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李礼辉:全球可能出现几个超主权的数字货币系统,不再有明确的国别标签_HUM

巴比特现场报道,1月15日,在易趣财经、一本区块链、《金融理财》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破界·融合区块链与数字金融高峰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1.法定数字货币的亮点是可以强化支付系统的公共属性,节约现金流动的成本,推进普惠金融,为数字资产交易提供端对端的可靠支付工具。暗点是在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机制下,公共存款可能从商业银行转向中央银行,这就可能会削弱商业银行的初始信贷能力和盈利能力。2.虚拟货币的缺陷有两点,一是技术性缺陷,去中心化架构全网验证需要超大规模的数据同步,因此虚拟货币到现在也没办法解决交易效率和规模化应用的问题;二是经济性缺陷,他的币值不稳定,投机性太重。3.全球性的数字货币,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它可能导致金融颠覆。一是超主权,数字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本质上取决于公众的信任,弱小国家的主权货币可能会被全球性数字货币取代,发达国家的主权货币可能会成为全球性数字货币的锚定对象,但货币的主次地位将被更替,全球可能出现几个超主权的数字货币系统,而且不再有明确的国别标签。二是超银行,Libra的目标是提供可以覆盖全球各个角落、覆盖全球几十亿人口的金融基础设施,可能是从清算入手,逐步进入储蓄、融资、投资、保险、资产交易等领域,渗透平民大众的经济生活。这时候也许就不需要商业银行,不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

李礼辉:法定数字货币可精准调节货币供应: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李礼辉认为,法定数字货币主要有四方面的优势:首先,法定数字货币具有替代现钞、节省现金流通的成本的好处,可能是第六版的人民币;其次,能强化支付系统的公共属性,推进普惠金融,可以让更多人利用这种支付系统;第三,可以保证金融交易的可靠性;第四,可以精准调节货币供应,加强货币市场流通的供应。同时,发行数字货币也有三个方面的潜在风险。一是会削弱商业银行的初始信贷能力和盈利能力;第二个问题它更容易触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第三个问题是,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因为数字货币迅速扩大,大量存款会到中央银行,而中央银行有调控的权利,但是也要承担更加直接的责任。(21世纪经济报道)[2020/10/20]

声音 | 李礼辉:法定数字货币有四方面好处: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13日在“数字货币未来”研讨会上表示,具有法定地位、具有国家主权背书、具有发行责任主体的数字货币构成法定数字货币,或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有四方面好处:一是节省现金流通的成本;二是强化支付系统的公共属性;三是为数字资产交易提供端对端的可靠支付工具;四是加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证网)[2020/1/13]

声音 | 原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数字货币最有可能成为高效率的工具:近日原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货币能不能替代传统的货币形式,能不能取代新兴的电子支付工具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和主要的支付工具,我觉得应该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一是效率更高,二是成本更低,三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四是具备社会认可的可信性和安全性。我认为在零售支付的市场,数字货币可能并不具备取代或者替代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新的电子支付方式的绝对优势,但是在金融交易的场景中,或者说在数字金融资产的交易场景中,数字货币最有可能成为高效率的工具。”[2018/12/24]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11:43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