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更习惯用熟悉的事物去理解和认知陌生的概念。Odaily星球日报曾转载过橙皮书关于公路史和下水道系统的两篇文章。在我看来,这对如何设计互联网和区块链底层架构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区块链还可以对标的线下网络是物流。区块链点对点地传递信息和价值,物流则点对点运输货物和商品。如果结合了区块链的技术优势,物流行业格局会被改变吗?Odaily星球日报近期接触的ParcelX是一家从互联网向区块链技术过渡的跨境包裹配送服务商。联创兼总裁杨鸣一自2000年起,在跨境电商领域创业。其联合创办的晤曜电子商务于近2年和国内的韵达速递、日本的佐川急便、韩国的大韩通运达成合作,向这些物流巨头提供包括数据同步、跨境追踪等在内的互联网技术支持,并在中日韩三国搭建了仓库和包裹网络。杨鸣一发现,仅将跨境包裹配送数据线上化,仍无法解决不同段的负责公司间的信任问题,称重等环节依然涉及大量重复工作。此外,团队在业务初期耗费不少时间精力在BD各国大型快递公司上,要想进军新市场缺乏可复制性。因此,团队于今年3月在新加坡成立区块链项目ParcelX,希望结合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和信誉体系,解决传统跨境包裹配送服务中的痛点,未来还将制定相关标准、借助token经济促成“人人皆可接单配送”的“跨境包裹airbnb模式”。技术层面,ParcelX的主链负责各参与方的数字身份认证和官方token的流转结算,联盟链将记录包裹配送服务的相关数据,后台系统通过接口向供应商提供匹配服务。平台系统主要向电商商户、供应商和终端客户开放。这样,所有合作伙伴就可以在前端查看可信的链上物流数据。跨境包裹行业的另一痛点是“支付难”。杨鸣一表示,买手、电商等C端和“小B”用户需要兑换GPX支付快递费用,但考虑到韵达等大型物流企业在财务和系统方面的操作习惯,ParcelX不强制“大B”客户使用token结算,会留给供应商两个选项:换回法币,或保留GPX。据了解,ParcelX还将于下个月推出一项“区块链包裹服务体验计划”,鼓励中小企业优先加入生态,享受“前期红利”,也助推自身业务的规模化。商业模式方面,ParcelX放弃了业内常见的抽佣模式,希望通过token增值实现营收。杨鸣一认为,总量恒定、绑定实体场景、参与方增多是token升值的前提条件;团队也会借助技术手段将业务场景和交易场景中的GPX做标记和区隔,让业务场景中的GPX保持相对稳定。据介绍,ParcelX已于今年5月获元界领投的约600万美元私募融资。团队现有近20人,主攻系统研发,以及原有业务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联创兼CEO郭舜日,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工业工程博士,连续创业者,曾创立微软中国研究开发中心和Yuntu.com,20年大型专业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跨境电商经验。联创兼总裁杨鸣一,日本东京大学工商管理学士,连续创业者,曾创办中日跨境电商UCJ、信用卡金融服务和数据库营销企业上海联都实业、晤曜电子商务,10年以上金融大数据、跨境电商物流经验。COO河合博之,日本神户大学电子工程学士,互联网公司Crayfish董事兼总经理,跨境电商平台UCJ联创,E-Store董事,互联网投资公司NGI董事。站在行业的角度,跨境电商物流是个千亿级增长市场。联邦快递、UPS等巨头已加入区块链运输联盟,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也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大型网络系统的研发成本高,初创公司机会小。ParcelX较为明显的优势在于“热启动”,前期积累了业务案例,在各区域合作的物流巨头均有成熟的硬件设施和网络体系,ParcelX只需做好区块链版的数据共享、持续扩大合作规模和包裹数量。当然,项目还较为“年轻”,其第二阶段规划的“airbnb模式”仍需更严谨的token经济模型设计。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下周公布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及商业数据通路线图:金色财经报道,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透露,将在下周公布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商业数据通”的路线图。余伟文说,在数字货币跨境使用方面,香港是发展最成熟、最接近真实落地使用的地方。金管局与人民银行、泰国央行及阿联酋央行、国际清算银行,已完成有关「概念测试」,将会探讨如何做到商业化,期望明年试行真实交易。另外,余伟文指,近几年本港电子支付发展迅速,虚拟银行开户数目前已逾100万个,在金融科技发展属国际前列,他期望数字港元可行性研究明年中有初步结论,对金融系统及银行业务会否有影响,是其中一个研究方向。[2021/10/29 21:07:41]
范一飞:支付服务产业化在数字货币和基于区块链跨境汇款等领域均有所突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近年支付产业数字化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化支付服务全面发力,各方积极响应,支付服务产业化多面开花,在数字货币、数字化开户、数字票据、数字银行卡、基于区块链跨境汇款、数字化网点等领域均有所突破。(经济参考报)[2020/9/25]
声音 | 人民银行深圳支行党委书记:大力推广运用物联网、区块链、跨境第三方支付等科技手段: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邢毓静表示,科技的运用能够拓展协作的可能性边界,应大力推广运用物联网、区块链、跨境第三方支付等科技手段,在关境管理、信息流和资金流互联互通方面大胆开拓创新,全面实现事前负面清单准入+事后管理的金融机构和业务“单一通行证”制度,进一步发展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融合,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大湾区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还可在湾区内大胆探索金融体制和政策的重大改革,例如实行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港币和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推动湾区内资本市场开放和资金的自由流动,探索港币与人民币联系的汇率制度安排等,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金融改革和融合大胆先试先行、探索经验。[2019/3/8]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