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十大残酷真相,你知道吗?_HTT

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中本聪发表了比特币的白皮书,在白皮书上中他天才的构筑了一个从发行到流通,不受任何国嘉机构约束,不受任何中心化机构操控,恒定数量为2100万个BTC。

2009年,中本聪用代码把白皮书上的比特币实现了,从此拉开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大浪潮的序幕。

转眼,十年过去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行业成了大风口:有投资人高喊allin区块链,有人凌晨三点为区块链不眠不休,声称区块链时代连睡觉都是浪费的,各大互联网公司也是纷纷进军区块链。数字货币市场更是极速发展,从比特币一家独大,到现在市场上几千个区块链项目,从几乎不值得一提的市值,到现在全球几万亿的市值。

行业里一副热火朝天,纷纷扰扰,热热闹闹,一切都很美好的样子。却很少人去关注那些看似美好表象下的残酷真相:有些人是没有发现,有些人则是不想说穿。但真相就是真相,始终需要有些人去揭穿。

卡巴斯基将利用Bitfury的软件为莫斯科构建区块链投票系统:金色财经报道,根据用于电子投票的官方页面,莫斯科信息技术部正在计划使用Bitfury的开源企业区块链Exonum构建用于投票的区块链。据熟悉电子投票项目的几位人士称,为莫斯科当局构建解决方案的公司是反病软件供应商卡巴斯基实验室。据此前报道,据莫斯科居民将能够使用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对该国宪法的修正案进行投票。[2020/6/10]

1、区块链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神奇,它并不是万能的。

在一些所谓区块链信仰者口中,区块链成了万能的,是解决任何已有问题的良药,好像只要沾上了区块链,所有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甚至为了凸显区块链的万能和革命性,把现在的互联网技术称为“古典互联网”。但事实上,区块链也只是互联网技术的一个运用方式,底层技术包括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技术。它的去中心化,可溯源性等确实具有特别可贵的优点,但是区块链并不是万能的。

声音 | 互金协会李礼辉:将加强对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与标准化需求的研究攻关: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实践与标准化建设研讨会。李礼辉组长表示,区块链研究工作组将进一步加强对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与标准化需求的研究攻关,以全面风险管理、区块链应用安全性、系统互操作性为切入点加快标准研制工作,同时依托检测、认证、评估等手段促进标准贯彻实施,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区块链在其他重点金融场景的应用实践和标准化建设。(证券时报)[2019/8/26]

区块链确实解决了当前的许多问题,但是区块链技术也必须基于互联网技术,还需要在每个环节正确无误。譬如区块链在食品安全上的应用,从食品的可溯源来说,可溯源性只是解决了信息流转过程中的作假问题,但是并不能总根源去解决信息的真假问题。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技术性信任可以一定程度上取代商业信用:金色财经6月2日现场报道,在今日召开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在会上表示,可持续的金融科技发展之道应该是勇于创新但固守金融本源,敢于变革但不触金融安全底线,善于构建捷径但不走旁门左道。他说,区块链通过“共识协议”和编程化的“智能合约”,可以嵌入相应的编程脚本,从而实现价值交换的针对性和筛选性,以及价值交换的限制性或条件性,实现价值的特定用途。他强调,在区块链金融应用场景中,技术性信任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取代商业信用。但并非否定或去除传统的信任方式,是用技术信任加持商业信用。这样有利于维护和执行契约关系和契约原则,有利于维护金融诚信,十分契合市场经济的需求。更多内容请关注金色财经的后续报道。[2018/6/2]

2、坐井观天:其实你看到只是数字货币,不是区块链!

声音 | 周云杰两会提案:在区块链等方面要有原创性技术突破:据新浪财经消息,3月7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以《以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引领,实现换道超车》为题做了发言,并对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提出建议,其中表示,建议解决好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单一技术创新与整体架构创新之间的关系,要实现在单一技术领域上的引领,比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NB-IOT)、5G、区块链、标识解析、时间敏感网络(TSN)、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要有原创性技术突破。[2019/3/9]

2009年比特币横空出世,区块链技术算是真正地落地了。那时候,我们还并不理解什么是区块链,但是也只是在一部分技术极客的小圈子里流行。到了16年17年,比特币暴涨,市场上开始关注了这么一个小玩意。

区块链技术也开始成为了大众追捧的对象,并且被人们不断地宣扬:区块链要改变世界了。然而18年数字货币市场崩盘,步入熊市后,大众对区块链的热情开始消退,开始有人说区块链只不过是噱头罢了。一个残酷的现象告诉你,没有几个人真正地知道区块链、在乎区块链的发展,可能大多数在乎的只是数字货币。

3、区块链技术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所谓“币圈一日,人间一年”只不过是喧嚣!

在区块链市场,可谓是异常热闹。短时间内涌入了不少疯狂的投资者和创业者,以及一些企业的巨头,很容易给行业内外的人一种错觉,区块链技术一日千里,已经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了,马上就要改变世界造福人类了。

事实上,真得很残酷,区块链技术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快。从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发布,到2018年,十年过去了,区块链的技术发展不止不够快,甚至可以说非常慢,别的不说,就单单说区块链的交易承载量,现在比特币每秒只能处理7笔交易,以太坊是15笔左右,BCH100笔,EOS号称要做到每秒百万币级别,但现在测试的顶峰数据也就3000左右。从比特币2009年诞生,到2018年,9年过去了,区块链技术的交易处理能力进化速度竟然如此之低!区块链在某些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但在当下,我们不要过分神话它。

4、繁华背后的真相:真正落地的应用并不多。

现在区块链行业可以说吵吵闹闹,其实背后则是纷纷扰扰。很多企业吵闹着要运用区块链技术,并将这项技术有效落地,但真正落地的应用非常少。事实上,目前区块链真正能商业落地的基本都是私有链或者联盟链,现在各大互联网公司正在努力尝试的基本都是联盟链,也在落地应用了,腾讯和深圳税务局联合搞的区块链发票,效果还不错,但也远远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激动人心。

但是,对于公链项目,真正落地的只有支付和数字货币。也就是说看似区块链行业一片繁华,它的真正的潜在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5、现在市场上99.8%的项目无法落地,另外0.1%的项目即使能落地也没啥卵用,只有0.1%能真正落地且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现在市场上有几千种数字货币,对应着几千个区块链项目,但其中一大半纯粹就是来钱的,也就是空气币,背后没有任何东西。除开这一大半,另外一大半虽然不是空气币,而且不乏看起来高大上的项目,其实细究起来也没啥卵用。

客观的讲,现在市场上99.8%的项目是无法真正的落地,我这里说的落地要求很低,是按照白皮书中的项目规划,把产品做出来。

另外还有0.1%是可以产品落地的,但落地了也没啥用,没有什么真正的商业价值,因为这些项目纯粹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为了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

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圈子里,中心化机构仿佛成了恶魔,但很多人却忽略了为什么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基本都是以中心化为主流模式运行的,因为中心化模式的效率是最高的。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有其优势和公平性,但并不代表区块链就是万能的。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就是一效率和公平的命题。当前,中心化产品效率更高,去中心化更公平。如果一个产品对公平要求不高,那么中心化的解决方案是最好的。事实上,中心化产品已经在绝大多数领域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了,只是在公平方面需要做的更好。

目前市场上那能产品落地的0.1%的项目就是典型的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产品落地了也几乎没有什么商业价值。

剩下的0.1%项目才是真正能产品落地,且落地后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4:53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