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成为全球Web3中心,香港仅有监管还不够_加密货币

原文作者:LilyZ.King,CoboCOO

编者按:《南华早报》网站2月15日刊登了CoboCOOLilyZ.King的文章,探讨了香港在加密货币行业的优势与当前环境,以及香港如何才能成为全球Web3中心。

香港的监管框架需要更加灵活以管理风险,而要激励创新,香港需要在数字资产的技术基础设施方面成为领头者。

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期发布了关于稳定币相关活动监管的文件。这符合香港将下一代数字资产与其完善的传统金融生态系——香港成为Web3中心的核心优势——相连接的战略。香港在建立清晰全面的框架方面已经取得稳步进展,对稳定币的监管也不足为奇。

加密教育家:以太坊将在比特币之前成为全球金融储备资产:加密教育家Omar Bham(crypt0snews)今日发推称,如果央行需要持有以太坊来转移公共区块链上的代币化证券,我可以看到以太坊在比特币之前成为全球金融储备资产。事实上这已经在发生了。[2020/5/31]

但是,身为拥有完善监管的全球金融中心,还不足以让香港相对于硅谷、迪拜和新加坡等其他潜在中心获得可持续的优势。香港还需要成为支持数字资产创建和交易的数字基础设施的领导者,从而吸引业内最优秀的建设者。

香港曾是许多知名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所在地,现在仍然拥有比其他任何亚洲城市都多的比特币ATM机。但是,2019年开始,由于疫情和谨慎的政策,香港在全球加密货币行业的地位有所下降。

声音 | Diogo Monica:2020年是成熟稳定的数字货币成为全球性可替代货币的机会:Anchorage联合创始人兼总裁Diogo Monica在谈及其2020年愿景时表示:“2020年是成熟稳定的数字货币成为全球人民可用、可替代货币的机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加密货币像Cash和Square Pay那样成为人们使用电子支付的交易媒介,我们看到了一个独特的机会。”(Cointelegraph)[2020/1/2]

错过加密货币行业的疯狂繁荣和萧条,也许并不是坏事。创立于香港、后来迁至巴哈马的FTX,最终引发了一场数十亿美元的金融灾难,拖垮了整个加密货币行业。选择在纳斯达克而非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加密货币矿业公司,现在大多陷入财务困境,并因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受到严厉批评。

现场 | 火币李林:金融科技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2月5日,由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海南生态软件园及火币中国承办的“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和区块链国际合作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对于数字金融时代带来哪些全球金融新趋势与新课题,火币集团创始人李林指出,其一,金融科技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应保持对科技发展的敏锐度,时刻关注前沿动态,支持行业创新;其二,各国金融主权可能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受到巨大挑战;其三,全球金融设施和体系都将更加开放、多元化,应顺应金融全球化的趋势,用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多边金融体系的;其四,金融监管将成为全球性课题,我们应加强国际协作,形成全球金融监管网络和体系,推动联合监管机构在全球性金融问题中的领导作用。[2019/12/5]

加密货币行业已经进入重置模式,这给了香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重新定义Web3中心应该如何行事。

声音 | Roger Ver:比特币应通过链上扩容成为全球P2P电子现金:比特币耶稣Roger Ver刚刚在其社交媒体表示:“我认为比特币应该通过链上扩容(OnChain Scaling ),争取尽快成为全球的P2P电子现金。”[2018/9/13]

今年,我们看到更多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将区块链和数字资产视为经济增长的潜在来源。香港获得了支持来探索一条不受内地政策限制的创新和全球融合之路。与此同时,在FTX和Genesis崩溃之后,美国和欧洲正在收紧其加密货币监管。这可能会让更多围绕数字资产的活动向东转移——这也是香港重获其影响力的好时机。

作为全球最强大的资本市场之一,香港完善的金融监管框架和顶尖金融与技术人才是其显著优势。凭借其成熟的资本市场,香港的数字资产行业也是科技与金融的独特结合。这使其成为创建现实世界区块链应用的理想之地,尤其是在资产代币化方面。

香港政府的目标是为公共与私营部门合作创造有利环境。当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科技巨头和加密货币原生建设者共同合作时,数字资产就有可能更好地融入现实世界的经济,并产生超越虚拟世界的影响。

香港还可以撬动的科技创业者。创造了与西方领先公司相当的Web2产品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依然拥有许多与数字资产和Web3相关的专业知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Web2巨头,如腾讯、阿里巴巴、Bilibili和百度,已经在试水数字资产。香港可能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温床。

但是,香港在成为Web3中心的过程中也面临挑战。一是针对传统资产设计的现有监管框架,可能不适用于快速发展的数字资产和尖端科技。

香港数字资产监管「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原则,意味着传统的金融监管也适用于数字资产。仅仅是获得牌照的高难度门槛,已让其成为更有利于成熟机构的赛场。创新往往来自不可预知的「草根」阶层,因此,如何为自下而上的创新创造空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从根本上说Web3是一场科技运动,但香港并不是拥有与深圳或硅谷等相同资源的科技中心。因此,香港也需要有差异化的面向数字资产的技术基础设施。

数字资产的安全性不同于传统资产。它们的链上特性意味着,数字资产不能像传统金融那样依赖一个封闭的安全系统。牌照或者定期审计,无法确保中心化平台上客户资金的安全。需要像多方计算这样的先进技术,让资产所有者对其资产拥有完全的控制权或共同管理权。

香港需要发展什么样的Web3基础设施?鉴于去年散户投资者损失惨重,2023年对机构业务来说将更有希望。数字资产主要由交易所、矿池、投资基金和其他机构持有。为降低中心化平台的风险,这些资产中很大一部分最终将转移到采用最新技术解决方案的托管平台。

更重要的是,为了符合新的监管,机构也需要能实现分布式私钥管理和资金隔离的解决方案。托管、机构钱包和数字安全只是数字资产生态系统所需基础设施的一些例子。

加密货币行业过去三年壮观的繁荣和萧条周期向我们展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香港正处于有利地位,可以吸取所有的经验教训,用于建立一个具有适当监管环境和技术基础设施的Web3中心,促进创新同时又管理好风险。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4:14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