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即将推出,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上层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层是商业机构。原因如下:1.央行数字货币必将是面对零售场景、面对公众,而比特币、Libra的性能并不能满足高并发,经过研究后决定采用双层体系;2.大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是复杂的系统工程;3.商业银行等机构的IT基础设施应用和服务体系已比较成熟,用户基础庞大,服务习惯已经养成;人才储备较为充分,IT专家众多;系统的处理能力较强,在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4.可避免将风险过度集中在单一个体;5.单层投放会引发“金融脱媒”。央行直接对公众投放数字货币,会对商业银行存款产生挤出效应,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能力;极端情况下,还会颠覆现有金融体系,出现央行包打天下的“大一统”局面;6.双层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的债权债务关系,不会改变现有货币投放体系和二元账户结构;不会影响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7.央行不会预设技术路线,任何一个先进技术都可能用于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电子支付与央行数字货币界限模糊;可以充分调动市场力量,通过竞争实现系统优化。
央行穆长春:央行可以通过查手机号获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系误解: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表示,有人说,央行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查手机号,来获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这其实是误解。尽管电信运营商的支付部门也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但是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电信运营商不得将手机客户信息披露给央行等第三方,当然也不得向自己运营数字人民币的部门提供。(财联社)[2021/3/20 19:03:16]
声音 | 央行穆长春:稳定币利率将影响各国内存贷款利率的确定: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10日在“第十届财新峰会: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上表示,如果全球性稳定币和本币自由转换,稳定币利率将影响本国内存贷款利率的确定,进一步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如果持有人在类存款账户中长期存放稳定币,银行端个人零售存款规模减少,银行对批发性融资的依赖性增强,而相比个人零售存款,批发性融资对利率更加敏感,银行存款来源稳定性下降,引发银行惜贷,长期贷款更受影响,加剧融资难和融资贵,放大货币政策传导的问题。
如果稳定币作为价值尺度进入信贷市场,代替本币进行借贷,将实现稳定币的货币创造,那么利率将以稳定币进行标价,国内货币政策对借贷双方的调控能力下降,则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将进一步被削弱。
如果稳定币作为国际资产储备。全球性稳定币的使用将提升全球对稳定币篮子货币资产的需求,引起非篮子货币国家资本外流,抬高这些国家的市场利率,而压低篮子货币国家利率水平,造成优质资产荒,影响各国公开市场操作。[2019/11/10]
Maker创始人提案:实施Maker宪法、治理参与激励:金色财经报道,Maker 创始人 Rune Christensen 在治理论坛发布名为Endgame的治理改革提案,内容包括实施Maker宪法、治理参与激励(2023 年)以及重用 SubDAO 以简化 MakerDAO 治理关注点(2024)。
Rune 表示,在 Endgame 中,SubDAO 的主要任务包括维护去中心化前端、分配 Dai 抵押品、处理运营效率风险、边际决策以及试验创新产品和增长战略,使 Maker 治理能够专注于降低尾端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Endgame 旨在应对区块链行业面临的关键机遇和挑战,通过建立弹性和可靠的治理平衡,使 Maker 治理更加高效、透明和包容。Endgame 还促进了可扩展和可并行的产品创新和增长战略。[2023/3/20 13:14:20]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