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HashKey Me身份钱包打造Web 3.0区块链基础设施-ODAILY_WEB

2020年7月31日,一站式数字资产服务平台HashKeyHub正式推出全新子品牌HashKeyMe,旨在为以太坊,Polkadot,PlatON等多个公链生态提供包括分布式身份协议MeID和基于该协议开发的身份钱包HashKeyMe在内的完整方案。用户可通过HashKeyMe一键生成数字身份参与主流公链的DeFi、DApp、Staking、投票、链游等应用和治理活动,且全程无需直接操作私钥,最大限度确保了资产数据安全与使用便捷性。

兼顾安全与便捷,全程私钥0接触

当下的去中心化钱包产品,大多要求用户自己保管私钥/助记词,且对应每一个公链的支持,都需要生成新的私钥,这种繁琐的私钥管理方式极大地限制了新用户的流入,本身也存在私钥保管不当导致丢失的隐患。因此,HashKeyMe的设计始终专注于安全与便捷,对帐户安全毫不妥协,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用户的额外操作与负担。

超过50%的比特币地址目前处于亏损状态:金色财经报道,多数持有比特币的地址目前处于亏损状态,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IntoTheBlock数据显示,4785万个地址中有2456万个地址的比特币买入均价高于现有市场价格(16067美元),处于亏损状态的地址数量占比略高于51%。(CoinDesk)[2022/11/21 7:53:04]

HashKeyMe借助分布式的密钥生成及门限阈值签名技术,在创建、保管、交易、甚至与DeFi等DApp交互过程中都无需直接操作私钥,交易签名也完全通过交互计算完成,避免了在系统内存中还原出明文私钥的风险。而得益于此,同一个帐户可以同时管理多个主流区块链上的资产,免去了重复创建的复杂流程,简化了用户操作的同时,还不会产生额外的安全隐患。

英格兰银行行长:比特币没有内在价值,也不是一种实用的支付方式:金色财经报道,英格兰银行行长 Andrew Bailey 近日在做客 “Jobs of the Future” 播客时谈到了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未来,他表示比特币没有内在价值,也不是一种实用的支付方式。Bailey认为比特币只能具有外在价值,这只是意味着人们想要拥有和获取它作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在谈到哪种形式的数字货币将演变为广泛使用时,Bailey 表示,我认为它不会是加密货币,对比特币来说,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实用的支付方式。然而,Bailey 承认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似乎确实有价值,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应该受到尊重。(u.today)[2022/5/24 3:36:42]

全程私钥0接触,是对用户帐户资产的极大保护。在此基础上,HashKeyMe还同时具备常规的安全备份、身份识别、生物识别、社交恢复等遗失风控机制可供用户自由选择,最大限度上保障资产数据万无一失。

盘和林:美国有条件利用比特币进行全球资产配置,但割全球“韭菜”可能性不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所拥有的资源来看,美国有条件利用比特币来进行全球资产的配置。不过,从现实上角度来说,盘和林认为,美国割全球的“韭菜”可能性不大。盘和林分析称,如果美国想达到最后的“目的”,这个链条还需要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美国必须出面强制要求其他国家承认比特币的结算,尤其是与关键资源(如石油等)相挂钩。在那个时候,美国才可以在比特币建立的货币体系里占据绝对的主动权。客观来看,虽然存在这种可能,而且美国也是最具有这个条件的国家,但是可能性并不是特别大。其原因在于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摆脱美元的束缚,包括伊朗等国家都在探索属于自己的数字货币或者是和资源挂钩的资源货币,不一定会被迫认可比特币的价值。他表示:“而没有了流通价值,比特币又能具有多大的价值呢?”(中新经纬)[2020/7/29]

打造Web3.0关键基础设施-分布式数字身份协议MeID

互联网巨头垄断的Web2.0时代,出现了大量用户数据遭到滥用、隐私得不到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人们对于Polkadot有望引领的Web3.0尤为期待,一个更尊重用户主权,更安全、透明、公平的分布式网络是大势所趋。而分布式数字身份对应传统金融中的用户身份,与用户主权直接相关,是将人连接到区块链的重要前提,也是Web3.0要实现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基础设施。

为此,HashKeyMe开创性地提出了分布式数字身份协议MeID。

MeID是构建在W3CDID标准基础上,兼顾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可用性的数字身份方案,目标是为用户身份管理提供一个可靠的载体。在确保用户隐私保护与数据主权的基础上,MeID优化了对用户身份数据的使用方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注册,使一个用户身份能复用在不同的场景与生态中。

数据隐私往往会减少数据的整合过滤与分析,一定程度牺牲了数据可用性,从而弱化数据价值的产生。MeID在用户拥有数据主权的前提下,通过机制设计和密码学技术,以及一定的激励体系,不仅兼顾隐私和数据可用性,更将改变基于数据的价值分配模式。

可以预见,在Web3.0时代,通过MeID协议,现有的第三方中心机构掌控的用户身份画像、信用累积等涉及侵犯用户数据隐私的模式将被彻底改写,新的价值发现范式正在形成。HashKeyMe身份钱包和MeID协议两大基础设施的落地,标志着用户自己掌控资产数据主权和定价权的开端。

布局分布式互联网,助力DeFi开放金融

随着DeFi的盛行,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开放金融合成工具、合约组件的涌现,未来的DeFi就是由这样各种功能的“乐高”组件构成,这也是Web3.0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MeID身份协议则将作为其中的关键组件,成为用户进入区块链世界乃至未来分布式互联网的核心入口;而通过更便捷好用的HashKeyMe身份钱包,也有望大幅改善当前DeFi依然门槛高、受众少的尴尬局面,为开放金融带来更多用户与流量,拓展Web3.0时代区块链业务模式的新边界。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31ms0-4:34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