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中办国办去年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打破信息孤岛,统一明确各部门信息共享的种类、标准、范围、流程,加快推进部门政务信息联通共用。
近年来,北京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打通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两个领域,推进信息共享,加快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6月17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不动产交易大厅,王颖女士拿到新房本后,她在旁边供电公司的用电过户窗口,用了不到一分钟就办理完成了用电过户申请。“以前办理房子过户之后还要办理用电过户,需要约卖房子的人,再跑一趟供电公司,现在一次办完真是太方便了!”王颖由衷地赞叹。
从4月中旬起,北京市海淀区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用电过户”同步办理的新举措,让市民和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可以一并办理用电过户,省时又省力。
数字资产研究院朱嘉明:未来五年科技革命开始呈现叠加状态:10月24日,第6届全球区块链赋能峰会暨2020火币大学秋季毕业典礼正式在深圳举办。本次峰会由火币大学和湛庐文化联合主办,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出席并以《进入新阶段的全球科技革命》为主题展开授课。
朱嘉明回顾了千禧年以来的科技革命,并表示未来五年,科技革命开始呈现叠加状态,量子计算代表的算力革命、人工智能代表的智能革命、物联网代表的生活方式革命的叠加。未来不再是经历进化,而是经历爆炸,数字化、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正在加速到来。数据将会是人类科技即将面对的重大挑战,能够挑战数据,让数据接受规则的只有区块链。[2020/10/24]
海淀区的探索,正是北京市大力推动“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方式便利化、智能化的一个缩影。按照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到2019年底,北京90%以上的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到2020年底,100%的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朱嘉明:数字化支撑硬科技化,区块链赋能数字:近日,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表示,硬科技化、数字化、区块链化是产业新浪潮的三大特点。其中,数字化是指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区块链化是指建立以区块链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产业基础结构。实操层面,硬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软件层面离不开数据支撑,而区块链更一直被看作是分布式数据库。可以说,数字化支撑硬科技化,区块链赋能数字化。(腾讯网)[2020/7/15]
过去担心信息滥用导致不共享,形成“数据孤岛”影响办事效率
在办理房屋过户的同时,把用电过户也一起办了,听起来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以前为什么实现不了呢?
原来,长期以来,由于担心数据共享会导致公民信息被外泄滥用,以及数据信息在批量传输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不仅政府部门的数据很难与公共部门共享,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也存在挑战,“数据孤岛”难以打通。“公共数据采集、汇聚、共享、开放等各环节所涉及的安全主体责任不清晰,在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依据,成为各部门不共享、不开放的理由。”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
经济学家朱嘉明:2020年是区块链与产业结合的重要年份:6月28日,腾讯区块链加速器首期复试在腾讯总部举行。知名经济学家、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表示,2020年是区块链与产业结合的重要年份,是区块链发展与应用历史的关键时期。“战略、互动、生态、加速”已成为区块链与产业结合的关键词。
他提出5点原因:1.在区块链技术、功能以及区块链在宏观经济和社会治理中地位,形成前所未有的共识,并达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2.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获得拓展,区块链与各种产业结合,得以全面展开,开始呈现产业区块链化,区块链产业化的生态;
3.区块链技术正在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扩散,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动力;
4.区块链底层技术获得进一步开发,并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构成互动型创新;
5.因为区块链技术纳入新基建,有力推动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进入历史新阶段。[2020/7/2]
目前,尽管在全国范围内已有一些地区实现了办理二手房交易与用电过户一起办理,但实际上很多地区都是将不动产部门和电力部门进行简单的物理集中,因为后台并没有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多份材料仍然需要在后台经过不同部门流转,难以真正实现“一网通办”。
声音 | 朱嘉明:区块链将是重建人类信任的基础结构:2020年1月15日,由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主办,零壹财经作为战略合作媒体的第八届“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在北京四季酒店召开。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教授带来主题演讲《积极面对全球性信任危机和信任赤字的挑战--区块链将是重建人类信任的基础结构》。朱嘉明指出,数字经济时代,人类社会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信任危机”,与此同时,应对信任危机的传统手段失灵,政府等组织形态的影响机制丧失。而区块链具有的分布式的节点网络、大数据与算法、智能合约等优势,将使得区块链成为支持世界级共识的基础结构。(腾讯网)[2020/1/15]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董文勇认为,在推进公共数据共享的过程中,既有部分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共享”,也有客观上因数据标准不统一等导致的“不能共享”。“必须深入推进机制创新和技术进步,使政务服务更加便利化、智能化。”
现场|朱嘉明:区块链与应用数学密不可分:金色财经12月17日现场报道,今日,由数字资产研究院主办,零壹财经和石榴财经承办的2018国际区块链数学科学会议在京举行。经济学家朱嘉明教授以“关于形成‘区块链应用数学’的可能性”为主题作了报告。在会议上,对于区块链是否有建立应用数学的科学基础,朱嘉明教授表示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在于区块具有足够的跨学科基础;与数学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区块链展现了引入其更多数学工具的可能性;区块链应用场景日益扩大。
此外,朱嘉明教授还分析了区块链衍生出“应用数学”的几种范式:1、区块链是科学、技术、工程学和经济学的集合;2、区块链背后的应用数学是个“群”,而这个“群”是叠加的;3、区块链为纯数学提供实验平台。[2018/12/17]
作为北京市技术创新高地,海淀区尝试以新技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过研究,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选定了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不动产登记与用电过户作为突破口,以二手房交易为办事主题,尝试实现不动产登记和用电过户服务的联动办理。
区块链技术加快“一网通办”进程,带来更多“一签即成”高效服务
区块链作为一种安全性高、可促进信息共享互认的新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电子存证等领域,发挥了数据高效共享、安全传输以及信用支撑的作用。
海淀区决定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一网通办”建设,加快“一网通办”的进程。“海淀区推动不动产登记与用电过户一并办理过程中,其核心就在于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政府部门与电力部门信息共享的问题。”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蒋博介绍,通过信息共享,打通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两个领域,让办事群众“只需跑一次”。这种把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联动办理的做法在北京尚属首例。
负责提供区块链服务技术的中海思源副总经理王惠平介绍,区块链技术拥有的高强度保护隐私、防篡改特性,有助于确保公民的个人信息不被滥用。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可针对实际业务需求,精准调用足以支撑审批的数据。
记者了解到,此次海淀区应用区块链技术,只提供单笔交易信息,购房者在经过人脸识别后,将市民的房产信息共享给电力部门。“‘政企联动、一站办理’举措推出之后,用电过户与不动产过户同时办理,客户无须提供重复资料,只需在用电过户窗口进行签字确认,即可成功办理用电过户,体验‘一签即成’的高效服务。”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经理齐小伟介绍。
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群众去专门的供电公司办理用电过户业务需要携带4—6种证件,办理工作时长为5个工作日。“区块链技术打通了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之间存在的数据壁垒,完成用电过户业务不超过5分钟。”
将建市、区两级大数据管理平台,推动政务信息共享开放
今年4月19日至5月17日,北京市面向社会征集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共有240家单位申报了321个应用项目,海淀区块链不动产交易、通州“城市大脑·生态环境”平台等一批项目脱颖而出。
“目前北京大数据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北京市经信局大数据应用与产业处处长唐建国介绍。实际上,北京近年来一直在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2006年建成全国首个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2012年在全国率先开通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2015年在全国率先启动政务云建设……越来越多的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效率越来越高。
2018年,在北京开办企业需要5天,到今年2月需要2—3天,而到4月,最快只需1天就能全办好。申请人通过“e窗通”市级企业开办网上服务平台就能全程办理。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秦世杰介绍,该平台通过整合原先分散在各部门网站的网上办事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开办流程中存在的申请人需要多点登录和申报,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不及时和串联审批耗时过长等突出问题。此外,在数据调用上实现跨部门信息应用,调用的人口信息、法院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以及多部门的信用黑名单信息,在身份核验、信用惩戒上实现有效应用。
目前,北京市正进一步推动政务信息共享开放,《北京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提出,北京将建设市、区两级大数据管理平台,目前已有11.5亿条数据在市级大数据管理平台汇聚。“通过数据共享,最终实现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推动政务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潘锋表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