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遇上元宇宙 能否擦出火花?

去年以来,资本市场上元宇宙概念火了。热潮之下,不少金融机构跃跃欲试,百信银行就赶在去年12月30日推出了首位虚拟数字员工艾雅(AIYA)。

值得期待的是,在虚拟数字员工出现之后,会不会有虚拟柜台、虚拟数字人的大堂经理,甚至是虚拟理财产品?虚拟的员工和产品是否具有现实的价值?当银行与元宇宙相遇,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Ripple CTO:比特币源代码“极有可能”存在严重Bug,可突破2100万枚硬上限:9月13日消息,Ripple首席技术官David Schwartz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比特币源代码“极有可能”存在严重Bug,该漏洞可能允许创建更多数量的代币,超过2100万个上限。如果该漏洞被利用,可能会“削弱”人们对比特币的信心,并给交易所造成巨大损失。 不过,David Schwartz表示,恶意行为者应该永远不会发现或利用这样的漏洞,而且如果你是一个比特币长期持有者,也不用为此担心。[2022/9/13 13:27:02]

浦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在智能客服和智能外呼场景下,机器人可每天接待8万通电话,提供客户账户管理等服务,同时就风险提示、业务通知等场景每天呼出50万通电话;在APP渠道,面向零售用户提供的理财小助手服务,能够提供数千款产品的知识问答,帮助客户自助挑选理财产品。

2021年,浦发银行甚至将数字员工的服务能力赋能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政务自助服务中心,帮助那里的虚拟数字人“小虹”面向居民和企业用户提供300余种一网通办业务咨询和指引服务。

金天分析认为,在过去,银行具有明显的重渠道特性,一线员工数量庞大,这也是与客户面对面营销的必要配置。但近年来伴随客户行为习惯发生变化,部分人工岗位出现了被数字化服务替代的趋势。数字员工除了可以满足标准化业务的处理需求,由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数字员工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发掘潜在业务,能够进一步加速相应业务场景的轻型化变革。

业内专家认为,未来虚拟数字人还将承担更多的功能。金天表示,虚拟数字员工的推出,除了整合承接原有智能机器人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在直播、短视频等场景得到应用,助力品牌传播,取得更广泛客群的关注。

陈龙强认为,未来银行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形态已经在悄然变化,尤其是年轻人的交互方式已然不同。金融科技、虚拟数字员工和数字资产将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新的重要抓手。百信银行目前已实现将数字银行卡和数字藏品、区块链等技术结合,可以为金融机构和用户提供数字资产的发行、领取、购买、存储、转让和确权等服务,为每一件数字资产形成唯一的权属凭证。

“要让员工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充当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要为员工提供更多创新性的岗位,并实际体验到获得感。”杨兵兵说。

同时,也有多位专家提醒,元宇宙对金融领域来说,目前更多的只是一个概念。元宇宙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应该关注的方向,但是不能以此为噱头进行炒作,更不能对消费者形成误导。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比特币交易委员关注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建议前瞻布局元宇宙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2021年大火的“元宇宙”概念也引起了委员们的关注。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巩富文写提案建议:前瞻布局元宇宙,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前瞻布局发展元宇宙,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现实路径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按照网上的解释,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FTX德勤:元宇宙综观—愿景、技术和应对

序? 2021年11月,元宇宙在经过了长期酝酿后,随着Facebook公司的改名产生了一个高潮,资本市场估值也随之飙高。3个月后,到2022 年的2月,相关公司的市值已经明显下降。元宇宙热从”好奇与雄心“,进入到”理智与探索“阶段。

Luna成功筹集了 5600 万美元的AssangeDAO 即将消失?

DAO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引起了Crypto圈内很多人对其的哲学讨论设。在最基本的层面上,DAO 只是一种将人们组织起来实现集体目标的方式。它们通常被称为“具有共享银行账户的互联网论坛”,或建立在区块链或加密项目治理结构上的准公司。 一些人预测 DAO 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新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大型投资项目既不由公司运营,也不由政府运营。

OKB全国政协委员陈晓红:加快推进元宇宙市场稳健发展

2022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提交了《加快元宇宙市场稳健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提案。陈晓红委员认为,当前,元宇宙市场仍然存在概念界定尚未统一,基础研究支撑不足;市场发展盲目无序,投资过热;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应用场景难以协同;统一标准尚未构建,网络体系远未形成;优质人才供给匮乏,创新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0:0ms0-6:62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