。[2020/10/28]

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还指出,此次倡议既表态了NFT经济的正向作用,同时又明确提出,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金融协会倡议发布后,引发市场进一步讨论的是本次倡议对于数字藏品市场的影响。数字藏品的流行源于元宇宙和NFT的出圈。去年以来,NFT数字藏品引发各大品牌和企业的投入,数字藏品的品类也随之呈现出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各种形式。

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区块链作为数字藏品的底层技术,可对数字化原创作品进行链上标记生成唯一数字凭证,而不可篡改、不可复制、不可拆分等特性,使得其在任意变动中都会留痕形成追溯性,有效保护发行者版权和消费者权益。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IP进行数字化,诸多文化IP机构也在试水数字化新趋势,也使得数字藏品这一新载体成为关注焦点。

数字藏品市场有多火?继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早早布局之后,多家互联网数字内容平台、文艺界公司等纷纷开展数字平台的研究与规划,近期更有多家数字藏品平台上线。诸如,微博上线TopHolder数字藏品平台。中钞融权区块链实验室推出数字藏品平台。迅雷链推出企业数字藏品服务平台。中国搜索打造的“时藏”数字版权藏品平台于3月17日上线公测。芒果TV近日已完成自建区块链部署,区块链名初定为光芒链,采用的是TBFT共识算法,并于3月中旬上线基于光芒链的数字藏品平台。此外,由民政部旗下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区块链分会与数字经济发展协会共同孵化,联合中央美院、北京798艺术中心共同发起的数字藏品商城平台—智元艺术藏品平台于4月初上线。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传统文化IP而言,数字藏品的流行,给予了文化创新的活力,打开了一种可确权、可追溯的文化消费新模式,使得传统文化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可能性边界的外移。但同时,合规性的确定、藏品公允价值的确定以及如何避免转让交易时产生炒作乱象等是摆在NFT数字藏品面前的现实问题。

而从三大金融协会倡议中也可以看到,需要更注重践行科技向善理念,合理选择应用场景,规范应用区块链技术,发挥NFT在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面的正面作用。确保NFT产品的价值有充分支撑,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防止价格虚高背离基本的价值规律。保护底层商品的知识产权,支持正版数字文创作品。真实、准确、完整披露NFT产品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目前数字藏品发展尚在早期阶段,多数数字藏品的价值标准尚不明确,有待形成共识。平台和发行企业应对数字藏品合理定价,避免过高定价,防止出现严重泡沫。合理设置发售模式,对转赠、内外部流转等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从机制上避免无序炒作现象发生。

业内分析也认为,对于现行的不断上线的数字藏品平台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NFT的交易属性,更符合监管要求。此外,诸多数字藏品平台表示推出数字藏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创作者维护应有的权益,所以中国的数字藏品没有开放二次交易这一环节,仅支持个人收藏及使用或无偿转让等功能,也因此更符合监管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数字藏品品牌选择与传统文化和传统IP合作打造数字藏品,确保推出的数字艺术收藏品具备公允的艺术性,让数字性能有所附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币安下载CertiK:山寨代币假NYM及一系列欺诈项目清单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18时,CertiK安全团队监测到某欺诈者(团队)利用了NYM项目的知名度,创建了NYM同名代币。该欺诈项目导致了12.72枚BNB(约三万多人民币)受到损失。 虽然代币名称相同,但欺诈者于BSC上部署了山寨NYM,而真正的NYM部署于以太坊。 目前该假NYM代币部署者已经创建了许多其他未经验证的代币并敛走钱财。

DAI北京仲裁委:比特币受到法律保护 但有个条件

比特币在国内受法律的保护吗? 近日,在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刘扬律师团队代理的一则委托管理比特币纠纷案件中,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定:“本案合同并非违法合同,也没有违背公序良俗,不存在无效的情形,而是合法有效的合同。” 仲裁委表示,“包括本案的比特币在内的虚拟货币属于虚拟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

[0:15ms0-6:63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