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数字货币?业界至今逻辑不清,认知混乱。人们所说的数字货币包括多种类型,且无明确定义和统一口径;其结果,市场大量充斥着望文生义,似是而非的说法——这些标新立异之说很容易形成轰动效应,混淆视听,乃至资本盲目跟风;甚至影响国家政策层面的判断,恐令其对货币发展的把握出现偏差。
近日,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发文对央行数字货币做出5大判断:
链上数据工具Nansen计划整合Solana数据分析:11月9日消息,链上数据工具Nansen宣布计划集成Solana仪表盘,为机构和散户投资者提供广泛见解,以确定DeFi和NFT等领域新兴趋势。Solana功能计划于2022年第1季度启动,将在以太坊、Polygon、Fantom和BSC等网络上提供超过1亿个链上钱包数据点。(Cointelegraph)[2021/11/10 6:42:27]
图片来源网络
以太坊数据分析平台Dune Analytics集成Polygon:Polygon官方宣布,以太坊数据分析平台Dune Analytics集成Polygon。文章中指出,在Polygon上启动Dune Analytics,将使任何人通过平台分析和展示数据,Dune Analytics可展示Polygon生态中数百个项目的数据。[2021/6/29 0:13:45]
1.“货币的非国家化”难以实现。在国家依然存在、主权独立难以消除的情况下,缺乏国家主权和法律保护的财富相对应,试图替代国家主权货币,推动“货币的非国家化”,违反了货币发展规律,不是进步而是退步,必然是无法落地实现的。
富达推出面向机构投资者的数字资产数据分析工具SherlockSM:金融服务公司富达投资周四宣布推出SherlockSM,这是一种面向机构投资者的数字资产数据和分析工具。用户可以通过该工具查看来自区块链、开发生态系统、市场和社交媒体的数据。(The Block)[2021/4/30 21:11:53]
2.“网络加密币”难以成为货币。缺乏国家主权和法律保护的财富相对应的网络加密币,违背信用货币的基本逻辑,其币值难以保持基本稳定,很容易大起大落,因而很难成为流通货币。
3.与某种法定货币等值挂钩难以摆脱“代币”定位。到目前为止,各种与法定货币等值挂钩的数字代币,除主要用于各种网络加密币的交易外,并没有发挥出其发行者宣传的那种颠覆性作用,实际应用场景有限,与法定货币相比,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优势,很多寿命并不长。4.与多种法定货币一篮子挂钩的超主权货币很难成功。只与单一货币等值挂钩的“稳定币”跟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稳定币”存在根本性不同:前者实际上就是其挂钩货币的“代币”,后者则不再是代币,而完全是一种新的货币!作为以一篮子货币作为储备的无国界货币,没有独立而严格的监控,将是非常可怕的!
5.央行数字货币只能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难以成为新的货币。比特币、以太币等网络加密币特别强调“去中心”,这本身就与央行主导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和冲突。同时,数字货币没有现金,而现实社会中要完全消除现金短时期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即使能够比照比特币、以太币推出央行数字货币,那也将使得央行要长时期保持两套货币体系同时运行,这同样是非常困难与危险的!
总之,面对影响极其广泛而深刻的货币金融,需要充满敬畏与谨慎,即使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和货币数字化风口,也要保持必要的冷静与克制,要准确把握货币的本质定位与核心功能、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