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NFT 如何让大众更容易参与艺术市场? (下)_Arcade Kingdom

书接上回,探讨过NFT在「验证真伪」方面,的确可以应用在不只是传统艺术品,以及数位艺术品方面。以纯粹的技术面来看,区块链可能可以让成本低一些,因为那一套「去中心化」的思维,可以省下很多中间商介入的空间,以及科技的发展,多少可以提升行政工作的效率,例如纸本变成数位档案等等。但另一方面,能否促使更广大的群众更为容易的亲近艺术,科技倒不一定是最关键的角色,热爱艺术的构成原因很复杂,牵涉的是行为经济学、心理学、美学、符号学,乃至哲学范畴的议题,再说了,艺术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他的本质本来就不是诉求普及化与大众化。艺术的本质是灵感、创意,对世间万物的诠释,就像是曲高合寡的艺术电影,如果刚好既叫好又叫座,那很幸运,但若为了「满足大众」而去创作,那叫商业片,或着更俗一些,叫广告或宣传片。

不少人主张千禧世代,甚至是00后的年轻族群,科技发展解放了传统束缚,数位艺术争相被新世代的年轻人追捧??甚至还有拿Beeple和前阵子拍卖创天价的NFT来强调,新的艺术时代已来临,能在市场上卖出高价的才有资格大声说话??持这样的论点,很有跟风与自以为是的意味。我完全赞成科技让更多的创作方式成为可能,也赞成多元的世界可以让不只是艺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变得更有趣,但「艺术」终究是需要时间淬炼和凝聚的,你说年轻世代开始喜欢用比特币/以太坊购买「数位艺术品」,然后再举例佳士得也开始拍卖那些「JPG/点阵图档」,如此好像数位艺术大获全胜,传统艺术要被彻底颠覆了??可你也得知道有多少人手上的比特币/以太币无处可花,急需找个能炒作的领域进场割一波韭菜,而作为平台的角色,佳士得也好,苏富比也罢,有钱干嘛不赚?平台本身的最基本的商业模式就是「媒合买方卖方」,然后「赚取收续费与分润」,有人愿意卖,也有人愿意买,没道理这笔生意不做嘛。

Boson Protocol推出可赎回的NFT交易平台:金色财经报道,去中心化资管协议Boson Protocol宣布,推出了其NFT平台的改进版,允许人们以NFT形式出售真实的物品,这些NFT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销毁并兑换成实物。联合创始人Justin Banon表示,该平台将面向奢侈品。我们已经有了一些项目,正在将奢侈葡萄酒和奢侈威士忌代币化。Boson Protocol 在其网站上解释称,可赎回的 NFT 不是将实物资产本身代币化,而是将在给定时间段内接收实物资产的权利代币化。[2022/11/4 12:18:09]

科技发展绝对是值得期待的,多元的创作也需要被鼓励,更多的人愿意在日常生活之余,关注艺术与提升心灵,对社会也是正向的影响。至于区块链与NFT是不是真的这么伟大,我们拭目以待,但请小心识别,在风口上,那些随飞起舞的猪。

OpenSea针对NFT收藏品推出分析功能:10月20日消息,据官方推特,NFT市场OpenSea针对NFT收藏品推出分析(Analytics)功能。目前该功能为Beta版本,大多数NFT收藏品都包含一个Analytics选项卡,用户可以在其中浏览趋势、指标和NFT活动,包括数量、销售额和地板价这三个核心指标,以简化用户获取NFT信息的过程并帮助其做出明智决定。[2022/10/20 16:31:15]

我们都很俗气,但我们又都很爱附庸风雅,然后自我感觉良好,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的通病,也是艺术市场之所以能够迈入大众目光的关键。对于艺术品,我们除了真心的喜欢,受到感动,还有可以彰显某种品味与社会地位之外,更多的考量,便是储藏价值与增加价值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流动性。艺术品也是资产,只要是资产,就可以估价然后贩售,一来一往之下,具有水准的作品-无论是实体还是数位版本,就会水涨船高,产生可观的获利。因此,继上文我们讨论过NFT有助于「鉴别真伪」的功能后,我们不妨也来看看,NFT是否有助于提高艺术品的流动性,让你我皆凡人,可以赚进白花花的钞票,这才是真实的。

数据:2013年以来NFT和GameFi共有53起并购交易,今年前两季度已有20起:7月18日消息,自2013年以来,NFT和GameFi发生了53起并购交易,其中2022年前两个季度就发生了20起(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进行了8笔和12笔交易),占比38%。此外尽管近期NFT市场降温,但在2022年第二季度NFT领域的12笔并购交易数量创下历史新高。(TheBlock)[2022/7/18 2:19:49]

在区块链的世界里,绝大多数的项目只要把「收钱」的方式,开放接受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代币,就会在某种程度宣称他们是区块链科技的新创项目。收钱可以是单纯的被投资,或提供类似第三方支付的功能,以及牵涉到金融领域的借贷、换汇,其他衍伸性商品等等。你在传统金融的世界,绝对都找得到相对应的项目,只是没有那么「去中心化」,但也不代表他们就比较没保障。相反,一堆DeFi、山寨币(altcoin)的项目,报酬虽大,但他们的风险,才更是没有上限。

NFTrade社群主管Harrison:跨链访问功能使NFT资产流动更加便捷:据官方消息,2021年9月23日NFTrade主管Harrison做客XT三周年专题AMA直播间,与金色财经主编Maxwell在XT官方英文群以“元宇宙的虚与实”为主题进行了在线AMA活动。

活动中,Harrison表示:“我们相信,一旦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跨链访问功能,即我们在NFTrade创建的旗舰功能,宿主区块链将变得更加无关紧要,因为无论其原生链如何,资金都可以自由流入任何NFT资产。”

XT是一家社交化交易平台。[2021/9/23 17:01:41]

一如我前文的观点,我认为NFT只是辅助,艺术本身才是重点。区块链也是,科技只会扮演协助的角色,真正的重点是商业模式的本身,他是不是有改善人们的生活,或是让经济活动更有效率。

香港新闻媒体端传媒将新增虚拟货币支付通道,并计划发行对应新闻瞬间的 NFT:香港新闻媒体端传媒(Initium Media)发文称接下来将新增虚拟货币支付通道,为会员提供更多元的支付选择,同时还计划发行 NFT 以保存珍贵的新闻瞬间,将其制成属于用户的收藏品。[2021/8/4 1:33:01]

艺术品要在市场上交易,买卖双方都必须确认该物件为真,实体的也好,数位的也罢。而NFT可以改善传统的验证程序,成本相信又可以大幅降低,便让交易前的必备条件,算是达到目的。再来,就要经过拍卖程序,以及后续的交割和搜藏。不可否认,将原本线下的工作流程「数位化」后,可以省下不小的成本,以及降低参与的门槛,理论上有助于让更多人进入艺术市场。若把孔多塞的陪审团理论套用在这边的定价策略,那自然人越多,越有助于艺术品本身被充分讨论,然后被赋予一个公允的定价。诚然,在某些特殊状况下,艺术品也可以更容易的被炒出高价,引发舆论关注。

线上的增强实境(AR),数位化的艺术品,让用户透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即时观赏,直接线上竞标,然后完成购买,早也行之有年。说实话,这不就是电商吗??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不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做了。而艺术圈与拍卖圈也都有类似的应用,只不过比较小众而已。

再说,就算数位化可以增加效率,第一次尝试的人或许会感到新鲜,线下实体的艺术拍卖会,是不是仍有其难以取代之处?我就是喜欢坐头等舱,每年跑巴塞尔、香港、纽约,下榻五星级酒店,然后穿着高档订制的衣装,走进富丽堂皇的会场,优雅举牌,几百万几千万的喊上去,最终标到一件件稀世珍宝?这样的过程是一种仪式感,人类是极度仪式感的动物,这不,从2020至今的疫情,你问问那些在这两年毕业的学生,线上参加「毕业典礼」的感觉如何?生命中是不是有种少了点什么的遗憾?

所以,区块链与NFT在买卖过程中,可以改善效率,各种「币」的流通,当然也有助于让交易、清算、结算更为便捷。毕竟我是自由市场的信徒,我相信较少的管制,市场可以自己摸索出最好的方式,让最多人从中受益,达到帕累托效率。然而,人们是不是真的这么渴望?毕竟社会不是机器,没必要什么都往最有效率、最佳解的方向去思考。

虽说科技派与硅谷的工作者很喜欢倡导科技就是一切,未来世界注定被技术主宰云云,但显然我们还有一些不那么明显的价值,或许值得牺牲掉一些效率、一些方便性、一些科技带来的优势,然后过上一个自己觉得满意的生活。艺术更是如此,艺术无论是创作本身,拍卖与转移的过程,乃至公开于众人或搜藏在私人宅邸,每个环节都会被赋予某种意义。价值是在无形中被累积出来,而价格则可以单纯因为供需双方叫叫嚷嚷而产生。

艺术市场需不需要NFT?我觉得是个大哉问。它有可以发挥影响力之处,却仍欠缺更有说服力的商业模式,或着,还需要能够妥善考虑到所有利害关系人,还有现实社会中更好的模式。

艺术不是快消品,艺术也不是必需品,也不是探索太空或发明量子电脑??艺术有很深的人文层次,以及很主观的对「真,善,美」的评价,这也是为什么,当NFT开始要进入艺术世界的时候,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上,不该只有理性的科技与经济思维,而是要更多的感性,艺术家胸怀,还有对世界万物的敏感。

嘿,你知道吗?真正的艺术家应该不会在刚开始创作时,就想着这幅画完后可以卖多少钱,也应该不会打从一开始就想着什么NFT啊,区块链之类的。

信息提供者:JackH.,JamieM.,and3ArToken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3:58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