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往和大家分享的话题中,曾经多次和大家聊过空气币和币,空气币和币是币圈永恒的话题。
由于数字货币、区块链诞生的时间还不长,它们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普遍,因此大众对它们的所知还非常有限。
因此这其中的很多概念比如“去中心化”、“区块链”等对大多数圈外的朋友或者刚入圈的朋友来说还是非常新鲜的,很多朋友对它的理解和了解还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有偏差,也就容易被一些虚假项目所迷惑。
此外,“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对财富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而在币圈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造富神话的地方,从来就不缺各种一夜暴富的故事,很多圈外的朋友可能根本不知道比特币是什么,也不知道区块链是什么,但一定听说过某某通过比特币或者数字货币实现财富自由的故事。
人民日报整版阐释如何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加强区块链等关键数字技术研究:金色财经报道,《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9日 09 版整版阐释如何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其中提到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推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融入政务服务全流程。夯实技术创新基础,加强区块链等关键数字技术研究,夯实技术创新升级基础。[2021/10/29 6:18:58]
因此就有子利用区块链行、欺诈最好的诱饵。几乎在所有币、空气币项目会宣传:一是讲区块链技术多么厉害;二是讲这个项目能成为第二个比特币等。
动态 | Kyle Samani发推质疑Block.one如何在两年时间花掉 8 亿美元:著名区块链投资机构 Multicoin 创始合伙人 Kyle Samani 发推质疑 EOS 背后的开发公司 Block.one 如何在两年时间中烧掉 8 亿美元。Kyle Samani 发表推文称,如果 Block.one 通过 ICO 融资了 40 亿美元,现在的资产负债表上有 32 亿美元的资产,那么这家有 200 名员工的公司如何在两年时间里花掉了 8 亿美元现金?Kyle Samani 还称,Block.one 进行了 1.8 亿美元风险投资,但这不是支出,即便把这些投资的账面资产都减记为 0 ,时间也不够用。而 Staked.us 的联合创始人 Jonathan Marcus 则表示,Block.one 花费的那 8 亿美元中,最少有 5.3 亿美元用于股权回购,因为 Block.one 过去两年共进行了两次股权回购,一次花费了 3 亿美元,最近又回购了 2.3 亿美元的股权。[2019/6/3]
比如我们买一个股票,这个股票的分析员或者相关分析报告一定会说这个股票背后的公司在技术方面或者市场方面有什么优势,然后会强调这个公司所在的行业有多大的发展前景,这个市场有多大,这个公司在这个行业处于什么地位以及这个公司可能占到这个市场多大的份额等。
部胡光俊:正考虑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领域:据经济参考报消息,近日部第一研究所信息安全部副主任胡光俊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将把物理世界、跟人的关联关系纳入整个区块链生态体系里面来。他透露,目前该部门正考虑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领域。[2018/5/14]
总之就是让投资者看到这个股票背后的公司有优势,它的股票很有价值,价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种宣传套路也被一些人拿到币圈的项目中对空气币、币进行包装,用这种方式吸引大家参与,对很多圈外朋友或者新入行的朋友来说,这看起来似乎再正常不过了。但是据我们的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真正的好项目在宣传上却未必遵循这类套路。
这是币圈投资和传统领域投资的一个重大区别。
那么我们该怎么分辨空气币、币呢?还是让我们在打假李逵前先看看真李逵长什么样,然后再看看两者都有哪些不同。
按我们的观察,区块链领域的好项目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纯粹的技术派,第二大类是利用区块链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通证经济派”。
属于第一大类的项目多是在技术上有所独创,项目方发明创造了此前所有的数字货币都不具备的特点。比较典型的有比特币、以太坊和隐私币等。
比特币就不用多说了,它创造了一个在无需中央银行存在的情况下能发行货币的系统,并实现了在没有中间机构存在的情况下,实现直接点对点转账的系统。在技术上,它横空出世,前无古人。
以太坊在比特币的基础上,实现了图灵完备的编程功能,在理论上能实现任何业务逻辑,讲比特币的功能极大的丰富并引发了一系列区块链生态的变革。
隐私匿名币算是剑走偏锋,在大众和监管部门看来比较敏感的特殊领域一路狂奔,致力于改进比特币不够完善的伪匿名性,发明了各种技术让数字货币具备匿名性和隐私性。
这类数字货币都是技术硬核派,都有自己独步天下的独门秘籍,在诞生时让其它同辈望尘莫及。
但与此同时,圈内还有另外一种生态也在迅速的发展,那就是“通证经济派”。我在下一篇继续和大家分享。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