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货币发展势头强劲,包括英国、日本、瑞典在内的多国政府均在持续推进研发央行数字货币,与此同时,正在进行封闭试点测试的数字人民币也引发全球的广泛关注。目前来看,各个国家在推进CBDC的路径和方式上有所差别,背后考量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在现有金融运行系统中出现的一种新事物,数字货币对现有金融体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仍需观察。
路径现差异多国竞速布局
多个主要经济体已在央行层面研究推出数字货币的可能性。日本央行7月在结算机构局内新设立了“数字货币组”,将重点研究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探寻如何构建数字社会的最佳结算系统。今年3月,英格兰银行发布了有关数字货币的讨论报告――《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机遇、挑战与设计》,报告称,“如果英国要引入CBDC,它将以英镑计价。但英国央行尚未决定是否引入CBDC,并打算广泛考虑这样做的好处、风险和实用性。”英国央行行长贝利7月也表示,“正在研究是否应该创建英格兰银行数字货币”。
美联储:全球央行将通过美元互换协议提高流动性:金色财经报道,美联储表示,为了提高美元互换额度提供美元资金的有效性,目前提供美元操作的央行已同意将7天到期操作的频率从每周增加到每天,操作时间的增加将于周一开始,并将至少持续到4月底。
美联储表示,美联储和英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宣布采取协调行动,通过美元流动性互换额度增加流动性供应。[2023/3/20 13:14:14]
另据外电报道,七国集团基本决定将就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展开合作,拟于8月底到9月上旬在美国举行的G7峰会上进行讨论。
数字人民币近来关注度也再次提升。中国商务部近日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提及“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据悉,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是“41”,即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井通科技创始人兼CEO、MOAC创始人周沙表示,从中央银行流出的货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金,另一类是提供给各大银行的储备金。而CBDC实际上是第三类形态,理论上未来可以逐渐替代现金的角色。
声音 | 火星人许子敬:如果全球央行继续无止境地滥发货币,时间依然站在比特币一边:火星人许子敬在刚刚微博上表示,自2009年起,诞生十年之后,比特币市值超越了俄罗斯卢布,成为了全球第八大货币。不管它面对多少争议,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之后,再也无法回到原点,比特币大概率不会消亡。展望下一个十年,如果全球央行继续无止境地滥发货币,时间依然站在比特币一边。投资,就是做时间的朋友。 ????[2019/6/20]
谈及数字人民币与其他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异同,周沙表示,“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是M0替代,其未来应用基本上基于小额、零售场景,并没有涉及到大额的清结算系统,例如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清结算,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货银结算系统。”相比之下,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已经做了不少与大额清结算系统相关的数字货币研发和推行工作。如,新加坡一直在进行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探索,期望通过Ubin项目提高跨境支付效率。
动态 | 全球央行机构2018年购买黄金的数量增长75% 其价值占比特币市值33%:据Ethereum World News消息,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全球央行在2018年购买了651.5万吨黄金,增长75%,这意味着央行持有黄金数量在2018年底达到34,000吨,以固定资产计算,共价值277亿美元,占比特币市值33%。有分析称,这些金融机构购买黄金,可能是作为长期危机的避风港。同时,也有像俄罗斯、伊朗这样的经济体正通过增加黄金储备来应对经济制裁。有分析称,加密货币能成为更好的价值储存手段,因为其设计使其比黄金更稀缺。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由于林迪效应和网络效应,加密货币是一种好的价值储存手段,并能将其带向全球。
注:林迪效应是指对于一些不会自然消亡的东西(技术、想法等),其预期寿命和当前已经存在的时间成正比,即每多生存一段时间,其剩余预期寿命就会增加一点。[2019/4/30]
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只有瑞典拟推出的数字货币e-krona和中国的DC/EP在属性上有类似之处,都是作为M0的替代,但不同的是,我国央行的数字货币是双层运营体系,而e-krona则是单层运营体系,即由央行直接向公众发行数字货币。
意大利央行副行长:全球央行并未准备好发行加密货币:意大利央行副行长Fabio Panetta近日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全球央行至少在短期内尚未准备好应对发行法定加密货币带来的影响。他表示,央行加密货币将是央行的一项负债,并且会得到央行资产的支撑以及央行信誉的背书,而其他加密资产则没有任何资产作支撑,也没有明确的管理框架保证其信用。他还提到,如果央行决定发行央行加密货币,并期望它没有任何信用和流动性风险,且能免费提供给任何人使用,这就意味着央行在经济体中的角色将发生根本改变。但至少在短期内央行并没有做好扮演这个新角色的准备。[2018/6/9]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表示,除了在合作研发、开展试点项目、审查立法的阶段性差异,相比较而言,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考虑到低息的环境,货币政策是其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普惠金融以及便捷零售支付的考量是重要维度。
美元地位或受挑战
据外媒报道,美联储理事LaelBrainard最近表示,为增进美联储对数字货币的了解,波士顿联储银行正在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一项为期多年的合作,以建立和测试央行使用的假想数字货币。不过,他也表示,美联储并非准备发行数字美元。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称,基于支付、结算等领域的变革趋势和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的重要地位,美国政府、美联储在数字货币领域“会有所作为”。
今年3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2.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法案,法案初稿提及“通过数字美元钱包向相关家庭直接发放现金补助。”“虽然最终稿将该内容做了删除,但不妨碍我们从中洞察美国的数字美元战略意图。”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此前撰文称。
周沙表示,疫情发生之后,美联储有更多的调节金融系统流动性的诉求,但是目前又面临工具枯竭的现状。“美国金融市场十分发达,有债券、股票及各类金融衍生品市场,维持池子流动性合理充裕压力较大,特别是在实体经济停滞、实体贷款需求减低的情况下,这种压力更为凸显。但与此同时,美联储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覆盖现有银行体系,但难以覆盖相当一部分不拥有银行账号的人群。”他说,央行数字货币若能取得突破,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能更好地“直达”这部分得不到银行服务、在传统金融系统之外的人。
周沙还表示,推进央行数字货币也是美国进一步维持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的体现。他说,目前看来,首先出现的比特币已不具备对主权货币的挑战能力,脸书主导的加密货币Libra项目也向监管“妥协”,从商业机构的跨主权数字货币退为抵押发行的数字美元。“不过,一些其他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一直在持续推进,美元的霸权地位可能正遭遇挑战。美联储必须要考虑这一点。”他说。
数字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加速融合
除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进,一些大的传统金融机构也在推进和加密货币平台的合作。据外媒报道,PayPal已选择与Paxos加密经纪公司合作,也将推出自己的加密货币服务。万事达卡日前宣布,数字支付机构Wirex成为首家获得其核心会员资格的原生加密货币平台。
对此,火币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圣桦表示,传统金融科技公司有着庞大的用户基数,这将使得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以借记卡、传统金融支付APP作为载体,加密货币领域或将通过支付这一场景与传统经济逐渐融合,二者的边界将愈加模糊。”
谈及数字货币的未来,周沙表示,作为在现有金融运行系统中出现的一种新事物,数字货币对现有金融体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仍需观察。“金融体系在革新和维持稳定之间,必须掌握一种尺度。”周沙认为,对于数字货币的推进和发展而言,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在必要的监管和隐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如果完全追求隐私、匿名,那么非法活动的滋生无疑会造成破坏;但如果一个系统严重影响个体隐私,则又会失去吸引力、生命力。“从某种角度讲,我们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公约数,或说交汇点。”他坦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