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互链脉搏联合赛迪研究院发布《2019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园发展报告》_区块链存证流程图

文丨互链脉搏研究院

7月30日,赛迪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发布暨区块链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在本次论坛上,互链脉搏联合赛迪区块链研究院发布了《2019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园发展报告》。

在本次报告中,互链脉搏联合赛迪区块链研究院对国内近20家主流区块链产业园进行了详尽调研,并从园区发展环境、核心竞争力以及园区运行模式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当前区块链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八成产业园成立时间不足2年一半以上集中在沪、杭、穗

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资本和市场三驾马车驱动下,国内各地区块链产业园数量快速增长。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5月,全国已成立的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共有22家。从成立时间来看,80%的区块链产业园成立时间不超过2年,且沿海城市区块链产业园占比超六成。

从地理区域划分来看,全国区块链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等地区,其中浙江省和广东省各有4家区块链产业园区,并列全国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首位。

而从城市分布来看,杭州、广州、上海最多,三大城市区块链产业园数量占比全国50%以上。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区块链产业园都集中在这三大城市。

招商呈两极分化超三成园区空置率高于50%

国内区块链产业园发展虽然遍地开花,但各地园区的实际招商情况却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广州、青岛、杭州和上海地区的主要区块链产业园区招商进展较快,园区平均入驻率超过60%;但另一方面,以重庆链岛、湖南星沙区块链产业园、武汉区块链产业园区等为代表的内地园区招商进展却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区块链产业园区的空置率偏高,尤其是内陆地区的产业园区,由于缺乏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招商更加困难。

互链脉搏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国内区块链产业园中,有三成园区的空置率超过50%,近五成的园区空置率在30%—50%区间,空置率低于30%的园区仅为两成。

盈利模式单一主要靠政府补贴和场地租赁

从盈利模式来看,目前绝大多数区块链产业园区盈利模式较为简单且单一,主要盈利来源包括政府补贴、租金、物业管理和股权投资,尤其是前期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比较严重。

互链脉搏调研数据显示,目前超过七成的区块链产业园区盈利主要靠政府补贴,超过六成的园区主要盈利来源靠场地租赁,还有50%的园区主要盈利方式靠股权投资和物业管理。

区块链产业园综合竞争力排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报告还进行了2019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园综合竞争力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结果,将目前国内区块链产业园划分为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各个园区综合竞争力得分均在95分以上,其中中国杭州区块链产业园、广州蚁米区块链创客空间和上海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总得分超过100分。第二梯队各园区综合竞争力得分处于90—95分区间,仍以上海、杭州、苏州、广州、青岛等沿海城市的产业园区为主;第三梯队综合竞争力得分为90分以下,该梯队的区块链产业园区多集中在重庆、长沙、武汉、赣州等内陆城市,也有少数产业园区集中在沿海城市。

总体来看,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差距不大,但与第三梯队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发展差距。

中国区块链产业园发展面临三大趋势

最后,报告还指出,当前中国区块链产业园发展面临三大发展趋势:

第一,产业发展不均衡,三大梯队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沿海发达城市与内陆城市产业基础发展不均衡,导致当前各个区块链产业园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未来随着沿海发达城市区块链发展加快,产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将更加严重,而第一、二、三梯队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区块链产业园发展将呈现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

第二,产业园过剩,“空心化”现象加剧。目前区块链产业园发展仍呈现出不断升温的态势,除了已有的22家区块链产业园以外,包括福州、温州等城市仍在筹建区块链相关产业园区。但从发展现状来看,当前大多数区块链产业园区企业入驻并不理想,空置率较高,随着更多地区筹建规划出台,区块链产业园区将面临过剩的局面,产业园“空心化”现象值得警惕。

第三,区块链产业园发展将走向差异化。现阶段,区块链产业园虽然遍地开花,但同质化现象却非常严重,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并不明显。互链脉搏在调研中发现,已有少数产业园区正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重点打造区块链金融、政务、溯源等为各自主题的应用场景试验区,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线。

关注互链脉搏,回复?园区报告?可下载完整报告。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4:4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