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晚,普通冬夜,闹市喧嚷,夜色寂静。
《元宇宙基石》一书线上研讨会于昨晚七点开始,八点三十七分结束,历时1个小时37分53秒。
原定60分钟的议程悄然延长了近乎三刻钟。
除了作者团队,本次研讨会还邀请到了Blockstream和Dapper labs方嘉宾代表。
BTC到NFT,Filecoin到Dfinity,再延展至给人无限遐想的元宇宙。
不同领域,不同立场,见解自然有异。
而大道同归,宏大愿景的实现需要各领域汹涌澎湃的生机与活力。
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言语交锋、硝烟四起?
会上已见真章。
变则通,通则达
《失控》一书中预测的互联网、物联网、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正逐渐成为现实,在27年后的今天还将继续照亮未来前行之路。
在《元宇宙基石》第四章——Web3.0前瞻中也向其致敬,描述到分布式组织如蜂群般实现权利下沉以及更好地进行协作创新。
回头看现今的互联网发展,到底出现了哪些弊端与桎梏?
为什么我们会迫切需要Web3,究竟其实现与到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华仁斌老师以蜂群去中心化式的迁移生动地比喻出Web3时代权力下沉到个人从而影响终极决策与团体协作的可能性。
Blockstream的Nick老师则以用户的实际体验为切入点,为我们阐述了当代的数据隐私、数据确权难题与数据泄露问题。
NFT 概念板块今日平均涨幅为0.91%:金色财经行情显示,NFT 概念板块今日平均涨幅为0.91%。26个币种中20个上涨,6个下跌,其中领涨币种为:LYXE(+12.32%)、RFOX(+9.01%)、NFTX(+4.64%)。领跌币种为:ATTN(-16.09%)、WHALE(-11.39%)、SAND(-5.28%)。[2021/9/2 22:54:52]
薛源老师在这个问题上与Nick老师可谓是感同身受,不论海内外,不管哪个领域,只要是互联网受众人群,都饱受隐私泄露的侵扰。
弊端既现,人则生变,变则通,通则达,未来在区块链去中心化技术的作用下,定有解决之策。
区块链的推动作用
区块链不等同于Web3,但在人类通往Web3时代的道路上,区块链的关键性和必要性无需多言。
在互联网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区块链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切实地推动Web2到Web3的发展呢?
书籍作者冯柏超老师认为区块链对社会的作用可重点总结为思维性改变与工具型改变,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也正好印证了事物的发展之路。
Dapper labs的Severus老师则谈到了下一代互联网绕不开的话题——身份的转变,区块链是让用户价值更好实现的一种技术,提供了更多实现场景。Web3中的NFT本质是非标准化物品的链上体现,当前更多作用于文体娱乐领域。
Nick老师对NFT的看法有一个说服自己的过程,在艺术确权上其将会发挥其独有的价值。在Web2到Web3的发展路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将扮演重中之重的角色,然而都有一段较长的实现之路。
日语社区协助BitCherry推出日语版白皮书:11月20日,分布式商业公链BitCherry上线并同步日语版白皮书。BitCherry全球社区自5月正式启动运营后,日语社区一直稳步发展并获得到官方高度认可,此次日语版白皮书由BitCherry日语社区的爱好者们翻译并协助上传。
BitCherry测试网即将于近期上线,作为基于IPv8技术服务于商业的可扩容区块链基础设施,BitCherry致力于构建区块链技术与现实社会链接的商业通衢,打造可完全支撑各类商业的区块链底层架构,此次测试网上线,或将加速市场开发进程,值得期待与关注。[2020/11/24 21:54:56]
<article root",{},["p",{},["span",{"data-type":"text"},["span",{"styleId":"11","data-type":"leaf"},"Severus"]]]]' >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一书畅销国际,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犀利的观点:智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在于人能够想象出虚构的概念、描述虚拟故事,这能让成千上万的人合作,于是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但同时也带来无穷的灾难。
今天所聊到的Web3和元宇宙,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人类想象力迸发出的行业热点。在前沿技术中,数据的存储和保护都是十分具有必要性的,那分布式存储究竟如何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和元宇宙的发展呢?
华仁斌老师提到数据存储方式的演化是必然的,Web3与元宇宙均需要数据存储方式的变革,需要更多全新的承载容器,从而开拓更多可用、需用、易用的基础设施,这正是分布式存储与它们的关系,以及对它们的重要性。
薛源老师认为存储可以视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土壤,数据做为主要生产资料的Web3,分布式存储可以极大地发挥数据价值和去巨头化属性。在个体、组织都能参与的元宇宙中,开放性、数据价值(NFT可以做成重要的原生数字资产)可能是其显著特征。
冯柏超老师从书籍本身阐述的基石网络架构网络、存储、计算说起,存储承担的作用就是所有数据的载体。随着中心化存储弊端的涌现,安全性高、存储量大可弹性使用的分布式存储被广泛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必然性。
《三体》作者刘慈欣在2018年荣获克拉克奖颁奖演讲中说到:信息技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网络覆盖了整个世界。在IT所营造的越来越舒适的安乐窝中,人们对太空渐渐失去了兴趣。相对于充满艰险的真实的太空探索,他们更愿意在VR中体验虚拟的太空。到底人类未来会走向二者中的谁呢?
Severus老师表明他更加看好元宇宙的实现可能性。从长远看,探索星辰大海和实现元宇宙二者之间并不冲突。在当前元宇宙的核心实现要素中,不管是区块链技术、VR、AR或是物联网等,最终其呈现都是个人数据确权下开放的、包容的、社区共建的组织形态。而星辰大海的探索则需要更硬核的技术和中心组织力。二者的本质底层技术支撑是截然不同的。
Nick老师也认为二者是可以并行发展的事物。但如果要做选择题的话他在理智上更倾向于元宇宙。在他的想象中,如果人类当前的宇宙是次级文明,星际外有更高等的文明,那人类当前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元宇宙至少是可以抓在手中并且有助于现实经济发展和文明延展的新兴事物。
华仁斌老师说从人类的发展来说星辰大海的意义一定大于元宇宙。星辰大海建立在客观存在之上、努力窥探更多的现实,拓展人类文明,但它是少部分人的游戏。而元宇宙建立在创造性之上,努力建立更多可用甚至实用的数字环境,实际来说不具有强冲突性,两者都可要。
薛源老师的观点认为元宇宙可能更多侧重于满足人类的文体娱乐需求,而探索星辰大海可能是未来的生存需求,尤其是当前日益恶化的气候和环境,地球的可能在未来会变得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在这种情况下,向外太空探索,势必会成为全人类的生存必须。
冯柏超老师肯定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元宇宙一方面可以还原真实生活中的场景,另一方面可以超越现有生活,满足我们现实难以出现的场景。而事实上单一技术难以带来互联网全新使用方式的革新,元宇宙不是单项的技术驱动,其集合了VR、AR、区块链等多维元素,其发展之路还很漫长。
《元宇宙基石:Web3.0与分布式存储》一书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无论是实现元宇宙还是探索外太空,最终都需要人类用智慧与双手去创造、去开拓、去实现。
艾萨克·阿西莫夫在《银河帝国》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随后,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人性固有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大战时代,直至银河帝国建立。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征途永远不会停止。
无限元宇宙,向内发生;
无穷外太空,向外生长。
人类本质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他可以囊括宇宙,可以通向无穷,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PS:本文不做投资建议,望投资者谨慎投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