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是现在最为先进的技术创新,为人类的生活增添了人工智能的痕迹。虽说,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在走进我们的生活,但是如果想建造出能够执行任务的机器人,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实现这一难事需要的条件是: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
对于现在人工智能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区块链技术的加入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目前有三种方式可以让AI和区块链相互协作:
1、AI和加密两者合作无间
由于其文件系统中固有的加密技术,区块链上的数据本质上是高度安全的。
动态 | SBI股价受币圈熊市牵连 9个交易日连跌26%:据Cointelegraph报道,SBI Holdings暴跌在日本引发热议。日经新闻称该公司股票价格暴跌有两方面原因,即加密货币行情暴跌及新药临床试验未达项目标准。从9日至21日,该公司股票跌去26%。[2018/11/22]
区块链与AI的强强结合,将是怎样的一种创新?
这意味着区块链非常适合存储高度敏感的个人数据,这些数据经过精心处理后,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价值和便利。
当然,输入这些系统的数据都是非常私密的。处理它的企业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来满足数据安全方面的标准。即便如此,大规模的个人数据泄露也越来越常见。
声音 | 张绍华:币圈应该是链圈产生的激励机制而非攻击力:6月29日消息,近日,由CCF YOCSEF上海主办、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链圈和币圈的技术与应用全国性的专题报告会在上海电力学院举行。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党总支书记张绍华书记做了题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场景和陷阱》的专题报告,对区块链的概念和六大特征做了生动的讲解。他认为,链圈主要是解决应用场景,币圈应该是链圈产生的激励机制,而不是攻击力。[2018/6/29]
区块链数据库以加密状态保存,这意味着只要私钥安全,链上的所有数据就安全。新兴的AI领域涉及构建算法,该算法能够在数据仍处于加密状态时处理(处理或操作)数据。
2018“币圈”共识大会新亮点:推特CEO“All-in 比特币”:推特兼移动支付企业Square的CEO Jack Dorsey在2018共识大会上,力挺比特币成为未来互联网的“土著货币”。Dorsey赞扬了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还号召数字货币支持者们“不要等待土著货币出现,而是助推其出现”。他还认为,当比特币或其他数字货币成为全球合法支付手段时,将降低Square等新型P2P支付公司进入新市场的壁垒。[2018/5/17]
人工智能在安全方面也有很多是可以被搬到台面来说的。AI的新兴领域涉及能够在数据仍处于加密状态时处理(处理或操作)数据的算法。因为只要是数据处理的任何一部分包含了暴露未加密数据这都意味着安全风险的存在,因此减少这些事件可能有助于使事情更加安全。
2、区块链可以帮助我们跟踪,理解和解释AI的决策
人工智能做出的决定有时很难让人类理解。这是因为他们能够独立地评估大量的变量,并且能够“学习”,而这些变量对实现的总体任务是很重要的。
但在一段时间内,仍有必要对这些决策进行审计,以确保其准确性考虑到拥有大量数据,这可能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例如,沃尔玛将其所有门店的交易数据输入到其人工智能系统中,人工智能系统负责决定哪些产品应该进货,以及在哪里进货。
如果决策是按数据点对数据点的方式在区块链上记录下来的,那么对决策进行审计就会简单得多,因为在记录的信息和审计过程开始之间,记录没有被篡改。
无论我们多么清楚地看到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巨大的优势,如果它不被公众所信任,那么它的实用性将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在区块链记录决策过程,可能是实现透明度和洞察机器人思维来获得公众的信任的一个步骤。
3、AI可以比人类(传统计算机)更有效地管理区块链
虽然传统计算机速度非常快,如果没有执行任务的明确指示,计算机就无法完成任务。这意味着,由于它们的加密特性,在传统计算机上操作区块链数据需要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例如,用于在比特币区块链上挖掘块的哈希算法采用了一种“蛮力”方法——有效地尝试各种字符组合,直到找到验证交易的字符为止。
人工智能是一种摆脱这种蛮力方式的尝试,并且以一种更聪明、更深思熟虑的方式管理任务。我们可以试着想一下一个破解代码的人类专家,如果他们很厉害,当他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成功破解越来越多的代码时,他们在破解代码时将会变得越来越出色和高效。以机器学习为动力的工作量证明将也会以相似的方式解决其工作,尽管它不必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成为一名专家,但如果它得到正确的培训数据,它几乎可以立即提高自己的技能。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很显然是现在比较先进的技术,两者技术的结合,必将会给社会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创新。区块链技术可以利用自己本身的特点,将填补人工智能的缺点,而人工智能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使区块链更智能。未来,区块链会有怎样的创新,谁也说不准,它又将怎样来诠释这个社会,一切都是未知。详细交流请加笔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