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投资潜力:以太坊长期盈利性高于比特币?_CatNIP

昨天我在文章中写了传统投资机构投资比特币的逻辑,有朋友留言:“以太坊会不会是下一个比特币”?

看到这条留言我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投资机构会不会也像买比特币一样这样大规模地买入以太坊?

实际上已经有投资机构在持续买入以太坊了,它就是数字货币领域的头牌基金--灰度公司。灰度资本自成立以来,在比特币之后,很快就成立了以太坊的专项基金。

在数字货币领域活跃的大型投资机构和投资者除了灰度还有另外两个:一个是我们经常听到的MicroStrategy,另一个是推特的CEO杰克多西。然而这两个大买家经常出现在新闻中的消息似乎只是买比特币,杰克多西甚至说只有比特币才是唯一。MicroStrategy的CEO在公开场合也从未谈及以太坊。

摩根溪联合创始人:机构投资者不会将资金分配到DeFi领域:摩根溪联合创始人Anthony Pompliano表示:“我继续提醒人们注意比特币以外的各种投资机会。当人们开始接触比特币时,比特币的高价格和流动性大幅降低了风险。对于这些DeFi协议或应用程序,还不能这样说。也许有一天会改变,但也可能不会。此外,Pompliano补充说,由于DeFi的黑客入侵和其他安全事件的历史,机构投资者不会将资金分配到这一市场领域。(AMBcrypto)[2021/2/13 19:38:38]

所以从这些信息看,灰度似乎是传统机构中为数不多地在买入以太坊的基金。那么对于大多数传统机构投资者,当他们在买入比特币时是如何看以太坊的呢?

动态 | CoinMarketCap推出新指标 为投资者提供流动性数据:加密数据网站CoinMarketCap宣布推出新指标,根据流动性来比较交易所和代币交易对。新指标将包含来自3000个加密资产的数据。(Cointelegraph)[2019/11/12]

今天我从一些蛛丝马迹来分析传统机构对以太坊的看法。

我曾经反复说过:大机构投资一个品种,首要考虑的有流动性、安全性和长期盈利的稳定性。

这三方面综合看,比特币毫无疑问是占据绝对优势的。那么以太坊呢?我还是从这三方面出发把以太坊和比特币进行对比。

动态 | SEC依靠投资者分享的信息暂停了TON项目:为了证明中止Telegram区块链项目TON是正当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曾严重依赖从投资者那里获得的信息。专注于加密货币的投资银行HASH CIB的首席执行官Yakov Barinsky表示,SEC于9月联系了TON的美国投资者,询问他们交易的安排方式,TON共享了哪些信息,传播了哪些文件以及是否存在任何信息遗漏。据悉,Barinsky代表投资了TON的美国和俄罗斯客户,但他拒绝透露客户的名字。SEC在诉讼中引用称,为吸引投资者,Telegram增对一名投资者谈到了其“工程团队”和“投资回报率可能为0-50倍”。对此, CoinDesk分析称,SEC利用该投资者分享的细节来支持其结论,即发行TON是违法的。(coidnesk)[2019/10/15]

首先我们看流动性。所谓的流动性最通俗地说法就是当投资者想卖出或者买入某个投资品时,很快可以在市场上成交,并且成交的价格不会受买入或卖出交易量的影响。

美国富达投资集团策划进入加密货币交易市场:据Bussiness Insider消息,美国上市公司富达投资集团(Fidelity)正在招聘以成立数字资产交易所,另外富达还在研究加密货币托管解决方案。文章评论称,如果富达成功推出这些产品,这将成为华尔街公司进军数字资产市场的一大步。[2018/6/6]

流动性要好这个投资品的市值一定要足够大,如果市值太小,一笔稍大的买卖就会搅动整个市场,从而使价格剧烈波动,这样的投资品,机构投资者是不敢轻易进入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引用了一个数据:灰度资本在过去五个月平均每个月要买入大概2万枚比特币,如果按1万美元一枚算,2万枚比特币就是2亿美元,而2亿美元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这个资金量占比特币总市值大概为0.3%不到。如果同等的资金进入以太坊,则会占以太坊总市值的接近2%。

显然从流动性深度方面来说以太坊和比特币差了一个数量级。

我们再看安全性。所谓的安全性主要包括系统受到攻击以及系统稳定运行的状况。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无论是现在的以太坊还是未来的以太坊2.0都毫不逊色于比特币。因此纯粹看技术上的安全性以太坊和比特币没有太大的差距,唯一有明显差距的是在共识上,以太坊稍逊于比特币。

我们在看长期的盈利性。我认为这一点是以太坊优于比特币。因为随着以太坊生态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以太坊承载的生态价值必然越来越大,这反过来又会把更多价值平摊到以太币上。而比特币现在无论在技术还是在生态上已经没有太大的空间。

从上面三方面看,以太坊未来的成长性和期望空间要远大于比特币。但是相比比特币,以太坊在流动性上还与比特币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个差距通俗地说就是以太币现在价格还不高,要等到以太币的价格再上一个台阶,它的市值非常接近比特币时,这个差距才会变小,才会引起机构投资者的注意。

除此以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因素在观念上深深影响着传统投资机构:那就是比特币的发行总量不变,而以太坊现在的发行量理论上是无上限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引述了MicroStrategyCEO的观点,他认为大量的资产包括债券、股票、房地产、贵金属和衍生品等都会随滥发货币而贬值,只有上限固定的比特币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说出了这些传统机构投资者的心底话。

那么以太坊的未来会不会在发行量方面有所变化呢?有,这就是以太坊的1559协议。这个协议一旦实施,以太坊的总量不仅不会继续上升反而有可能会变为通缩。

因此我认为机构投资者会大规模进入以太坊,但不是现在,并且现在进入也只是小批量试探性买入,而他们要大规模进入必须等两个条件满足:第一是以太币的价格要上一个数量级,使其总市值接近或达到比特币的总市值;第二是以太坊要出现明显的通缩效应或至少不会再膨胀。

而要满足这两个条件估计还需要2-3年的时间,而在这之前,机构投资者仍然会以比特币为主要投资对象。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3:60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