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研究院院长易欢欢:对区块链未来的十大预测_区块链

巴比特现场报道,12月12日,在2019中关村大数据日「区块链与数字经济高峰论坛」上,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研究院院长易欢欢对区块链的未来作出了十大预测,如下:1.会有专门部门跟踪这个领域;2.成立区块链国家级协会;3.各行各业会出现一大批试点,金融行业、政务行业会先起来;4.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会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5.会有国家级数字银行、数字资产交易所、数字投行、数字资管;6.全球区块链标准未来将以中国为主导;7.中国会出现一大批世界级区块链领域的领军人物、企业家、学者;8.区块链性能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有极大的提升;9.数学、密码学、计算理论会成为最热门的学科专业;10.区块链会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热点。

动态 | 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已完成上链电子数据超过 640 万条: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官网,8月1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成立以来的首份《互联网技术司法应用白皮书(2019年)》,白皮书显示,2019 年 3 月 30 日,“天平链”成为首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过备案的区块链信息服务项目。目前,“天平链”已完成跨链接入区块链节点18 个,完成版权、著作权、互联网金融等 9 类 25 个应用节点数据对接,上链电子数据超过 640 万条,跨链存证数据量已达上千万条。我院案件审理过程中验证跨链存证数据 1312条,涉及案件 218 件。其中,有 43 案件成功调解或撤诉,10 个案件通过判决结案,当事人对证据真实性均无争议。[2019/8/18]

声音 | 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天平链应用接入机构25个,上链电子数据超过458万条:据Odaily消息,5月28日,在“技术创新与融合”为主题的区块链技术发展论坛(GBF)上,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介绍了天平链平台的接入情况:链上节点18个,应用接入机构25个,上链电子数据超过458万条,关联电子数据达千万级。“天平链可以进行数据生成、数据存证、数据取证、数据采信。”[2019/5/28]

声音 | 北京互联网法院姜颖:区块链技术用于存证服务 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据《中国知识产权》杂志消息,在近日举行的“中知法官论坛”线下活动中,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姜颖表示,互联网审判模式对于著作权案件的审判、著作权人权利的保护所带来的变化之一,是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存证服务,协助电子诉讼平台自动进行证据匹配,且有效保障了电子诉讼平台上当事人数据的安全性。[2019/1/25]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4:75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