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主任杨东介绍,区块链正在与不同技术之间融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模糊,其在金融科技领域引发的风险已经慢慢体现出来。他认为,针对区块链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监管模式应对乏力,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各类风险日益突出。在法律层面,杨东认为,通过传统监管法律来监管区块链行业发展存在一定滞后性,这点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金融领域体现尤为明显。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亟须突破传统监管维度,充分利用科技带来的契机,解决监管中“治乱循环”桎梏,在促进创新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科技已深刻地影响着法律和治理体系,坚持科技治理与法律治理相结合是重塑监管能力的有效方式。”杨东说,区块链的影响不只在于生产力、技术层面的重构,更触及生产关系层面、规则层面,影响利益的分配机制、利益的格局。杨东还认为,监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区块链应用,有序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并降低技术带来的风险。
财政部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公告:金色财经消息,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官网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公告。公告显示,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线上报名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5月20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2022/4/29 2:40:07]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于鲁平:数字资产运营是信用风险最大集散地:金色财经6月3日现场报道,在今天的以太坊技术及应用大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后于鲁平在演讲中说,数字资产运营风险主要包括:数字资产信用安全、外汇管理风险、数字运营市场风险、数字交易搞杠杆风险。现在很多资产运营就是信用风险最大的集散地方,所以把它列为第一位。区块链解决的是信用问题,但在信用资产尤其数字资产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用问题。因为我们的资产经过中心化平台运营过程中,最担心的是数字资产被坑。这是一种主观和人为性风险所带来的,是从交易行为自古产生至今没有办法避免的,更何况在一个法制不健全 、规则不清晰时,信用是一个最大的问题。[2018/6/3]
中国人民大学李虹含:区块链代码审计成就完美合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李虹含发博称,区块链代码审计可以让黑客无孔可入,区块链代码审计成就完美合约。他认为,区块链中的 “法律合同”是一项受解释和仲裁的约束,程序员很难去创造一个缜密的合约。在任意一个大的合约里,可能出现的文稿错误以及一些条款需要解释和仲裁。同时,软件工程师不是法律专家,反之亦然。起草一份好的合约需要各种各样的技能,不一定与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兼容。因此,智能合约代码在一定程度上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的智能合约代码审计主要利用人工,依靠code reviewer阅读智能合约代码。人工代码审计最终还是依赖人的经验,代码审计效果不明显,针对目前ETH大量代币的智能合约,人工审计工作量大,难以高效的完成工作。智能化代码审计,利用计算机进行稳健性检验是当前代码审计最重要的方式,掌握该项技术标准的国内公司并不多。但,区块链代码审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区块链世界本身是相当安全的,但是由于人为撰写代码的问题,不可能完美,必须加强代码有效性的识别。[2018/4/27]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