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高度关注的数字货币再现新进展。继8月3日央行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指出将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后,8月6日,一则四大行大规模内测数字货币的消息再次引发市场躁动。针对此事,北京商报记者向央行方面进行求证,暂未获得进一步回应。不过,记者从接近银行的消息人士处印证了该消息的真实性,该人士称,从今年年中开始,数字货币研发测试已经开始呈现“加速度”发展
多行内测数字货币落地场景
8月6日,据媒体报道,有数位国有大行人士表示,正在深圳等地大规模测试数字钱包应用,为数字货币正式落地进行测试准备。数字货币由央行牵头进行,各家银行此前数月正在就落地场景等进行测试。目前,部分大行内部员工已经开始使用,用于转账、缴费等场景。不过考虑到系统负荷等原因,目前还属于内测阶段。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这一消息也呼应了近期深圳为《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发布的《深圳市贯彻落实行动方案》。其中,为大力支持金融科技发展,《方案》提出研究制定出台金融科技专项扶持政策,开展金融科技节主题活动,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并积极参与、支持、协调央行数字货币各个场景应用在深试点等系列措施任务。
IEEE委员会主席李鸣:区块链技术能从四大关键要素支持元宇宙发展:9月20日消息,在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主办的第八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上,现任IEEE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委员会主席李鸣发表《元宇宙研究与探索》主题演讲。在演讲中,李鸣阐述了元宇宙发展的背景,并表示NFT作为数字资产凭证逐渐走向大众,极大地促进了元宇宙的发展。从其价值来看,NFT有助于内容资产化、资产确权、知识产权保护等。此外,李鸣还表示,元宇宙的关键要素包括组织、身份、资产和活动四个方面,而区块链恰好能够从这四个方面支持元宇宙的发展。[2022/9/20 7:08:11]
同时,近日央行在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也指出,上半年已实现法定数字货币封闭试点顺利启动,下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
“央行至少四次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做出要求,态度依次为‘扎实推进’、‘加快推进’、‘继续稳步推进’、‘积极稳妥推进’。”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院宋嘉吉团队指出,可以看出,四次会议对数字货币态度均有细微不同:第一次强调“稳”,第二次强调速度要“加快”,第三次重新增加“稳步”要求,第四次重新增加对速度的要求,强调要“积极”。在该团队看来,2020年央行工作会议对数字货币的两次表态体现出:一方面,数字货币“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审慎处理推出前后的相关风险,另一方面,在国际竞争加剧的当下,应当加快对数字货币的研发,以实现领先。
现场丨李礼辉: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四大关键: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0月27日,第六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于上海开幕,峰会上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演讲表示,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四大关键。1.突破技术瓶颈:区块链的数据库、密码学算法等基础组件技术相对成熟,但集成程度不够;2.穿透数据孤岛:要穿透行政性的数字孤岛,实现公共数据共享;穿透局域性的数据孤岛,建设专业化的数据库;3.掌握核心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平等是数字经济平等竞争的基石;关键在人才,要加大科技创新的软投入,更多鼓励民营队,真正激励国家队;4.加快制度创新:完善关于区块链技术、区块链金融的标准、安全规范和认证审核制度。[2020/10/27]
哪些场景有望率先“起飞”
“四大行大规模内测符合我们此前预期。”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院宋嘉吉团队认为,接下来,数字人民币落地的关键看点主要在于三方面,即账户侧是否允许股份制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清算侧是否允许银联、网联参与,或是成立新的清算公司;以及商户侧是否收取支付服务费、是否招募服务商、是否发放新牌照,以及何方补贴商户和用户等多个问题仍值得关注。
现场 | 罗林:四大方面探讨重庆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1月10日下午,2019密码经济研讨会在重庆市南岸区华商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开幕。重庆市渝中区大石化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罗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庆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的演讲,罗林从区块链行业现状、区块链发展方向、重庆发展区块链的优势、重庆区块链面临挑战与思路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罗林表示重庆发展区块链具有生态、战略、互通、创新四大优势,但也面临人才引进培养、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落地、产业基金引导、行业标准制定五大挑战。[2019/11/10]
“内测数字货币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便先后在多地进行数字货币封闭式内测,包括未来推出与大型商业银行挂钩的App,都是在原有数字货币设计的框架下不断优化其运行模式,从技术上进行功能的完善。”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联储证券董事兼首席经济学家李全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实测的重点不仅仅是对扫码消费、转账、提现、充值等应用场景的测试,更要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备数字货币推出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动态 | 跨ETH/EOS/TRON/IOST四大公链,DApp活跃度排行榜:据 DAppTotal 07月22日数据显示,过去一周,综合对比ETH、EOS、TRON、IOST四大公链的DApp生态情况发现:总用户量(个): EOS(160,272) > TRON(134,452) > ETH(124,590) > IOST(20,779);总交易次数(笔):EOS(30,941,275) > TRON(12,319,616) > IOST(1,677,478) > ETH(728,595);总交易额(美元):TRON(450,682,856) > ETH(125,573,164) > EOS(90,058,700) > IOST(6,667,473);跨四条公链按用户量TOP3 DApps为:TronOscar(TRON)、ERC20-USDT(ETH)、Hash Baby(EOS);按交易次数TOP3 DApps分别为:Hash Baby(EOS)、TronOscar(TRON)、Dice(EOS);按交易额TOP3 DApps分别为:TronOscar(TRON)、TRONbet(TRON)、LIMITLESS(ETH)。[2019/7/22]
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君同样称,数字货币内测是为了更大规模为数字货币推行做准备,从内测逐渐转换为公测,是为了数字货币运行体系的安全、平稳、高效。同时,内测也是为了验证商业场景的数字货币解决方案,对于数字货币运行体系功能的选择、多方协同提升支付体系。
根据央行官员表态,推出数字货币有多重目的,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防范风险、捍卫国家主权等。从目前内测情况来看,数字货币有望率先在哪些细分场景落地?又将如何影响大众生活?
李全称,数字货币如果落地,很有可能从原有商业银行的传统消费、储蓄、投资类业务开始布局,聚焦于百姓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在交水电费、煤气费、暖气费,或者是工资性所得的存款,或理财、基金定投等金融产品的投资等业务。但目前来看对百姓生活影响应该不大,随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的模式日益普及,大众生活已经习惯于相关的交易方式,市场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陈文君则认为,数字货币有望率先在精准扶贫、财政补助、公共交通等细分场景率先落地。对于大众的生活是悄悄发生影响,老百姓可能会在无网络的情况下依然顺畅支付,出境旅游在某些地方也可以直接使用。
距离推出仍有一定距离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针对数字货币的推出,央行透露的进展是: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但目前的试点测试,只是研发过程中的常规性工作,并不意味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此外,针对何时正式推出,央行曾多次强调尚没有时间表。
在李全看来,尽管已大规模内测,但距离数字货币的推出还有一定距离,且对现有货币体系的框架及运行应该不会起到实质性影响。
陈文君则指出,数字货币距离正式大规模推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尽管内测消息很多,主要是在逐步克服推行中的困难,尽管如此,大规模应用当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无电子设备人群的权益如何保护等。数字货币是供给侧改革,在需求侧,除了数字政务等场景,行业需求是否旺盛,大众是否愿意热捧“数字货币”都是难点和挑战。毕竟数字货币是全社会大流通的,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
尽管数字货币落地仍面临若干现实问题与技术挑战。不过,在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院宋嘉吉团队看来,“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加速落地可期。从当前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正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试点,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此外数字货币研究所还与B站、美团等机构进行接洽等情况来看,这意味着数研所正通过商户为数字货币向C端服务铺路,尽管数字货币的推出仍然没有时间表,但试点动作仍有望加速。我们看好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对电子支付产业链的带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