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B:Web3.0创作者经济报告:CreatorFi的发展现状和想象空间_Dtube Coin

笔者注:经过1个月时间的案例研究、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以及对Mirror、Lens等40余个Web3.0项目的梳理,我们搭建起了Web3.0创作者经济的完整框架,并就市场目前对SocialFi的模糊界定,重新提出「CreatorFi」这一新的概念。以此为基础,本报告阐明了当前Web3.0创作者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想象空间做出了展望。

「摘要」?2021年底,LiJin发表了一篇名为《Web3:创作者经济的黄金时代》的文章,对Web3.0语境下的创作者经济做出了激动人心的设想,随之掀起了一股Web3.0创作者经济浪潮。在区块链的技术支持下,创作者经济的面貌焕然一新,创作者再次获得了内容的所有权,有了更多的变现模式,与受众的关系发生了改变。

从LiJin文章发布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Web3.0创作者经济领域诞生了诸多极具意义的实践与探索。但不同于DeFi、NFT等主流加密赛道,当前的Web3.0创作者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受众范围较小,内容生产匮乏,市场认知模糊,有力竞争者不多,仍然是一片等待开发的蓝海。通过案例和数据分析,BlockBeats深入研究了Web3.0创作者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以期为创业者们提供更具洞见的创业方向指南。

蚂蚁链发布Web3新品牌ZAN:金色财经现场报道,蚂蚁链Web3品牌ZAN在外滩大会正式发布,为香港及海外市场提供面向Web3的技术解决方案,尤以安全合规类技术产品为主。原蚂蚁链CTO张辉担任ZAN CEO。

张辉介绍,ZAN面向香港及海外市场的合规机构及创新型公司,提供支持Web3创新业务的丰富技术服务,包括Web3全栈安全可信技术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助力Web3应用创新及产业规模化发展。

据了解,ZAN承接了蚂蚁链多年积累的区块链技术能力,依托AntChain OpenLabs的开源技术矩阵AntChain TrustBase构建。AntChain TrustBase是基于蚂蚁链的开源技术体系,融合了蚂蚁链多项技术积累,包括业界极为关注的广域网共识算法,零知识证明(ZKP)、全同态加密(FHE)等领域技术成果。[2023/9/8 13:26:38]

关键词:创作者经济、Web3.0、社区、内容共创

在本文开始前,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创作者」?「Creator」一词最早由Youtube在2011年提出,目的是取代「YoutubeStar」的非专业称谓,后来被广泛地用于称呼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生产内容的用户。而根据维基百科,「创作者经济」(CreatorEconomy)一词则指的是在互联网平台辅助下,允许创作者通过创造数字内容赚取收入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我们也可以将创作者经济视为热情经济(PassionEconomy)的一个子集,它更聚焦于互联网平台内容,是互联网用户在一系列创作者工具的帮助下构建受众社区、产生经济收益的商业模式。

Web3通信协议Push Protocol将推出v2.0,引入费用池质押功能:6月28日消息,Web3通信协议Push Protocol(原EPNS)将推出v2.0版本,引入Push费用池质押(Fee Pool Stake)功能,支持PUSH持有者在Push费用池进行质押以获得挖矿奖励,此外对应费用池是协议针对通道创建、通道重新激活和通道详细信息修改等操作收取的费用池,并不针对用户。[2023/6/29 22:07:31]

LiJin是前a16z合伙人和VariantFund联合创始人,她也是最早一批专注创作者经济的投资人和实干家,是创作者经济领域的资深专家,其很多观点都对行业从业者有着导向性的作用。在自己的《创作者经济课程》中,LiJin为创作者赋予了三层定义:

?创作者以制作以被消费为目的资产,旨在为受众和自己创造价值。

?创作者是产生于数字化、民主化媒介传播渠道的影响力人士。

?创作者是「数字邪教领袖」。

在LiJin等人看来,不同阶段的创作者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其实关于「什么是创作者」这个问题,人们始终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创作者,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创作者强调个体,多为个体创业,且希望能绕过应用门户,直接面向自己的内容消费者。

LG选择Web3基础设施平台Fr0ntierX作为其全球合作伙伴以提供NFT集成和体验服务:金色财经报道,LG Electronics Business Solutions (LG) 已宣布和 NFT 平台Fr0ntier X 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以在 LG webOS 智能服务上提供交互式 NFT 集成和体验。Fr0ntier X 支持通过电子触控屏对 NFT 进行安全认证和身份验证,使品牌和用户能够在最大化 NFT 效用的同时探索新其他可能性,比如无缝浏览、购买、显示 NFT 并与之交互。(blockster)[2022/10/5 18:39:28]

当前阶段,互联网内容创作者主要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分发自己创作的内容,积累粉丝,并通过品牌赞助、广告分成、付费订阅等模式获得收益。伴随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以及Youtube、Spotify等流媒体平台的发展,「创作者经济」也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流经济模式。但随着创作者经济的火热,相关的研究报告也不断进入公众视野,透视创作者经济的方方面面,我们也逐渐了解到当前创作者经济面临的诸多挑战。

根据Linktree报告数据,?66%的创作者将在线内容创作视为副业,?36%的创作者内容制作时长不到一年。而在这些早期创作者中,仅有6%收入超过10,?000美元,?35%的创作者获得的收入不足以维持生计,另外59%的人则完全没有实现内容变现。

Web3游戏平台Spacebar开发公司AO Labs完成450万美元融资,YGG领投:8月2日消息,Web3 游戏平台Spacebar背后的开发公司AO Labs宣布完成450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Yield Guild Games领投,天使投资人包括YGG首席执行官Gabby Dizon、Polygon 的 Balaji Srinivasan 和 Sandeep Nailwal、Axie Infinity 制造商 Sky Mavis 的 Jeff“Jiho”Zirlin 以及 Com2uS 的 Kyu Lee 等。

Spacebar 是一款太空主题的区块链游戏,集成了去中心化识别系统、DeFi、NFT、游戏公会等 Web 3 工具,AO Labs 表示,他们希望将 Spacebar 打造成一个社区拥有的开源游戏平台。(VentureBeat)[2022/8/2 2:54:20]

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内容、受众和商业模式是其生涯中最重要的三元素,它们三者紧密相连,关系着创作者的成败和持续性发展。其中,内容部分是其他两个元素的基石,能生产内容、热爱生产内容是成为创作者的基本条件;受众则是创作内容的价值来源,没有受众的作品是无法完成变现的;而商业模式则决定了创作者收入的可持续性,这也直接影响着创作者能否持续生产优质内容。

动态 | Polychain 与 Web3 Foundation 计划合作推出波卡生态基金:金色财经报道,区块链投资机构 Polychain Capital 与 Web3 Foundation 计划合作推出波卡生态基金(Polkadot Ecosystem Fund),促进跨链项目波卡(Polkadot)生态的建设。双方未透露该生态基金的规模,仅表示在数百万美元左右,该基金与单纯的项目资助也不相同,会要求获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Polychain Capital 是跨链项目最主要的投资人之一。此前,Polychain Capital 曾与加密货币投资基金 a16z 一同为其投资的金融应用开源平台 Celo 建立生态基金,也曾经为其投资的公链项目 Dfinity 成立生态基金Dfinity Ecosystem Fund。[2019/10/30]

一个优质创作者能够持续生产优质内容,不断发展受众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而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内容创作的门槛大幅降低。当今大部分互联网内容创作者,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大都是靠自己的天赋和运气摸爬滚打,在内容生产和发展受众阶段挣扎。

在有内容、有受众的优质创作者中,广告合作这样的间接变现模式成为了主流。根据CBInsights报告数据,?77%的创作者依靠广告合作进行变现,其中,?70%的创作者从合作中赚取的收入不到其总收入的10%?,还有12%的创作者每次品牌合作的收入不到100美元。

而像Youtube、Spotify这样的垄断型流媒体平台,则会根据内容流量向自己的创作者分配平台广告收入,我们也常听到Youtube创作者年收入数百万美元的消息。但是,这些平台的流量收入绝大多数都分配给了平台前1%的创作者。这种按内容流量,而非互动热度来判定收入分配的模式,使得大部分拥有小规模粉丝群体的创作者很难在这些大平台获得可观收益。因此创作者经济市场也针对这些创作者开发了受众留存和转移的相关应用场景。

创作者经济从一开始便是搭建在互联网社交的基础之上。在Web1.0时代是通过电子邮件、RSS等通讯技术进行订阅,Facebook、Twitter等应用诞生后,社交媒体平台就成了创作者吸引、留存受众的第一条战线。LiJin按照「创作者生命周期」(CreatorLifeCycle),将创作者经济应用分为三个模块:

??受众获取与增长,这是创作者寻找市场匹配度的过程(CMF)。这类应用以社交媒体平台为主,如Facebook、Twitter等;近年又发展出一些短视频流媒体平台,如TikTok等。当然,像Youtube这样的老牌中场视频平台也包括在内。

??增强互动与受众留存,这是创作者培养真实粉丝的过程。这类应用多为门户导航工具,如Linktree、ConvertKit等,以及能与受众产生更深层互动的媒介应用,如ApplePodcast、小宇宙等播客平台。

??内容变现,这是创作者建立商业模式的过程。这类应用有着明确的商业模式,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形式,引导真实粉丝在这些平台实现内容变现,如Substack、Onlyfans等。

随着TikTok、Instagram等降低创作难度的短视频流媒体平台,以及微信公众号、Substack、Onlyfans等受众留存及内容变现平台的兴起,创作者经济再一次有了活力。2021年,Spotify创始人DanielEk在第四季度财报会议上,甚至直言要在未来大力发展Spotify平台的创作者经济。

也是在同一年,以「让社交媒体去中心化」为口号的SocialFi赛道逐渐兴起。SocialFi的核心概念,是在用户掌握数据所有权的前提下,为用户搭建起跨平台、可组合的社交关系网络,并在互动过程中为创作者和受众提供经济补偿和激励。它主张去除中心化平台间的数据壁垒,帮助创作者更好的实现受众留存与内容变现。

当然,想要实现这个愿景,就需要一套与Web2.0完全不同的技术结构。在Web2.0语境下,从数据存储再到用户交互均由应用进行独立的管控,行业呈现出点状布局。Web3.0则基于可组合性实现技术堆栈,从而呈现出更加立体的带状布局。目前,Web3.0创作者经济的技术堆栈有三层:

??链层,这一层主要包括去中心化存储基础设施,如IPFS、Arweave、ceramic、Livepeer等,以及针对内容社交优化的应用链,如CrossBell、Farcaster、DeSo等,为数据确权提供基础和保障。

??协议层,这一层包括基于公链打造的社交协议,如Lens、Orbis等,确保社交关系的所有权和可组合性。

??应用层,这一层包括基于协议和应用链打造的内容应用,提供与Web2.0竞争的用户体验。如Mirror、音乐NFT应用等。

如果将Web3.0的技术结构视为对传统Web2.0创作者经济的一次技术升级,那么在理想情况下,Web3.0创作者经济将拥有与「前任」一样,甚至更庞大的潜在市场。然而,当前大多数加密行业个体和机构,对Web3.0创作者经济并没有清晰的概念,而是将其笼统地归纳为「SocialFi赛道」。

和传统创作者经济相似,「SocialFi」这种分类的出现也表明Web3.0创作者经济仍处于发展的极早期阶段,即无内容支撑的纯社交阶段,这也正是Web3.0创作者经济陷入发展瓶颈的结症所在。通过本文论述,我们认为Web3.0创作者经济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是结合社交与内容创作的「CreatorFi」。

在新的Web3.0语境下,创作者经济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在我们看来,它是基于去中心化所有权技术,以社区互动为核心的个人或集体内容创作所形成的正外部性经济模式。由这个定义,我们也能从中衍生出Web3.0创作者经济的两个附属经济结构,一个是基于去中心化所有权的「所有权经济」,一个是基于社区互动的「共创经济」。本文也将从这两个板块,分别研究Web3.0创作者基建的发展情况,以及最前沿的共创形式探索。

阅读完整报告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3:78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