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李林、徐明星们的“买壳”往事_Metaverse Face

9月10日,桐成控股(01611)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建议将公司中文名称“桐成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火币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并委任李林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

这似乎是从明面上对外界宣布:火币正式入主桐成控股,借壳上市势在必行。

事实上,早在2018年7月,面对网友“据传火币有意借壳上市”的提问时,李林就给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关于“火币有意借壳上市”只是一个谣言。

尽管李林这么说,当看到桐成控股的新公告时,外界依旧会忍不住猜测。

文丨门人

火币借壳上市势在必行?“恭喜李林总和火币喜提港股上市公司。”9月10日,区块链社群和朋友圈中不少人向火币创始人李林道贺,配图是上市公司桐成控股的官方公告。当晚,桐成控股(01611)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建议将公司中文名称“桐成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火币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并委任李林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事实上,早在去年李林入主桐成控股的消息就已向外界公布。2018年8月27日,港交所披露数据显示,桐成控股大股东分别向火币创始人李林以及裂变资本董事长滕荣松转让了73.73%和6.8%的股权。通过5.24亿元人民币的投入,李林成功成为桐成控股的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而此次股份收购,被外界看作是火币的借壳上市之举。一个是全球知名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另一个是业绩连年下滑的港股上市公司,二者的合谋给了资本市场一些想象空间和投机空间。2018年8月22日,桐成控股宣布停牌,分析人士猜测原因或许是股价过低。之后的29日,李林收购桐成控股的消息公布,8月30日桐成控股复牌,复牌当日,桐成控股股票暴涨超130%。当然,和2018年一样,此次桐成控股的公告同样也给市场打了一针鸡血,不论是传统资本市场还是加密货币市场都给出了“恰如其分”的反应。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在桐成控股公告发布后的22时左右,火币平台币HT出现迅速上涨,上涨超4%。而另一边的股市也在第二天也给出了“成绩单”,桐成控股股价上涨超过100%。如果说2018年8月的收购之举,还只是熊市当头,李林在资本市场试水、探索借壳在港股上市的话,此次桐成控股改名为火币科技、李林荣升首席执行官,似乎是从明面上对外界宣布:火币正式入主桐成控股,借壳上市势在必行。借壳上市能否成功不得而知,不过对于买壳,李林并不陌生。

分析:以太坊上行潜力更大,比特币3月行情将面临“坎坷”:2月20日消息,InvestAnswers的流行加密分析和市场评论显示,以太坊的上行潜力大于下行潜力,并预测比特币未来一个月将是坎坷的。在YouTube的一个新视频中,InvestAnswers的主持人告诉观众,以太坊的图表显示了支持和阻力的混合水平,但最终上行趋势大于下行。InvestAnswers还谈到了比特币的前景,称3月份传统上是比特币的艰难月份。节目主持人强调了美联储下个月会议以及全球动荡的潜在负面影响。他说,比特币行情在3月“可能很坎坷”。(Crypto Globe)[2022/2/20 10:04:15]

李林、徐明星们新三板“买壳”桐成控股并非李林收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早在2016年李林就将一家新三板公司般固科技揽入手中。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1月,李林通过转让系统购入般固科技80.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4.32%;同年2月,通过受让协力友联科技持有的般固科技195.3万股股份,李林的持股比例提升到30%;随后,李林继续增持93.6万股,持股比例升至56.72%。三手买入,被外界视作“比特币玩家”的李林顺利成为了新三板上市公司控制人。不过,李林接手般固科技后并没有改变公司的主业。2016年4月,般固科技更名为财猫时代网络;5月设立北京财猫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全资子公司;之后的10月,财猫网络完成第一次定增,以55.30元/股的价格定向发行72.47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4007.6万元。虽然买了一家新三板公司的壳,但不知是由于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李林和火币并未如外界猜测的那样借壳上市。在之后财猫网络更名为聚链科技,第一大股东也变成了张寿松,李林持股不到10%,不再是实际控制人。就李林收购般固科技一事,节点资本杜均告诉深链财经这只是拓展新业务之举,和火币的业务无关,“当时只有比特币和莱特币作为资产,新业务是为了拓展新的交易资产”。正如杜均所说,在新三板市场上的动作或许只是李林在忧虑中的一次探索,毕竟火币刚刚经历2015年的熊市。在当时,同样被外界认为有借壳上市之嫌的还有李林的竞争对手,OKCoin的创始人徐明星。2016年12月20日,华证联发布收购报告书,自然人徐明星将以2.5元/股的价格对公司股东宋卫等5人合计持有的300.62万股进行收购,占公司总股本的54.66%。也就是说,徐明星花费了750多万元就成为了一家新三板公司的控制人。这笔买卖在当时看来十分划算,毕竟2016年的新三板要比现在红火得多。2017年8月份,徐明星正式出任华证联董事长后,10月份,华证联发布挂牌之后的第一次股票发行方案,拟向非特定对象以2.30元-2.90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340万股,募资不超过986万元。此外,华证联还宣布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八方云链科技有限公司,将公司业务从原来的拓展至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及服务领域。早在华证联发布收购报告书时,外界就认为徐明星的此次收购是在为旗下比特币业务借壳上新三板做铺垫,而徐明星入主华证联之后的种种动作更有坐实了外界想象的意味。不过,和火币的李林一样,徐明星同样让外界“失望”了,手中的新三板公司成了摆设。除了李林、徐明星外,后来创建太一云科技的元宝币创始人邓迪也曾在2016年于新三板买壳。在李林掌握般固科技不久后,邓迪就通过增持、认购等多种方式,将自己在赛亿智能的股份提升至55.56%,顺利成为赛亿智能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2016年4月13日,赛亿智能设立子公司太一云科技,原本主业是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赛亿智能开始涉足区块链技术开发应用。2017年10月,赛亿智能发布主营业务变更公告,增加了区块链相关技术的研发、服务与应用业务。11月份,赛亿智能及其证券简称都更名为太一云,而此时区块链技术业务所带来的收入早已占据公司总收入的绝大部分。自此,太一云得来一个“区块链上市第一股”的响亮名号。

分析:比特币价格迅速上涨对采用比特币的支付系统构成严峻挑战:AMBcrypto今日刊文分析称,PayPal等支付巨头的支持,有望推动比特币支付成为主流。然而,比特币价格迅速上涨,对采用比特币计价的支付系统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以美元计价的比特币使其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并限制了交易员和投资者将其视为一种产生财富的高风险、高投资回报率的资产。这种限制会阻碍比特币支付的采用。此外,对比特币的采用至关重要的波动性和网络势头是一把双刃剑。同样的波动性在推高比特币价格的同时,也降低了交易员和个人出售比特币的利润。通过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和购买,牛市可能会不时得到提振,但影响可能到此为止。当前的价格上涨更有可能刺激比特币的交易和采用,但是比特币的采用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2021/1/18 16:23:48]

区块链巨头“抢滩”港股2018年被认为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在资本寒冬之下,多家互联网公司争相上市。资本寒冬加上加密货币熊市,给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行业带来的打击更甚。一边比特大陆、嘉楠耘智、亿邦国际这三大矿机巨头谋求港股上市,另一边火币李林、OK徐明星雷厉风行收购港股上市公司重启“借壳上市”。一时间,站在加密货币食物链顶端的巨头们都将注意力放在了港股身上。关于李林收购桐成控股一事,火币集团CFO李书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了更多细节。李书沸表示,早在自己加入火币之前李林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传统的上市公司这个平台是一个非常好的融资渠道,我们觉得我们不能失去这个渠道。“以后香港整个资本市场是有个区块链板块。我觉得对于整个新兴的经济来讲,这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融资渠道,推着整个产业发展,我觉得对整个资本市场来讲,也对行业来讲,我觉得有标志性的意义。”李书沸称。当然,李林并不是区块链行业中第一个在港股买壳的人。早在李林收购桐成控股之前,2018年5月,雄岸基金创始合伙人姚勇杰就通过其控股的MorganHill联合一致行动人TrinityGate,以9亿港币收购了香港主板上市公司SHISLimited。同年9月份,SHISLTD正式更名为“雄岸科技集团”,其董事会表示,更改公司名称可以更好地反映集团现时的业务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姚勇杰是区块链行业的知名投资人,投资了嘉楠耘智等一批区块链公司和项目。2018年,站在区块链的风口之上的姚勇杰更是放开了胆子、迈开了步子,前脚成立雄岸百亿区块链基金,后脚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在分析人士看来,姚勇杰有意通过所收购的港股上市公司来帮助雄岸基金所投资的区块链项目实现退出,毕竟雄岸系旗下有ONO等一众区块链项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姚勇杰也表示要用好境内和境外两个资本市场,用好lCO和股市两个通道,“在不同的国家做不同国家法律许可的事情。”紧跟着姚勇杰、李林的步伐,2019年1月17日,徐明星注资香港上市公司前进控股集团的消息传出,1月25日,OK集团发布公告称完成了对前进控股集团控股权的收购。自此李林和徐明星双双从新三板杀入港股。

分析:Chainlink网络的活跃地址增加 显示出强劲势头:加密货币分析公司IntoTheBlock发推称,Chainlink网络正以健康的速度增长。其地址数量正在增加,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址是活跃的,在网络中显示出强劲的势头。7月14日活跃地址数量达到14.26万个,这是一个新高。[2020/7/20]

交易所向左,矿机巨头向右2018年5月份,嘉楠耘智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6月份,亿邦国际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9月份,比特大陆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李林等人港股买壳之际,三大矿机巨头相继递交了招股书,迈出了赴港上市的第一步。在港股上市之前嘉楠耘智曾有过在A股以及新三板上市的机会和尝试。2016年6月,鲁亿通电气曾发布公告称计划重大资产重组,拟作价30.6亿元从嘉楠耘智现有14名股东手中收购全部股权,不过这起收购案由于当时国内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监管等未能成行。这也是嘉楠耘智第一次与“上市”亲密接触。2017年8月,嘉楠耘智寻求在新三板上市,同样受制于政策监管等因素而最终折戟。新三板失败了,港股上市能成功吗?事实证明不仅嘉楠耘智失败了,同样提交申请亿邦国际和比特大陆也没能成功。

2018年12月,坚持不懈的亿邦国际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2019年1月,港交所副主席李小加在公开场合表示,无论是矿机业务,还是人工智能业务,包括比特大陆在内的三家加密货币矿机厂家均不能满足“上市适应性”。也就是说矿机巨头港股上市基本无望,而据港交所2019年6月21日披露的信息,亿邦国际的第二次申请也依旧以失败告终。目前三大矿机巨头又纷纷转战美股市场。

声音 | 李林:管理有提升空间 但“裁员30%”不实:据国际金融报消息,此前有媒体报道,“火币员工流动率或已达30%”“管理难题背后是日益激烈的权力斗争以及派系划分”。对此,昨日李林在朋友圈回应表示,任何一个公司,在短时间内经历人员、业务线扩充、全球化落地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管理问题。目前,火币在日本、韩国、美国、中东都有本地化子公司,且搭建了火币云、矿池、钱包、资本、火币中国等业务线,因此面临了相对复杂的管理挑战。李林也强调,近日有媒体将此信息添油加醋,捏造火币裁员30%,内部“宫斗”等不实信息,并表示手续费收入并未作假。[2019/2/1]

相比矿机巨头似乎火币、OK在港股上的斩获更有成效,毕竟二者分别拿下了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但想要借壳上市,其面临的问题不比矿机巨头轻松。事实上,李林对此早就看得很明白。2018年7月,在面对网友“据传火币有意借壳上市”的提问时,李林给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关于“火币有意借壳上市”只是一个谣言。“火币核心的资产,就是火币交易所的业务,现在交易所业务于全球范围内,都还没有完全的合规。所以,借壳上市从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尽管李林这么说,当看到桐成控股的新公告时,外界依旧会忍不住猜测火币要借壳上市。毕竟对于李林和徐明星而言,借壳上市无疑是巨大利好。虽然在寻求上市这条道路上,交易所和矿机巨头的路径截然不同,但其实两者又殊途同归,都是期望自身被传统的金融市场接纳。正如李林所说:“相信传统资本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对现有区块链经济进行补充,相信传统金融市场未来会拥抱区块链经济,两者有可能会融合。”而这不仅仅是区块链巨头们的期望。

OK集团创始人徐明星发朋友圈表示:感谢火币李林总挺身而出,医我的痛:在经过李书沸正式辞去OKEX CEO一职、加盟火币之后,OK创始人徐明星再次发朋友圈表示:“OK对员工怎么样,小伙伴眼睛是明亮的,成立4年半来平均每年人员流动率10%左右,在公司4年以上的小伙伴有20多位,国际业务发展业界领先。有10几位曾经的OK人成为区块链企业创业者,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也不断反思和调整内部机制,给小伙伴更好的舞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黄浦军校”欢迎价值观一致、能长期为行业奋斗的朋友来修身、立业,推动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喝了交杯酒就是真兄弟,感谢火币李林总挺身而出,医我的痛。”[2018/5/22]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3:62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